【边旅行】陶溪川的“文化”印象

生活冀忆

<p class="ql-block">美篇名║生活冀忆</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8241205</p><p class="ql-block">图 片║相机手机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年初三,我们“春节皖赣七日行”第五天,从安徽望江出发,驱车两个小时后来到了江西景德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景德镇,我们集中游览了陶溪川文创街区。走进景区,儿子兴奋地说:“现在我们脚下踩着的,是曾经在窑炉中烧炼过千百次的窑砖。”我们不约而同地关注了一下,发现景德镇的地面确实铺着窑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陶溪川位于景德镇河东老城区,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它的前身是曾经的为民瓷厂和宇宙瓷厂的两个老厂区。这几大国营瓷厂见证了景德镇陶瓷工业生产的辉煌与落寞,留下了一大笔珍贵的陶瓷工业遗存,承载着景德镇几代人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儿子提前做足了“功课”,他对“陶溪川”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我们一边游览,他一边聊讲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陶溪川最令我们感到震撼的地方是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它由宇宙瓷厂的厂房改造而成,通过历史文献的打捞,博物馆以场景再现、珍贵实物、图文影像资料等形式,对现代陶瓷工业的工具、设备、窑炉、工艺流程、产品,391名陶瓷工人口述史、6.9万名瓷工“身份档案”进行集中展示,呈现了1909年至2010年景德镇陶瓷工业经历的沧桑变革和曾经焕发的光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文创园区展览馆,我们听着它涅槃重生的故事,仿佛能感觉到历史的温度。2013年,景德镇市将原国营宇宙瓷厂的老厂房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经过3年的设计、打磨,2016年10月,陶溪川文创街区正式开街。如今,陶溪川文创街区已成为无数陶瓷创作者的“造梦空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走在陶溪川文创街区,老厂房、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高耸,但它们的结构、功能和业态已经被重新塑造,原来的厂房、车间,变成了一间间创意工作室、一个个美术馆等。别具一格的陶瓷夜市,不仅成为海内外游客、客商来景德镇旅游购物的打卡地,也成为很多“景漂”们梦开始的地方。据说,陶溪川文创街区今年游客量已超千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老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创新保护和传承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同时,陶溪川同样致力于对陶瓷衍生产业的延伸与探索。以景德镇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陶瓷文化为媒介,沟通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跨界”联通。景德镇在复兴城市文化功能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一行五人冒着初春的濛濛细雨,漫步在景德镇陶溪川,看到上世纪50、60、70年代的厂房,乃至墙上的标语都被完整地原貌保留,但是走近其中才发现,它的内核已经完全改变。厂房里没有工人进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设立工作室,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烧炼车间成为了美术馆、“邑空间”创业基地、咖啡厅,是年轻人的梦想地、生活地、创业地。梦谣广场的地面铺着窑砖,老瓷厂的烟囱高高耸立着,一到晚上就成为了景德镇市民散步休闲的首选去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走其中,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能够纵览景德镇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品位陶瓷工业遗产风貌,以及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沧桑变革和灿烂辉煌。据介绍,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已经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文化复兴和文化推广理念下建立的陶溪川,正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推广的新名片,老旧空间焕发新活力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来“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体验“上镇赶集”的一天,听着它涅槃重生的故事,仿佛能感觉到历史的温度。一捧瓷泥,瓷都“造梦”。我们相信独属于陶溪川昨天的故事还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