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志先生评《石飞寓言精选》

石头说话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昵称:石头说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美篇号:20229447</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杂文月刊》2025年2月号发表著名杂文家安立志先生文章《寓言小社会 社会大寓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一一读&lt;石飞寓言精选&g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安立志,服役期间曾任职济南军区政治部。转业后供职于山东省总工会。退休前为山东管理学院副院长。1988年3月发表处女作,当年8月在《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中获得三等奖。1993年8月17日,被《文汇报》“笔会”列为“新杂家”。上百篇作品在全国获得各种杂文奖项。《祭“哥伦比亚”号》被选入冀教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学语文课本。出版著作有《安立志集》(中国杂文(百家)丛书),《薛蟠的文学观》(商务印书馆 “四方风杂文文丛”第一辑),历史随笔《穿越水浒社会》,《多棱的史镜》(上、下册,百万字)。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中华杂文百年精华》、《杂文三百篇》等近百种杂文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文字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社会大寓言 寓言小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一读《石飞寓言精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安立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石飞先生是我国著名杂文家、寓言家,曾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并被该研究会授予优秀作家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此前,我对石飞先生的杂文关注较多,近日有暇系统阅读了《石飞寓言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对他的寓言文学的创作有了新的感触和认识。阅读石飞先生这本寓言集,进行回味与梳理,感到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形象杂文,具有相当强的针砭性。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理的杂文,寓言更注重形象取譬与形象喻义。寓言篇幅虽短,在创作的宗旨上,却往往体现为批判性、讽喻性与劝诫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寓言与杂文有了共通性。《石飞寓言精选》收录100篇作品,有一个显著特点,篇篇都是讽喻之作、劝喻之作,体现着强烈的批判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石飞的寓言,不仅是寓言,而是作为形象化的杂文,以隐晦曲折的方式,保留着杂文的本质与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二、微型小说,具有相当强的文学性。小说通常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小说是虚构的,作者的意图却是真实的。石飞寓言中也有人物,出现较多的是曹操、阿 Q 与朱元璋等人,但主角通常是动物。正如人们不会认为“聊斋”只是说狐鬼,也不会认为“西游”纯粹讲神魔一样,无人否认这类小说的社会性与现实性。石飞的寓言篇幅都不长,大多不到2000字,然而许多都是精彩的微型小说,角色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比如《秀才焐虮》,张秀才从朱元璋发迹前的旧棉袄里翻出几颗虮子,孵化成虱,意欲讨好朱皇帝,只因揭了皇上的疮疤而身首两处。又如《美丽的驴叫》,乌有部落的老驴登上了王位,驴叫成了最美妙的声音,当它来到御花园,听到了犬吠、羊叫、鸡鸣,勃然大怒,要求制止百兽百腔。阅读这些篇章,产生一个感觉,石飞先生具有创作小说的良好潜质,一篇短短的寓言,从思想主题到谋篇布局,从情节构思到对话设计,乃至语言的运用和动作的描绘,无不惟妙惟肖,神形毕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三、故事新奇,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且不说时评,即就杂文而言,作为文学作品很难舍弃“逻辑思维”而体现“形象思维”,其主要特点还是论证与说理。然而,石飞的寓言却是由短小精悍的故事所构成,选定某一思想主题,确立某种表现方式,不是论证,不是议论,没有批评,没有论争,然而,却思想在焉,理性在焉,逻辑在焉。这种寓思想于情节,寓理性于故事,寓逻辑于转折的手法,正是文学的形象思维。由故事构成的篇章,体现的同样是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的意义,然而,不是通过逻辑论辩,而是通过形象展示,体现为写故事,讲故事,体现于春风化雨、浸润濡染、潜移默化的启发与感悟。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铁哥们》说的是,狸猫当了丞相,黄狗作为自幼的玩伴,到相府看望铁哥们,狸猫却秘派狼卫士将其掐死,因为黄狗知道狸猫丞相太多的丑史。石飞的寓言故事,在简短的篇幅之内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其中的思想价值,批判锋芒,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或动物、或人物的短小故事,幽默谐趣,赢得读者喜爱是必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不过,该书的“内容简介”中,说“老少咸宜,适合不同群体阅读”,定位显然不够准确。阅读石飞的寓言,不但需要相当的文化知识,也需要相当的社会阅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四、世象展台,具有相当强的批判性。石飞的寓言,如同一座世象展台,向读者展现的正是社会的众生相。其中既有官场的愚昧颟顸,也有商界的欺诈贪婪,既有文坛的追名逐利,也有民间的蝇营狗苟。在他笔下,或狮王,或猴相,或猪总管,或鸡村长,无一不是禽兽衣冠,兽心人面,人模狗样,沐猴而冠,在他们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身经亲历或耳闻目睹的社会百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