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古韵 老街风情

我心依旧

<p class="ql-block">昵称: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6843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风送爽,金叶满径。2024年12月19日上午应邀开启了神往已久的南翔古镇行程。古镇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有1500年历史,可追溯至南朝梁天监四年,自古有着“银南翔”和“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美誉。古镇得名于白鹤南翔寺成镇,踏入南翔古镇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烟雨朦胧、诗意盎然的江南水乡。这里,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小巷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镇占地面积94公顷,镇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古猗园、南翔双塔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南翔寺砖塔、赵氏住宅等文物保护单位,并保留有宋朝的水系布局和明清时期的街巷格局。古漪园初名借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河南通判闵士籍取《诗卫风洪奥》“绿竹猗猗” 为美盛貌,融嵇康《琴赋》“微风余音,靡靡猗猗。余音袅袅”为一炉改为“猗园”名。后于清乾隆十一年更名为“古漪园”。它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漪园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精心设计,有“十亩之园。五亩之宅”的规模。现存园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均具有绿竹猗猗、幽静曲水、明清建筑、楹联诗词、花石小路五大园艺特色,形成了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到南翔古镇后,先游览古漪园,深秋时节的古漪园美的简直是一塌糊涂,犹如被上帝打翻了的调色盘。红枫和黄叶争奇斗艳、互相辉映,共同书写秋日里最美的篇章。阳光洒在银杏叶上,泛出点点的亮光。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闪烁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辉。它们轻轻摇曳,在秋风的低语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漫步其间,似乎在人间仙境穿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古漪园,中午上海同学请客品尝南翔小笼包。下午去往南翔老街。南翔老街则位于南翔古镇的中心区域,是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商业旅游景区。它占地面积14.34公顷,建筑风格保留有清末民初“银南翔”的历史风貌,是南翔古镇历史、商贸、文化的缩影。老街内拥有檀园、云翔寺、南翔双塔等众多名胜古迹,并有众多小吃和手工艺品店,让游客充分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进入老街,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一条窄窄的小河静静流淌。小巷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这些建筑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变迁。走在这狭窄的小巷里,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轻轻响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小巷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一座古桥前。这座桥名为“南翔桥”,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桥身由青石砌成,桥面平整宽阔,两侧设有石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站在桥上,俯瞰桥下的流水,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倒映在水中,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当时觉得再往里走,应该有七宝老街那样“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景致,所以忘记了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板路两旁林立着古色古香的店铺。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清末民初时期。在这条老街上,上海老特产古井留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独特的酒香让人沉醉,仿佛能闻到岁月的醇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远处,酱香居的招牌赫然在目,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酱料,浓郁的酱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驻足品尝。这里的酱料传承了古老的制作工艺,每一口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继续前行,长兴楼映入眼帘,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在老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长兴楼不仅外观典雅,内部更是装饰精美,古色古香。这里不仅是品尝美食的好去处,更是领略南翔古镇文化韵味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便是南翔双塔。双塔位于古南翔寺山门口,东西对峙。清乾隆年间遭火焚。1986年,双塔全面修复。今塔高11米,八面七层,底层直径1.86米,每层设有腰檐、斗拱、平座、栏板、直棂窗和壶门,全塔为砖仿木结构。经专家鉴定系五代至北宋间的建筑,是千年古镇南翔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塔前是南翔寺山门遗迹。山门为南翔寺大门,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遭火焚。2008年南翔寺砖塔保护区内考古清理出石柱础、夹柱石、八角形石柱、石夹墙及瓦砾灰烬等山门遗迹,昔日雄姿可见一斑。而梁朝古井两口位于原南翔寺山门外,圆形砖砌井身、石板井底,井深3.5米,左右对称,形制相同;其附属设施为砖砌井台、青石井圈、井圈上刻有“明弘治十四年重修”题记等。2008年夏,考古清理出土。据《南翔镇志》记载,井始凿于梁天监年间(505-519)。古井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为干年古镇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过去便是留云禅寺,初名“白鹤南翔寺”,后清康熙赐名“云翔寺”,沿用至今。这座寺庙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古镇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宁静与祥和的气息。步入留云禅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门楣上刻有“留云禅寺”四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沉淀。门口有与古漪园一样的扭头消瘦毫无霸气的一对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山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向前,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沿着小径前行,便来到了寺庙的主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气势恢宏,香火鼎盛,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诸佛菩萨。殿内金碧辉煌,佛像庄严,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祈福,诵经声此起彼伏,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翔寺占地面积1公顷,南北长125米,东西宽80米,全寺为仿晚唐风格建筑群,由三进庭院组成,依中轴线作对称布置,分别为山门殿、伽蓝殿、大势至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和地下建筑万佛堂、功德堂及其他辅助建筑组成,供奉佛、菩萨圣像共36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大雄宝殿,留云禅寺内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如观音殿等,寺中的钟楼与鼓楼,高耸入云,晨钟暮鼓,声声入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寺内的藏经楼更是藏书丰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佛教经典与古籍,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宝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在留云禅寺中,每一处都充满了禅意与诗意。寺内的每一处景致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无论是静谧的竹林小径,还是清幽的莲花池畔,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留云禅寺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圣地。它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更是人们寻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一方净土。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游览南翔古镇中,我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与韵味。这里不仅有古老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宁静的园林、庄严的庙宇。每一处景点都让我流连忘返,每一次体验都让我难以忘怀。在离开古镇时,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古镇的美景与韵味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未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南翔古镇,我都会心生向往与怀念,期待着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继续探寻那份属于江南水乡的诗意与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