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风景】镶嵌于南翔古镇的江南园林——檀园

星光熠熠

<p class="ql-block">  檀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原为明代文人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因李流芳号檀园,李流芳的画亦大多署名“檀园李流芳”,且诗文集又以“檀园集”命名,故其宅园向以“檀园”名世。后毁于明清易代之际。现檀园系于2011年重建后对外开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仍袭旧名,以“檀园”名之。</span></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6日曾游嘉定古漪园、州桥老街、法华寺,而因时间关系未及游南翔古镇老街、南翔双塔及檀园,这几 处皆为嘉定代表性旅游人文景观,未曾想到嘉定区竟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然早就会一游;于是12月29日再次来到嘉定,此次则专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南翔古镇老街、南翔双塔及檀园。</span></p> <p class="ql-block">  南翔双塔本是云翔寺古刹遗迹的一部分,是两座形制相同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  檀园园林景观盛景</p> <p class="ql-block">  檀园原是明代“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的私家宅园,始建于明万历卅三年(1605),旧址在南翔镇北,占地三亩余,由李流芳父子亲自设计。旧时檀园内有硕大檀树,景点有宝尊堂、次醉阁、山雨楼、萝壑、芙蓉沜等十余处。佳构美胜,贤士荟萃,一时称盛。嘉定大儒钱大昕称其曰:“槎上多名园,以长蘅先生檀园为最。”但明清易代之际,毁于“嘉定三屠”之难。</p> <p class="ql-block">  现今的檀园是在南翔老街古迹景区内易地重建的,仍袭旧名以“檀园”名之。设计者广罗历史资料,还原旧观,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在具体景点和整体布局上,融入了更为丰富的意境,做到体必有据,景出有源,所增新姿,传承有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檀园以葫芦形水池居中,厅堂环立;洞壑盘旋宛转,曲廊贯通全园,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做到了廊随桥引,步移景换的园林效果,徜徉园内,如在画中。檀园设计采用层层递进、层层透析的方法,营造曲径通幽、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p><p class="ql-block"> 右侧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正在观赏葫芦水池中的锦鲤鱼。</p> <p class="ql-block">  葫芦水池中的锦鲤鱼</p> <p class="ql-block">  所立假山都经过精选,重于形质生韵,在周边雕梁画栋、朱漆粉墙的映衬下,尤显清雅恬静,堪作庭院布景的范式。</p> <p class="ql-block">  庭院内的墙前屋角和廊前径侧,均由湖石垒砌花台,或缘道缀接,各类竹木花卉以疏为主,重在姿态生美;</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一侧拍葫芦形水池</p> <p class="ql-block">  乡土传统建筑中窗棂格扇复建工艺尚精致。</p> <p class="ql-block">  檀园重建依史料根据园内保留了宝尊堂、山雨楼、次醉厅和芙蓉沜等景点。其中,在长廊墙面、宝尊堂等多处做了大量的文化布置,通过碑刻、书画作品等方式向世人展示出李流芳在诗、书、画、印四方面的艺术造诣。</p> <p class="ql-block">  宝尊堂中堂</p> <p class="ql-block"> 《重建檀園記 》</p><p class="ql-block"> 州三年(一六零五),其址在鎮北,占地三畝檀園為名士李流芳私家園林,始建於明萬歷餘,以其號名『檀園』。內置次醉閣、山雨樓、寶尊堂、蘿壑和芙蓉消等十餘處景點,以寶尊堂於為最,由李流芳父子規劃設計,是造園與繪畫融為一體的歷史名園。李流芳的書畫大多署名檀園李流芳,且詩文集又以『檀開集』命名,故檀園之名天下皆知;該園又是文人志士雅集之地,「嘉定四先生」、錢謙益和侯嗣曾等輩常來叙唔一時稱盛。故,鄉賢錢大听曰:『槎上多名園,以長蘭先生檀園為最』,李宜之則預言檀園將『籍人以傳也』。</p><p class="ql-block"> 世紀初肇,國運昌盛。為弘揚南翔歷史文化,紀念本埠文化先賢,經各界人士倡議,政府決定斥資易地重建檀園。因有關資料極端匮乏,主事者借鑒江南園林造園藝術,顧及現代游人審美情趣,作意境性的重建。歷時一年餘,數易其稿,還以舊觀,展示新姿。</p><p class="ql-block"> 今園內『葫蘆』形水池居中,廳堂樓閣環立四周,寶尊堂高敞宏大、次醉廳精雕細琢、步蘭舸造型奇特;洞壑盤旋飛瀑流雲,曲廊貫通全園,使園景更見縱深,融中國傳統園林與現代氣息為一體、顯出一種寧靜、典雅、精敏、大氣的氛圍。</p><p class="ql-block"> 新建之檀園占地約十畝,於二零一一年十月向社會開放。</p><p class="ql-block"> 南翔鎮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 二零一一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红枫红灯笼点缀传统建筑</p> <p class="ql-block">  随着国人旅游热兴起,全国各地确实重建了不少已遭毁灭的古建筑、甚至古镇老街,由于属于重建,那么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皆大打折扣,因此已不能称其为文物了,不过今在景区内重建檀园,既是为了弘扬南翔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追念文化先贤的高风亮节,同时,也将使南翔老街的空间布局和建筑文化,在现代理念与传统特色的交融中更富审美情趣和魅力。</p><p class="ql-block"> 如此这般,适应了人民群众的现代生活,重现文物古迹,推动文旅事业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为一件于国于民有利的益事。</p> <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内容借助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