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品江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3185521</p> <p class="ql-block"> 每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幸福吉祥欢度春节之际,我的心情都很复杂。特别是一天到晚紧张兮兮,忙忙碌碌以后,一坐到电视机前,上下眼皮就不知不觉的开始打架,接着就鼾声微微,停停歇歇,直到具有强大催眠作用的春晚结束。</p><p class="ql-block"> “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是中国人的传统。自从我的父母过世以后,我家的传统就改成了“初一拜丈母,初二拜姐夫。”原因吗,我姐姐是我们家老大,长我19岁,我小时候还吃过姐姐的奶。自然姐姐为尊。</p> <p class="ql-block"> 还是言归正传,说说今天的事。</p><p class="ql-block"> 拜年不是主要的,忙年却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老祖宗忌讳,正月初一不能做清洁,那些灰尘垃圾污水都是财富,不能拱手送人,更不能白白流走,让家家户户省了不少时间。花甲转弯的人也不讲究年糕,年高,简单吃了一点平常的馒头、麦片粥,就往泰山家里走。</p> <p class="ql-block"> 早晨,天气极好,根本没有冬天的感受。红彤彤的太阳笑嘻嘻俯瞰大地,开始吐苞的杨柳枝在轻飘飘的东南风里婆娑起舞,激起护城河沉寂一冬的热情,哗啦啦唱起水乡拜年歌,唤醒褐斑鸠、花喜鹊、大白鹭、小麻雀精神抖擞在草地、林间、水面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工作和幸福生活。立春的朝阳,用七彩的颜色把古城装扮成了羞羞答答的少女模样。</p> <p class="ql-block"> 一身大汗,推开岳母家的门:“爸爸妈妈,新年好,给您们拜年啰。”岳父岳母脸上笑得像盛开的牡丹花,一边答应,一边步履蹒跚:“好,好,好。”</p><p class="ql-block"> 岳父记忆已经衰退,总是习惯问:“你从那里来?”简简单单与二位老人说了几句与过年有关的话题,汇报了今天的打算和安排,我和夫人就围裙袖套,全副武装进了厨房。</p> <p class="ql-block"> 随着锅碗瓢盆刀铲叮当的欢快乐曲,琳琅满目丰盛的新年第一餐热气腾腾摆上了桌。相继回家的兄弟姐妹,儿女子孙们欢声笑语围坐一团,开始享受幸福的年味。</p> <p class="ql-block"> 我女儿有心,记录了新年第一餐的食谱:火锅三:红烧乌龟、麻辣肥肠、酸菜鸡汤;凉菜四:油炒花生米、糖醋海蜇皮、香菜卤牛肉、香肠腊拼盘;蒸菜四:千张肉、地米菜、八宝饭、鸡蛋饺;炒菜四:辣椒炒鸡杂,大蒜炒腊肉,藜蒿炒香肠,肉丝炒蒜苔;汤二:大骨头藕汤,红枣莲子羹;头子菜一:蒸鱼糕丸子。</p> <p class="ql-block"> 唉,忙碌了一天,累得像一条死狗。虽然满面春风,难掩腰酸背痛,毕竟是奔七的人了。90多岁的泰山泰水要孝敬,10来岁的孙子要关爱,我不担当谁担当。拼了老命也要往前冲。这就是我和夫人享受的独特“年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