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因她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唐朝起,元宵节发展成了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盛典节日。许昌地处中原,文化底蕴深厚,历来重视这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元宵节都会搞丰富多彩的庙会,灯展,猜谜语,耍龙灯,舞狮子等精彩的庆祝活动。这些庆新春、贺团圆、迎丰年的活动深得民心,彰显了祖国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家家吉庆有余的幸福面貌。这不,正好今天下午单位放假半天,逛庙会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许昌灞陵桥公园因关羽挑袍而久负盛名,庙会就在灞陵桥里,美食区域堪称人气爆棚的 “宝藏之地”。各类传统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对年味的深情诠释。那酸甜可口的糖葫芦,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山楂的清新与糖的甜蜜完美融合,咬起来 “咯嘣” 作响,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童年美味。除此之外,驴打滚、炸灌肠、羊肉串等特色美食也纷纷登场,它们以独特的风味吸引着游客们的味蕾,让人欲罢不能,沉浸在这舌尖上的年味中,但我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灞陵桥公园里,舞台正表演舞龙舞狮节目。舞龙舞狮作为传统的保留节目,备受瞩目,尤其是舞狮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瞧,那威风凛凛的狮子,身披金黄绒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光芒,铜铃般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舞狮者们身着鲜艳的练功服,脚蹬黑色布鞋,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节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一人在前双手舞动狮头,精准地模仿狮子的各种神态和动作,时而昂首怒目,尽显狮子的威武霸气;时而低头舔毛,展现出狮子的温顺可爱;时而左右摇摆,仿佛在好奇地探寻周围的新奇事物。另一人则弯腰俯身,双手紧握狮身支架,通过灵活多变的步伐,与狮头完美配合,控制着狮子的身体动作,让狮子的每一个姿态都栩栩如生,仿佛真的如猛兽亲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狮子跳跃、翻腾时,舞狮者们动作敏捷有力,高高跃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地时又稳稳当当,犹如真正的狮子在山林间肆意奔跑、跳跃。特别是在 “采青” 环节,狮子先是小心翼翼地靠近用生菜或其他青菜扎成的 “青”,“青” 寓意着 “生财”,承载着人们对财富与好运的期盼。狮子围绕着 “青” 左顾右盼,时而用爪子轻轻试探,时而猛地向前扑去,仿佛在与 “青” 进行一场紧张又有趣的博弈。最后,狮子成功采下 “青”,并将其 “嚼碎” 后从口中吐出,象征着将吉祥与财富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将美好的祝福洒满庙会的每一处角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场观众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舞狮表演上,一刻也舍不得移开。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大人们也不禁拍手叫好,掌声、欢呼声与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乐的节日乐章,让整个庙会都沉浸在热烈的喜庆氛围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青梅亭里,正在上演情景剧《青梅煮酒论英雄》。许昌市这个传统保留节目,之前在春秋读书会看过,如今在青梅亭里实地表演,恰到好处。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指建安四年,袁绍和曹操官渡之战前,曹操以酒宴试探刘备是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最终被刘备巧言瞒过的故事。一是说明刘备的机敏,一是说明曹操的疑心甚重,天下岂容二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故事如下: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两位主人公的智谋与胆识,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流传于后世,有诗云:曹公蓄意论英雄,刘备借威响雷风。箸脱指尖轻掩饰,虎龙较劲见真功。而饰演曹操和刘备的两位演员,表演的更是惟妙惟肖,观众掌声雷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猜灯谜也是元宵节传统保留项目,许昌灞陵桥公园一侧的小树林里,树上挂着很多灯谜,听工作人员说:“猜对五个送汤圆一袋,猜对十个送灯笼一个。”猜灯谜的人可真不少,上有耄耋老人,下有少年儿童,但更多的是中青年,他们边猜边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树枝上寻找悬挂的灯谜,猜出一个在手机上记上序号和答案,前前后后共猜出三十个,然后排队领奖品,好容易排队到跟前,工作人员却说:“一人只能领一样奖品,或汤圆或灯笼。”民以食为天,我还是选择要一袋汤圆吧,经济实惠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的游园暂告一段落,到了晚上,我吃过猜谜得到的汤圆,带着老伴再次回到灞陵湖(因家离灞陵桥公园比较近),我们凭身份证再次免费入园。到了公园,首先看到舞台上有高跷表演。提起高跷,还是小时候在故乡看过,我小时候也曾扭过东北大秧歌,只可惜没有踩过高跷。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高跷表演,特别亲切。他们的高跷长的达到一米多,男扮女装的涂脂抹粉特漂亮,身穿奇装异服,不停挑逗围观者,有人议论“这要是摔倒了可不得了啊。”我倒见过比这低的高跷手倒地后,两位倒地的高跷手,各用一只腿脚对顶着,共同发力就站起来了,至于这是特色表演还是起身措施就不得而知了。高跷队里还有猪八戒的表演,更有趣的是还有一个小猪八戒,也就几岁,这小猪八戒踩的是矮高跷。总之,高跷表演动作惊险刺激,观众掌声不断,唯一的遗憾,没有高亢悠扬的唢呐吹奏,削减了秧歌舞欢快的氛围,也算是美中不足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高跷表演结束后,是舞狮子表演,这次没有耍龙,而是单纯的四个年轻人扮演两只狮子在舞台表演。相对于下午的表演,晚上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有一番情趣,美轮美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紧接着,八位身着华丽汉服的少女缓缓走上舞台,她们手持团扇,翩翩起舞。随着音乐的节奏,她们的舞姿轻盈优雅,宛如从古画中走出的荷花仙子。团扇在她们手中流转,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台下的观众仿佛被带入了那个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古代元宵夜,脸上洋溢着陶醉的笑容,沉浸在这场优美的视听盛宴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晚的压轴表演当属八点十分开始的打铁花。表演的是河南确山打铁花队,确山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打铁花就是将生铁烧化成铁水,击打在湖面上空的表演。通常用于避凶纳吉,祈求福泽,历来深受老百姓喜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打铁花有很多美好的祝愿:一打:天降百福,铁花现瑞;二打:政通人和,神州同乐;三打: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四打:步步高升,前程似锦;五打:健康长寿,龙腾九天;六打:大地生金,一顺百顺;七打:财源滚滚,事事如意;八打:吉星高照,天地同辉;九打:和谐稳定,华夏昌盛;十打:富贵花开,共享太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古代,打铁花并非贵族的专属,民间逢年过节都会打铁花,用以祈求新的一年兴旺发财,四季平安,打铁花用的工具是两根柳木棒,上棒盛铁水,下棒击打。打铁花传承人杨建军,为了传承这项艺术,自费组建打铁花队,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项民间艺术重见天日,“确山铁花”被成功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祝愿确山铁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借打铁花的绚丽绽放,祝愿人民和谐稳定,华夏繁荣昌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星火漫天浴火生,火树银花吉光现,打铁花,是跨越千年,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它独属于华夏文化的浪漫。当炽热的铁水被打向高空,黑夜中星火炸裂,不知为何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或许震撼于打出铁花这一刻的绚烂,或许泪目于文化传承的魅力。因为打铁花不仅需要赤膊上阵,还要将1600度的铁水洒向高空,拥有力量的同时还很容易被烫伤,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铁花打起的那一刻,是千年技艺的延续,也见证了世界第一个打铁花人的赤诚勇敢。表演过程中,铁花飞溅,流星如瀑,顿时亮如白昼。“打花打花,越打越发”,打铁花既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事业红火的希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真是:神州大地万象新,铁花朵朵化祥云。政通人和千家乐,文明和谐事业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逛庙会,绝非仅仅是一场吃喝玩乐的简单体验,它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宛如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紧密相连,让春节的记忆愈发深刻,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得以代代延续、传承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小桥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自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配曲:《逛庙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