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昆山,自然想到这是昆曲的发源地。苏州平江路有昆曲博物馆,亭林园也有昆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占地不大,进门就是一个精致的江南小园。旁边有一个雕塑,是《十五贯》的剧情介绍。</p> <p class="ql-block">十五贯:昆曲剧目《十五贯》着力塑造了苏州知府况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形象。讲述了况钟通过明察暗访,发现杀人凶手娄阿鼠的破绽,继而又乔装改扮成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澄清冤案,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的故事。这一出戏救活了昆曲这个剧种。由此,古老的昆曲开始焕发青春。</p> <p class="ql-block"> 走过小园,再向里四面两层楼的建筑环绕着中间一块空地,南面是舞台,对面和两侧就像观众的包厢,看台。活脱脱一个大型昆剧院。每周六都有演出,我去的时候,正巧碰见演出。</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二楼的陈列馆里,你既可以了解昆曲的源流,又可以看到对昆曲发展有贡献的魏良辅,顾坚这些文学史上不会遗漏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你会看到墙上雕塑的四大名剧:昆曲发展鼎盛时期明代梁辰鱼的《涴沙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在杂剧传奇总体成绩逊於元,明的清代,却使当日的戏剧界放射出异样光辉的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p> <p class="ql-block"> 你还会看到昆山多个知名戏班的发展轨迹和活动范围。不得不佩服昆山人传承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敬业精神。不得不佩服他们将昆曲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发扬光大的可贵精神。</p> <p class="ql-block">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也是世界古代三大戏剧源头之一。名为博物馆,其实是一座粉墙黛瓦,江南气息十足的园林院落,各展厅详细介绍了昆曲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十年不下楼”讲述了对昆曲诞生有着重要作用的两位艺术家——魏良辅和张野塘的故事。据说二人曾共同研究曲律浑然忘我,魏良辅还把女儿嫁给了张野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