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擦锅想到的故事及启示

大山

<p class="ql-block">又过年了,记得小时候我母亲总要在年前用菜刀把家里的炒菜锅的黑锅底铲一次锅灰。那个年代我们家一直用的烧柴灶,从重庆的李子坝到贵州的八一村,再从峨眉山的马路桥到夹江的马村,最后在成都新津的干休所,家里做饭主要都是用烧柴的大铁锅。一年下来,烟熏火燎,锅底的黑灰积了不少,母亲说,过年铲锅底灰是一种习俗,除尘布新,明厨亮灶,干干净净过新年,而且铲除锅底的积灰还可节省柴火,传热更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后来我上山下乡当了知青,生产队送了我生产工具,锄头,镰刀,挑水桶和一口烧柴的大铁锅。我也学着象母亲那样,一年铲一次锅底。结婚成家后,家里用上了天然气,虽然过年不用再铲锅底黑灰了,但过年擦锅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用砂纸把锅外面焦黑的油垢和包浆都擦掉,旧锅重新闪亮如新。今年当我把大大小小的锅都擦的铮亮,摆在厨柜架上时,才发现我这么一个小家里的锅居然有十四口。新锅旧锅,大锅小锅,不锈钢的,铸铁的,生铁的,高压的,煮奶的,蒸饭的,熬粥的,炒菜的,煲汤的,煎饼的,熬药的,感觉个个有用,不舍得丢弃,望着这些锅,突然心生感概,联想到很多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与锅一起坠崖的红军炊事班长</b></p><p class="ql-block">老电影《万水千山》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人泪目。红军翻雪山时,遇到暴风雪,炊事班长背着行军锅艰难行进,摇摇晃晃地走着,掉在队伍后面,连长说背着大锅太招风了,太危险了,会坠崖的,把锅丢掉吧,炊事班长听令,把锅从背上取下放在雪地,跟上队伍,走了几步,但他想,没了锅,靠什么做饭,战士们靠什么吃饭,他又回头把锅捡起背上,但最终被大风连人带锅刮到了悬崖下,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b>有十七个补丁的红军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山西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里,有一个“镇馆之宝”,那是一口行军锅。这是一口普通却不平凡的锅,它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煮过草根皮带,救活了不少战士,也挡过不少子弹。长征结束后,很多炊事班战士都牺牲了,那口锅就成了炊事兵心中最珍视的东西。抗战爆发后,这口行军锅也跟着来到了八路军太行根据地。当八路军总部离开王家峪村时,彭德怀数了数这口锅整整补了17个补丁。他感慨地说“这口锅为红军和八路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等全国解放后,一定要把它放到博物馆,让它好好休息吧”。1988年国家文物局到山西武乡征集到了这口锅,评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b>背黑锅的红军女炊事员</b></p><p class="ql-block">红一方面军一个团部炊事班用的是一个很沉的黑铁锅。烧水,炒菜,做饭都用它。炊事班总共五个人,挑粮食炊具都有人干,锅却是谁也不愿意背。不知是谁想出个办法,谁犯了错误,就罚谁罚背三天“黑锅”。有一天炊事班女战士郭春花洗菜时把一个盆摔了,班长说:“大郭,罚你背三天锅。”</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起出发时,大郭背上锅走了。 一连三天,她谁也不理。大家背后说她闹情绪了,大家刚刚上路,就下起雨来,大家正在骂天气的时候,她把锅顶到头上挡雨 。一会儿突然下起雹子,砸在锅上,叮当作响。大家东躲西藏,她却很是得意地唱起了小曲…… 当部队走到贵州桐梓时,与敌遭遇,红军边打边退。忽然,只听当的一声。郭春花连锅带人倒在了地上。 大家想完了,她一定是牺牲了。可谁知过了一会儿,锅在动。她起来了。拍拍身上的土,把锅卸下来,大家过去一看,她大咧咧的说:“吓了我一跳,你们不愿意背这锅。它今天却救了我一命。” </p> <p class="ql-block"><b>破釜沉舟</b></p><p class="ql-block">古人称锅为釜。军队打仗都带有行军釜。秦军攻下赵国后,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里!”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绝地而后生,越战越勇,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古代军队的行军釜</p> <p class="ql-block"><b>敲骨吸髓,逼债夺锅</b></p><p class="ql-block">难忘四川方言电影《抓壮丁》中的一个情节,地主李老栓心狠手辣,与王保长勾结,自己三个儿子不抽丁(抓去当兵),却把他佃户姜国富家里唯一的儿子抓壮丁去顶替。最可恨的是他还敲诈勒索,把还不起他租金的佃户姜国富家里的锅拿走了,说锅也可以卖二两铁!逼死了姜国富。真是敲骨吸髓!伤害一个家庭莫过于砸拿人家的锅,让人无法生活。据说邓小平同志曾三次看《抓壮丁》,说这是典型的时政腐败,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当然也因为川音亲切,剧情诙谐讽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砸锅卖铁大炼钢运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锅本是老百姓安身立命每日生活之必需,再穷的人家想要生存都不能没有锅。但1958年发生了很多荒唐事,让老百姓把吃饭的铁锅都砸了。1958年我国发起了大跃进运动,提出了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的口号。提出我国钢产量要在二年超过英国的目标。当时我国的钢产量只520万吨,英国是2200万吨,是我国的四倍。要想超英,就意味着必须在二年内将我国的钢产量翻二番。于是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动员9000多万人上山,砍树挖煤,找矿炼铁,建起几百万座小土高炉、小土焦炉,降低生产标准,用土法炼铁炼钢,甚至把家庭做饭用的铁锅砸了用作炼铁炼钢原料。没锅怎么吃饭?吃大食堂!经过几个月蛮干,到1958年底,共生产钢1108万吨,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其余的根本无法使用。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以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现代画家马常利画的《土高炉大炼钢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锅对于人生,对于家庭,对于军队太重要了,一日不可无,甩锅,砸锅,夺锅的行为都是害人害命害国!你认同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作者:姜川(笔名大山),北京市海淀清河军休所军休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