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印象

青莲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大年初六开始,历时九天,来去并不匆匆的到云南芒市打了个卡。说是来与到此地过冬的三姐做个伴,其实也是给自己的一年忙碌放个假。</p><p class="ql-block"> 有时,只有当你跳出自己的认识圈层时才知道,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你自己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都说眼见不一定为实,但不见更是虚幻。</p><p class="ql-block"> 由于前一阵,缅甸咋骗风波席卷网络。云南边境变成了危险的前沿,而芒市正好与缅甸接壤。仿佛一夜之间芒市到处都是骗子一样的恐怖。草木皆兵,是个人都要防范。家里人对于三姐的过冬之地的选择有些担心,对我此行芒市自然也有些不放心,但终究拗不过我的执念。到底去还是去见见那里的人和事,体验一下真实的芒市。</p> <p class="ql-block">《初见》</p><p class="ql-block"> 南昌到芒市,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除非自驾。火车要到昆明后转保山再乘长途大巴到芒市。但芒市有个军民两用的机场,给出行的人带来了方便。到昆明转机飞芒市,飞行总时长三小时左右。如此看来,估计芒市四周是大山。</p><p class="ql-block"> 按常理,铁路交通不便利的地方经济都不会太发达。人们走不出去,外人进来也难些,民俗民风和自然风光应该留存的蛮好。</p><p class="ql-block"> 一下飞机,在出来的长廊中就感觉到了空气中的湿度温度都很舒服。从玻璃窗望出去,天蓝蓝,树蓝蓝,远处果然都是大山,被厚厚薄薄雾气缠绕着。</p><p class="ql-block"> 三姐早早的就到了接机口,见面自然高兴得很,感觉三姐俨然就是芒市人了,满满的对芒市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多月的时光,让她对自己稀里糊涂的选择在这里过冬十分的确幸。</p><p class="ql-block"> 都说生命就是用来体验的,我想,体验应该就是在人生路上,看见你看见的人和事,然后反思,最后感慨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云南的天空,不管你到哪里,总是这样用天高云淡来招摇着,妩媚着,得瑟着。很难让人不动心,尤其那些冬天天寒地冻的地方人群。候鸟式的旅居慢生活开始在全国活跃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体验,我强行说坐公交车,想感受一下一站又一站的慢节奏。车上人很多,只能挤在车头门口边。</p><p class="ql-block"> 公交车很小很短,是那种比中巴车大一些的那种。车上的本地人说话基本听不懂,服饰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头上有用厚厚的布折叠后包着头,有的人衣服上有叮叮当当银器,穿傣式筒裙的不少,年少的孩子们则是普通着装。路边的树又高又细,树干光溜溜的像假树一样。只在树的顶上像凤尾般的大大的叶片向四面散开。从上往下看,一定像从地心中涌出的朵朵凤尾花。我说好看好看,可开车师傅很不屑地对我说:不好看。看来,旅游真的是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到别人厌倦的地方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路边随处可见的多是低矮的不过五楼的建筑,门楼和房顶上有孔雀檐,一层叠着一层,三层的居多,据说层数越多地位越高级,最多不超过五层。 </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傣族和景颇族等民族将孔雀视为吉祥物。傣族的孔雀舞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美丽、善良和吉祥。景颇族同样崇拜孔雀,认为它代表吉祥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三姐说,计划带我去一个珍奇馆,里面有好多散养孔雀,说不定能看见孔雀开屏。</p><p class="ql-block"> 大约不到十站,很快就到了三姐在芒市广场附租的两居室。听说房主是个小学数学老师,顿时有了不少亲近和信任感。若大的房子才1800一个月,还可以月租。</p><p class="ql-block"> 芒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根据历史气象数据,芒市冬季(12月至2月)的平均气温大约在10°C至20°C之间。难怪芒市渐渐成为了过冬旅居城市之一,芒市人说,芒市这几年开始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而我对芒市的第一感觉感觉用四个字形容:秋高气爽。多么深刻的领悟。想问问冰天雪地的朋友,你那里的冬天是真的吗?</p> <p class="ql-block"> 《美食》</p><p class="ql-block"> 芒市是云南德宏州的州府所在地,在这里涵盖了40多个少数民族,但主要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和德昂族。‌‌生活环境和习俗的不同,自然带来饮食文化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三姐到芒市快两个月了!对这里的美食自然了解不少。按照她的安排,吃货走起。</p> <p class="ql-block">第一顿,莎姐很辣。</p><p class="ql-block"> 莎姐很辣是芒市的一家知名小吃店,提供多种口味的美食,包括柠檬涮涮辣、百香果、木姜子、洋番茄、酸角鸡脚、酱鸡脚等。这家店的口味多样,尤其以酸辣味著称,喜欢辣的朋友可以尝试涮涮辣鸡脚,超级辣‌。最好吃的是百香果鸡脚。</p> <p class="ql-block">第二顿 土锅过桥米线</p><p class="ql-block"> “过桥米线”这道美食对全国人民来说并不陌生,似乎哪里都有,在我的记忆里不过是一碗汤粉,与我们大南昌的汤粉没有多大区别。</p><p class="ql-block"> 但到了芒市这家叫土锅过桥米线的店吃这道美食,才知道正宗的过桥米线是如此爽好吃。</p><p class="ql-block"> 芒市的土锅过桥米线 用当地特制的土锅,保温性好,能保持米线和汤的温度,确保食材新鲜。汤底通常用鸡、猪骨或牛骨熬制,浓郁鲜美,是过桥米线的核心。一份25元(两人够吃)配料有十多种,包括鸡肉片、牛肉片、豆芽、油渣、鹌鹑蛋、韭菜、腌制鹌鹑一只、蔬菜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当地香料等十多种,食材新鲜,搭配均衡。热汤上桌后,依次加入配菜和米线,利用汤的温度烫熟食材。米线细腻滑爽,与汤底和配料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机会到芒市,一定要吃这个。为何叫“过桥”米线呢?听说是清朝的时候,有一秀才的娘子天天都要走过一座桥,为备考秀才送饭(米线)的故事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第三顿,云南饵丝</p><p class="ql-block"> 饵丝是云南的特色小吃,大理,腾冲等地都有,但又各有特色。多半是早餐吃,有点像我们江西宜春的米面,但又比米面筋道软糯。通常是将大米浸泡、磨浆、蒸熟后切成细条状,有点像过桥米线的样子,但口感比米线更加柔软,入口即化,可以煮、炒、凉拌,搭配不同的配料和调料,风味各异。而最好吃的属腾冲饵丝,腾冲的饵丝以“大救驾”闻名,传说与明朝永历皇帝有关,有400多年历史。难怪有时间的味道才劲道!</p><p class="ql-block"> 饵丝好吃又不贵,三天吃了两顿。好奇怪的是,米线和饵丝的配料中都有韭菜,原以为难以配伍,可放进去后香味正点。更不用说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当地特色配料,什么择耳根之类。真是靠山吃山啊!</p> <p class="ql-block">第四顿,手抓饭</p><p class="ql-block"> 手抓饭是最吸引我的,因其带有原始的人性的冲动和感受,脱离了现代感和文明感!仿佛一群野人狩猎之后狂欢时候的盛宴,所有的手同时伸向食物,然抓起送进嘴里大口咀嚼,满脸知足的样子。或许现代人的野性被文明取代的差不多了,但那最底层的代码依然存在。</p><p class="ql-block"> 云南手抓饭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传统饮食方式,尤其在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中非常流行。手抓饭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交的体现,通常在节日、庆典或重要场合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用手抓取食物,分享美食。</p><p class="ql-block"> 手抓饭的摆盘非常讲究,食材颜色丰富,红、黄、绿、白等色彩搭配,视觉效果非常吸引人。不同民族的手抓饭在配料上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好吃看得见。一个字,爽。</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有机会去云南旅游,一定要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美食文化,感受云南少数民族的热情与豪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顿,第六顿……帅粑粑,豆粉,锡泊纸烤鱼……</p><p class="ql-block"> 吃不腻,根本吃不腻!来都来了,到芒市一点都不忙,吃字主打。</p> <p class="ql-block">《哇哇馆》</p><p class="ql-block"> 芒市有个叫“哇哇馆”的地方,全国人民只有我知道,因为这个有趣的名字是我取的,去过的的人估计都认可这个名字。真名叫勐巴娜西珍奇馆。"勐巴娜西"在傣语中意为“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是国内都不多见的珍奇之馆。</p> <p class="ql-block">  馆内名贵花草植被在云南倒是是见多不怪了。只是那一个个巨大的宝石原石把放在园内,游客见到后惊奇的不得了的“哇哇”声在各个角落此起彼伏。“哇哇馆”名不虚传哈。</p> <p class="ql-block">  那些个宝石,都是以顿来计重的。我们日常在玉石店里见到的那些五颜六色的东东,在这里像见到真人了一样。每个原石都被开了个小天窗让游客观赏,太美了,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还有用巨大原石雕刻的长城、云南民俗,取材那个精美,色泽那个流光,景象那个生动,让我这个不太爱上镜的人都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走到那个叫“硅化木”的木头面前,又是一阵“哇哇”乱叫,简直让人不相信如凝脂般的大家伙是木头。</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人,像极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哪里都是高级的没见过的东西,稀罕的很啊。</p> <p class="ql-block">《孔雀》</p><p class="ql-block"> 在哇哇馆内除了奇珍异宝,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在原始的树林中还散养着许多孔雀,三姐特意准备了些窝窝头喂她们。</p><p class="ql-block"> 孔雀代表吉祥和幸福,人们都以看见孔雀开屏为吉祥和幸运。</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孔雀或许习惯了游客与他们相处,不怎么怕人。只要你是友好地与她交流喂食,他们都会到你手上吃食,像是自己养的宠物。</p><p class="ql-block"> 雄性孔雀高傲地拖着她们美丽的大尾巴,悠闲地在春光里,草地上走着,被游客们追随着,挑逗着,希望看见那美丽的大尾巴打开,就像想打开潘多拉的盒子那样,里面有你要的宝贝,会实现你的愿望。雌性孔雀因为没有美丽的大尾巴而不那么得宠。</p><p class="ql-block"> 此行最让人开心的事情是,我们居然看见了三次孔雀开屏。</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开屏,离我们距离五六米远的一处大树下打开的,一群孩子们围着他,夸赞他美丽。但还没来得及等我们拍照,他就匆匆把尾巴收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开屏,在离我们二十米开外的地方,不知是谁让一只孔雀开了屏。赶紧打开手机录像迎了过去,这一次,孔雀在我们面前开了约有四五分钟,巧了,我录像时,她一直面对着我,像是似曾相识,在我面前煽动着那迷人的大尾巴,表示欢迎。宝蓝色为基调的多彩羽毛在丛林斑驳的阳光下透着一股神秘,直到一个游客去抚摸他的尾羽时才收了起来,飞上高高的树上去了。原来孔雀会飞。</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开屏,我们沿着园林小路往回走时,又遇见一直更大的孔雀。这一次尤其幸运,当我轻轻走到他身后时,突然就打开了他那又大又漂亮的尾巴,转向我,像是为我而盛开。更神奇的是,这支孔雀好像能听懂我的语言,让他转圈就转圈,让他抖尾就抖尾……我和他一起翩翩起舞近十分钟,他才悠然地跳上树墩,那样高傲,那样优雅,那样神采奕奕。</p><p class="ql-block"> 三次遇见孔雀开屏,直到现在还意犹未尽,几个出租车司机都说,很少见,有运气。哈哈哈,见我文字的朋友,我把运气也分享给你们,原所有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芒市人》</p><p class="ql-block"> 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有芒市的人。吃米线时,老板会说,两个人吃一份就好不用点两份。吃饵丝时,当我用眼睛寻找纸巾时,旁边的芒市顾客像是家里人那样熟悉的递了过来。买电影票时,售票员说到网上买更可以更便宜。打车时(好像大部分都是女司机),好像人人都是导游,友善,温暖。……</p><p class="ql-block"> 虽然芒市不繁华,但一定繁花似锦。如果你不忙,就去芒市忙一忙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