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5年1月31日 星期五 晴 乌斯怀亚 - 德雷克海峡</b></p><p class="ql-block"><b> 当太阳的最后一缕光芒渐渐隐没于地平线之下,我们乘坐的“和平之船·太平洋世界号”缓缓驶离了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的港口,开启了为期数天的南极探险之旅。本次航行是“和平之船”的第119期南半球航线,目的地是遥远而神秘的南极洲。</b></p> <p class="ql-block"><b> 唐红以前去过南极,走过德雷克海峡,当时浪高9米,船体颠簸得厉害。所以出发前,我们就做好了充分的预防准备,连桌面上的水壶和茶杯都找了比较稳定的位置放好。</b></p> <p class="ql-block"><b>2月1日 星期六 晴 德雷克海峡</b></p><p class="ql-block"><b> 早上7点多,我们开始全天穿越德雷克海峡前往南极。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千米,宽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竟达970千米,最窄处也有890千米。</b></p> <p class="ql-block"><b> 同时,德雷克海峡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峡,如果把两座华山和一座衡山叠放到海峡中去,连山头都不会露出海面。第一次通过这一海峡的是1615年斯科顿率领的佛兰芒探险队。而英国航海家德雷克只是通过麦哲伦海峡到达火地岛。</b></p> <p class="ql-block"><b> 德雷克海峡以其汹涌的波涛闻名于世,被称为“魔鬼海峡”,但今天的旅程却异常平稳,仿佛这片海域在特意欢迎我们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2月2日 星期日 阴 南极区域</b></p><p class="ql-block"><b> 早上7点,我们基本走出了德雷克海峡,开始在南极区域低速巡游。这里的冰山冰川连绵不绝,宛如童话中的冰雪世界。虽然少见企鹅和鲸鱼,但能亲眼目睹这些壮观的自然景观,已经让我感到无比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先后在南极乔治王岛区域、半月岛区域和欺骗岛区域巡游,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魅力。乔治王岛的宁静、半月岛的神秘、欺骗岛的奇特,都让我对南极这片土地充满了更多的好奇。</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天气原因,拍出的照片和视频有些不尽人意,但眼前的美景却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b></p> <p class="ql-block"><b>附:简要介绍几个岛屿,</b></p><p class="ql-block"><b> 乔治岛,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阿根廷、巴西、智利、俄罗斯等国分别设有考察站。</b></p><p class="ql-block"><b> 1984年12月29日,中国选定在乔治岛的怀尔德斯半岛设南极科考站-长城站,该地三面环山,前临长城湾,海滩开阔,风浪较小。</b></p><p class="ql-block"><b> 半月岛坐落于利文斯顿岛东侧月亮湾的入口处,半月形的小岛仅有2公里长。这里是大约3300对帽带企鹅的栖息地,同时南极燕鸥,贼鸥,黑背鸥,威尔逊风暴海燕以及蓝眼鸬鹚也在这里筑巢。1955年阿根廷在该岛建立南极卡马拉站研究基地。</b></p><p class="ql-block"><b> 欺骗岛是一个位于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的火山岛,岛上一半以上的地方都被冰川覆盖。它是南极洲的活火山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南极巡航线路实况图</b></p> <p class="ql-block"><b>通过“有道翻译官”拍照翻译后的图片</b></p> <p class="ql-block"><b>2月3日 星期一 晴 南极半岛</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温度只有0℃,但晴空万里,让南极半岛的景色更加迷人。我们全天行驶在南极半岛的各个区域。</b></p> <p class="ql-block"><b> 南极半岛地处西南极洲,距南美洲最南端很近。南极半岛海岸曲折呈峡湾形,近海岛屿很多,主要的游览探险地点有文森山、天堂湾、洛克利港、纳克港、丹科岛、迪塞普逊岛、彼德马恩岛、库佛维尔岛等,一些岛上设有国家科考站。</b></p> <p class="ql-block"><b> 邮轮先巡游到奥恩港,奥恩港是南极洲的海港,位于葛拉汉地西岸,处于福尔戈德山以西,宽1.9公里,处于安纳岬西南面3.7公里,由比利时的极地探险队发现。</b></p> <p class="ql-block"><b> 上海船友邵建成用小米手机拍到的企鹅群。</b></p> <p class="ql-block"><b> 香港船友阮良辉先生抢拍的一群企鹅在海中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中午,船方在12楼甲板上组织全体游客拍南极巡游大合照留念,大家都笑容满面,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下图合影照片中的大电视右下角的最后一排人群中靠右穿黄羽绒棉袄举手最高者是我,右边戴帽红衣者是唐红。</b></p> <p class="ql-block"><b>南极巡游纪实(上)视频长4分06秒</b></p> <p class="ql-block"><b> 从奥恩港到天堂湾,天堂湾是南极半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岸边有一个阿根廷科考站,后被烧毁废弃至今,现在被大群金图企鹅所占领。</b></p> <p class="ql-block"><b> 再到额拉海峡库佛维尔岛的整座岛被冰雪所覆盖。但是在海水冲刷的岸缘,还是可以看到礁石和露头的岩块。一路上,近距离看到了非常壮观的冰山冰川和超大块浮冰块,还有稀见的白鸥、企鹅和鲸鱼。</b></p> <p class="ql-block"><b> 上海船友杨玲用华为手机抢拍南极座头鲸在海水游水的情景,当时我和唐红也在此观赏,此视频同时也录制了唐红与我当时观赏时讲话。</b></p><p class="ql-block"><b>我对此视频进行了加工:</b></p><p class="ql-block"><b>1、将视频变速,播放速度调至原视的30%,</b></p><p class="ql-block"><b>2、删除视频中无鲸鱼的片断,</b></p><p class="ql-block"><b>3、将有鲸鱼部分的视频局部稍微放大,</b></p><p class="ql-block"><b>4、将原视频中唐红与讲话的声音提取到加工后的视频中即成。</b></p> <p class="ql-block"><b> 午后,邮轮在额拉海峡和库佛尔岛之间缓缓行驶,傍晚又来到了布烈南岛。这里对面仍然是南极半岛。</b></p> <p class="ql-block"><b>南极巡游纪实(下)视频长3分06秒</b></p> <p class="ql-block"><b> 船友江姐用华为手机延时摄影技术拍摄的南极风云变幻。</b></p> <p class="ql-block"><b> 很多船友都游览过世界多国,其中不少人都是再次乘坐这期和平之船环游世界,就是为了亲眼目睹南极这片地球上最后的净土。</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是无人区、无污染,属于全人类的区域。我们的邮轮严格按照南极公约有关条款,低速、静音、无排放,夜间无灯光刺激南极动物,让这片净土保持着最原始的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晚上10点,我在船尾观看到了南极半岛的日落,那绚烂的色彩将整个天空和海面都染成了金色,美得让人窒息。</b></p> <p class="ql-block"><b>2月4日 星期二 多云 南极 - 南美洲</b></p><p class="ql-block"><b> 早上7点,我们驶向南极的史密斯岛。上午9点,行驶到落岛,还能看见史密斯岛。偶尔能远观到鲸鱼和海鸟,让我们的旅程又增添了几分惊喜。</b></p> <p class="ql-block"><b> 10点30分到11点30分,邮轮近距离停靠近史密斯岛,供船友观赏和拍摄。这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11点30分,我们离开南极史密斯岛,向南美洲方向前行。船长的一声令下,我们离开了这片纯净的土地,踏上了返回的旅程。船长向所有船友表达了感谢,标志着南极之旅的圆满结束。</b></p> <p class="ql-block"><b> 11:30-13:00在邮轮6楼荔晶餐厅应邀参加香港阮先生夫妇组织的告别南极的午餐聚会、加拿大籍华人李璁夫妇,日本人加䕨夫妇和我们共8人参加。席间主要用英语交流,掺和中文、日文和粤语进行交流,可怜我只能等大家翻译成中文才能弄清楚话题。</b></p> <p class="ql-block"><b>2月5日 星期三 晴 德雷克海峡 - 合恩角海域</b></p><p class="ql-block"><b> 凌晨前后,我们开始再次穿越德雷克海峡。虽然船上有些颠簸,但不影响正常活动。白天,船上的讲座、娱乐、学习、训练等都正常进行。晚上8点,我们已经穿越了德雷克海峡,到达合恩角海域。</b></p> <p class="ql-block"><b> 合恩角是智利南部合恩岛上的陡峭岬角。位于南美洲最南端,以1616年绕过此角的荷兰航海家斯豪滕的出生地合恩命名。合恩角洋面波涛汹涌,航行危险,终年强风不断,气候寒冷,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b></p> <p class="ql-block"><b> 根据国际相关条约,邮轮只能在接近合恩角3海里距离停航,供大家观赏合恩角。合恩角右侧有灯塔、纪念碑、气象观测站,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壮观。</b></p> <p class="ql-block"><b>上海的邵建成先生用手机扩展镜头拍摄的合恩角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南极探险领队、南极专家苏珊博士(右2)参与我们有关南极问题的中文小组探讨活动时与我们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我和上海邵建成、罗三华一起与苏珊博士合影。</b></p> <p class="ql-block"><b>2月6日:星期四,穿越麦哲伦海峡</b></p><p class="ql-block"><b> 昨晚告别合恩角后,和平之船环球邮轮几乎绕着火地岛向麦哲伦海峡大西洋入口驶去。穿越麦哲伦海峡是我们此次环球之旅的又一段令人期待的航程。</b></p> <p class="ql-block"><b> 1520年11月,南大西洋掀起的灰色浪涛冷漠地撼动着五艘西班牙帆船的侧舷,那被雪花与冰霜染白了的风帆,在两天两夜的怒海与浓云之间成为视野中唯一的亮色。这就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在南美洲南端遭遇的场景。在船队陷入风暴面临沉船之际,他们在一个海湾发现了通往“南海”(即太平洋)的航道,这便是后人所称的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由火地岛等岛屿围合而成,长约600公里,宽约2至32公里,最深处达到700米。麦哲伦海峡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他在1520年首次通过该海峡进入太平洋。麦哲伦在穿越海峡时,遭遇了严重的风暴和艰难的环境,最终成功找到了通往太平洋的水道。</b></p> <p class="ql-block"><b>麦哲伦海峡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冬季常有浮冰,气象条件恶劣,使得船只航行困难。风力大、天气寒,冬季又有浮冰存在,所以麦哲伦海峡实际上并不利于航运发展。 </b></p> <p class="ql-block"><b> 但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这里却是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往来最重要的天然航道。即便是如今巴拿马运河承担了大部分北美洲东西海岸往来的货物运输,但由于运河本身的吃水限制,最大可允许76000吨级的巴拿马级货船满载通过,超过这个吨位的巨型货轮还是需要绕道麦哲伦海峡或德雷克海峡的合恩角。</b></p> <p class="ql-block"><b> 麦哲伦海峡不仅是地理上的重要通道,更是历史上重要的航海事件发生地。</b></p><p class="ql-block"><b> 麦哲伦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开辟了新的国际贸易机会,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此外,许多著名的探险家和科学家也曾在麦哲伦海峡进行过重要的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南极之旅,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南极的美丽、宁静和神秘,都让我深深着迷。天气晴朗、航行平稳、动物繁多,所有条件完美契合,成就了一次堪称有史以来最好的南极巡航。我一定会把这段美好的经历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极,爱上这片地球上最后的净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