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迎春”济南市元宵节传统舞蹈展演

星月之光

<p class="ql-block">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金蛇迎春”济南市元宵节传统舞蹈展演在济南槐荫区弘阳广场北门广场精彩亮相。本次参加展演的10支队伍,既有商河鼓子秧歌、花鞭鼓舞、济阳鼓子秧歌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有西张绣球灯、加古通、兴隆舞龙、董家伞棍鼓舞、四蟹灯、竹马灯舞等优秀的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本次活动将传统节日与非遗有机结合,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济南非遗保护成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弘阳广场承办,各区县文化馆协办。</p> <p class="ql-block">济南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城艺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如今,济南市的传统舞蹈也不断融入现代生活,并逐渐发展壮大,目前,济南已有38个传统舞蹈项目入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济阳鼓子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花鞭鼓舞、章丘芯子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p> <p class="ql-block">本次参加展演的10支队伍,既有商河鼓子秧歌、花鞭鼓舞、济阳鼓子秧歌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也有西张绣球灯、加古通、兴隆舞龙、董家伞棍鼓舞、四蟹灯、竹马灯舞等优秀的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p> <p class="ql-block">兴隆舞龙是集美术、体育、舞蹈、音乐、情感于一体的民间大型传统吉庆表演,现已有200余年历史,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最为知名的是九节龙,舞动起来,粗犷豪迈,气势宏伟,犹如真龙腾云驾雾,胜似翻江倒海。</p> <p class="ql-block">老石沟锣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原为古时祈雨仪式的表演,后逐渐成为村民的主要娱乐活动,代表性鼓曲为“九龙翻身”。</p> <p class="ql-block">竹马灯舞,又称“跑竹马”,被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苏家庄竹马灯不仅属于自娱性民俗舞蹈,还是集踩高跷、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在富有节奏感的锣鼓声中,一匹匹竹马仿佛通了灵性,时而奔腾、时而跳跃,舞出了新年新气象。</p> <p class="ql-block">西张绣球灯作为槐荫区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流传于现在吴家堡办事处西张家庄一带,现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相传明嘉靖末年,西张家庄村民就开始制作观赏的“绣球灯”,以祈求平安、驱赶灾难。西张绣球灯通过不断实践,加入“急急风”“长行”等变奏鼓点,击鼓形式上也由单一立击演变为斜击、拍击、轮击等多重样式,兼有舞狮舞龙绝妙登场,既有民舞表演共性,又有鲜明的武术特征。</p> <p class="ql-block">四蟹灯则流传于济南泺口、堤口庄、北园大明湖一带,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被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表演时运用鱼、鳖、虾、蚌的造型,并饰以做工精美、形象逼真的灯具,塑造出生机勃勃的舞蹈造型,表演中有许多高难度动作,如鲤鱼跳龙门、折身跳转、蹲转卧下、跪步餐食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