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萧王庙初建于明代,是正一派道观。该庙大概位置在如今控江路上凤凰大酒店这里。萧王,一种观点认为是初汉三杰的萧何,因上海每年夏季易受因台风引起的霸王潮影响,古人认为这是霸王项羽作的怪,故建刘邦手下文臣武将庙宇来镇压。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世人更熟悉的名字叫昭明太子。萧统以仁德而闻名,深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因病早逝后被各地建庙祭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萧王庙在清代曾多次修建,清末由张姓道长世袭。抗战以前,萧王庙有三进两长廊,头进山门祀王灵官和四大元帅;第二进是大殿,祀萧王、忠显王;第三进是后殿,祀雷祖、阎王等。1937年八一三事变,庙宇大部分被日军烧毁。1946年重建。1947年,住持张湘荣协助中共地下党员在庙内创设萧庙义务小学,成为中共榆林支部地下活动点。解放后,萧庙义务小学改名控江小学,萧王庙继续开放。1960年,设立道教经忏接洽处。1965年成立纸品加工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宗教活动。1989年,因市政建设需要,上海市道教协会将该庙产权有偿转让给杨浦区城建局,从此萧王庙彻底消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上海元宵习俗盛行蛮早,融合了江苏、浙江、安徽等多处习俗,形成了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元宵游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据《上海民俗》杨浦卷记载:萧王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八,由附近各个村庄轮流设祭,正月十五挂灯猜谜,鱼龙共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人口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故四平路街道元宵游街可以看作是萧王庙正月轮流设祭活动的赓续。地点则移到了上海市十大景观街之一的苏家屯路上。历经多届后,该活动从单一的灯会游街活动,扩展到游街演出、非遗展示、猜灯谜、品汤圆等多种民俗活动的组合,展示了一副立体、动态的闹元宵民俗文化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5年四平路街道元宵游街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2005年四平路街道举办了第一届元宵游街活动算起至今年正好20年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