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 弥勒年味儿

鹿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元霄一过,乙巳蛇年春节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春节,我们在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被称为“滇中后花园“的弥勒度过。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佛同名的城市,一个彝、回、苗、壮、傣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0%的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捕捉与常年所在地方不一样的年味儿是今年过年的最大的兴奋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17日社区组织的对联书写活动提示蛇年迎新的开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20日“弥勒春晚”在我们居住地附近的湖泉文化广场举行。“金蛇舞新春 福地过大年”主题迎春晚会拉开喜迎新春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22日北方小年,在社区,在佛城商都年画街,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加入喜庆接“福”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说,春节期间,弥勒的不同民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29日大年初一,我们先后去了锦屏山和可邑小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锦屏山风景区是滇东南最为著名的佛教胜地。弥勒市与智佛弥勒同名,遂成市名弥勒,山似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之大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锦屏山有1999级台阶,有大大小小多个庙宇,顶部是世界最大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年初一拜笑佛,锦屏山人声鼎沸。本地人、外地客塞满庙宇,烧香敬佛的圈子一再扩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有甚者,体育彩票搬到了现场,台前排起两条长长的队伍,祈求“一夜暴富“者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6日大年初九游走甸溪河,终点在锦屏山景区龙华宝塔下的绿丰村,巧遇正月初九锦屏山对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前来拜佛的香客与前来体验与众不同的传统庙会的人们将道路挤的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九,到锦屏山拜佛的香客都是人山人海,而今年初八晚间开启庙会特别夜游模式、初九实行免费,喜庆与热闹程度达到空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邑小镇距离锦屏山约10多公里,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集地,是世界十大名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创世史诗《阿细先基》最盛行的地方。“可邑”在彝族阿细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弥勒阿细文化最具代表的古村落,可邑小镇在春节期间开展了“阿细文化展演”等民族演绎活动。进入大门前,热情好客的阿细人载歌载舞敬游客一杯迎宾酒;广场上,有定时的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阿细人是一个朴实并充满激情的民族,是一个快乐的民族。阿细人的祖族“徙麼袛蛮”在唐宋时期兴盛、雄霸滇中和滇东,是建立大理国的有功之族和自杞国的主人,其在抗击蒙古大军侵略中谱写了英勇、悲壮的战歌。明清时期与汉族和其他支系民族相互融入,形成了与其他彝族支系不同的阿细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邑小镇阿细跳月、阿细祭火、阿细斗牛、阿细摔跤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一格。彝乡斗牛已有1000多年历史,每逢火把节、春节或遇重要喜庆活动,人们便以村或乡为单位举行斗牛比赛。我们曾路过可邑小镇所在的西山镇的斗牛场,看过比赛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期间,弥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主题突出、引人入胜的文旅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居住地附近的湖泉文化广场新春庙会从初一办到初七;举办了《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比赛。据说在在文昌街、髯翁路、红河水乡等地还有阿细跳月巡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天一场“‘欢欢喜喜过大年’群众文化春节惠民演出”;每天晚间还有非遗项目火狐表演和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彝族人崇尚火,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的命名仪式,到与火离不开的各种活动,一生都与火结缘。他们认为,火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熟食,驱走了凶猛的野兽,因此把火尊为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狐表演传承千年,表演者通过抖动铁网使木炭发出绚烂的火花,象征着在焚烧中重生、在荒芜中再造,寓意着火能除邪祟、保百家安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狐表演结束后的篝火晚会持续约40分钟,所有观众、游客都可参与其中,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随着音乐载歌载舞,一片欢腾。篝火照亮黑暗的夜晚,溅起的火星,如同短暂的火花,在半空中绽放,映照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后来得知,我跟着一起跳的竟然就是阿细跳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弥勒没有禁鞭,有意思的是在景区红河水乡钱王门前,每天聚集了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的人群,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还有警察维持秩序。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烟花此起彼伏点亮弥勒夜空。我们也去凑了一下热闹,不过更多的还是选择在人员稀少的地方尽兴、开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居住地附近的大梅村还遇到一场杀猪宴,是这里的一家民宿为答谢亲朋和像我们一样的旅居客户,举办的一场“杀猪宴”活动。我们的房东也给我们赠送了老家的土鸡蛋和弥勒特产玫瑰醋,真心为他们的友爱和用心点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我们小区附近还有一个天桥长街晏,开席前也有歌舞助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弥勒今年春节特别火,火到街上找不到停车位、线上线下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座位)。初一、初二我们都只得将车开回小区。而小区附近一家鼎鼎大名的餐馆因为供不应求在门口摆起大排档,更有意思的是,排挡的桌子还是借来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景区、在街上,常常能看到穿着民族服装人,女性居多。关于着装,我问过彝族朋友,她们说,穿不穿民族服装没有要求,通常是在重大活动、重要场合体现仪式感,比如出席婚礼、在春节等重要节日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佛城福地弥勒,切身感受到了弥勒人过年的喜庆氛围,我被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勤劳淳朴的弥勒人而感动并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2月12日,弥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