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圖典 (108) - 帕瓦罗蒂

Henry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p><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演唱圣母颂 Ave Maria</p> <p class="ql-block">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 (1935-2007),出生于意大利🇮🇹摩德纳,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p> <p class="ql-block">1935年,帕瓦罗蒂婴儿照。</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4岁照。</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14岁照。</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帕瓦罗蒂生于意大利🇮🇹摩德纳市。父母都酷爱音乐,父亲费尔南多·帕瓦罗蒂是面包师,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母亲阿黛勒是雪茄烟厂女工。50年代,帕瓦罗蒂除参加合唱团外,还在保险公司做过保险推销员和在小学做代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1961年,25岁的帕瓦罗蒂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同年在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中,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咏叹调,获得一等奖;4月,在勒佐·埃米利亚歌剧院登台演出歌剧《波希米亚人》。</p> <p class="ql-block">196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演唱,之后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大师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大获成功,从此被世界关注。同年与在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的卡斯泰洛城意大利🇮🇹演唱家加斯曼合作表演二重唱。</p> <p class="ql-block">1964年,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1965年,帕瓦罗蒂在澳大利亚🇦🇺旅行演出时与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琼·萨瑟兰同台演出及录制唱片。</p> <p class="ql-block">1967年,帕瓦罗蒂在纪念音乐家托斯卡尼尼诞辰一百周年的音乐会上,被卡拉扬挑选担任威尔第《安魂曲》中的男高音独唱。卡拉扬的提携把帕瓦罗蒂推向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p> <p class="ql-block">卡拉扬(左一)、帕瓦罗蒂(中)、弗蕾妮(右)。</p><p class="ql-block">米雷拉·弗蕾妮(Freni Mirella,1935- ),出生于摩德纳,意大利🇮🇹最杰出的抒情戏剧性女高音。</p> <p class="ql-block">1972年,帕瓦罗蒂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军中女郎》,在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多么快乐的一天》时,帕瓦罗蒂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震动国际乐坛,一唱封神,高调成名,从此“高音C之王”成了帕瓦罗蒂的代名词;同年在斯卡拉剧院首次演唱曼图阿公爵。《纽约时报》夸赞他的嗓音是一种明亮、开放的乐器,顶部带有漂亮的金属声,中音处有温暖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1975年12月,39岁的帕瓦罗蒂在回意大利🇮🇹米兰的飞机✈️上,险遇失事。</p> <p class="ql-block">“唱歌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不可能在舞台上浪漫,所以上台前,为什么不用一些意大利🇮🇹面食来调节一下声带呢?”</p><p class="ql-block"> ——帕瓦罗蒂</p><p class="ql-block">当年歌剧院的总经理彼得·盖尔布 Peter Gelb 透露:帕瓦罗蒂常常在舞台下藏一份意大利🇮🇹面,方便在他唱咏叹调的间隙走下舞台,补充能量。</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不时放下手上的事,享受食物。”——帕瓦罗蒂</p><p class="ql-block">带着食材踏上旅程是帕瓦罗蒂最常干的事,意大利🇮🇹面和巨大的帕尔马干酪塞满了行李箱🧳,还要带上不粘平底锅和木铲。巡演路上,帕瓦罗蒂最基本的住宿需求是酒店🏨套房里的迷你吧要换成大冰箱,升级版需求是有一间私人厨房。</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出生于意大利🇮🇹的摩德纳市,这里是法拉利和帕尔马火腿、意大利🇮🇹巴尔萨米克醋的故乡。他的父亲费尔南多是一名面包师🍞,也是镇上合唱团的歌手,有时候父亲演出带着小帕瓦罗蒂一起上台,坐在父亲身边,小男孩希望长大以后像父亲一样上台表演;母亲阿达尔吉萨是雪茄厂工人,擅烹饪爱美食,母亲在厨房做饭的时候,父亲就在一边歌唱,用音乐调味的食物很美味。</p> <p class="ql-block">1981年,帕瓦罗蒂出版自传《帕瓦罗蒂:我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旧金山演唱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后,登上《时代》周刊封面。</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曾四次到中国🇨🇳进行盛大演出,分别是1986年6🈷️,2001年6🈷️,2001年12🈷️,2005年初。</p><p class="ql-block">为1986年初次中国🇨🇳巡演做了充分准备,其中包括两名随行厨师,行李箱🧳里装满了意大利🇮🇹面🍜、番茄🍅酱和橄榄🫒油,甚至还带了一整个帕尔马干酪。在入住的酒店🏨里包了两个房间,将其改造成私人厨房。</p><p class="ql-block">2004年,帕瓦罗蒂在英国🇬🇧巡演,他的私人管家不得不将音乐家隔壁房间改造成一个小厨房,音乐家要求“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三只烤鸡🐔,随时要准备新鲜的意大利🇮🇹面🍜和特别的意大利🇮🇹西番茄🍅。”因为巡演的乡愁必须一碗意大利🇮🇹面食才能解开。</p> <p class="ql-block">控制体重是帕瓦罗蒂的必做功课。</p><p class="ql-block">1976年,医生就要求帕瓦罗蒂控制饮食,只允许每天摄入1,800卡路里,其中包括60克意大利🇮🇹面🍜,减重前他的体重是160公斤,控制饮食后,最高记录减了30公斤,但食物的诱惑巨大,且缺乏锻炼,他的体重很快反弹。在帕瓦罗蒂生命的最后阶段,其私人厨师曾透露,帕瓦罗蒂仍然要求再尝尝妈妈的菜,他说:“如果走到生命尽头,我会要求来一碗🥣“托尔泰利尼”作为最后的晚餐。”</p><p class="ql-block">“托尔泰利尼”是摩德纳有名的面食,一种小巧的小戒指形的意大利🇮🇹饺子🥟,是帕瓦罗蒂母亲的拿手菜。</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癖好:不管在哪里演出,开演前,人们总是能在后台昏暗的灯光下看到他弯着胖胖的身躯认真寻找弯头钉子的身影。在他家乡的古老传说里,金属象征好运气;钉子能钉死魔鬼;折弯了可以避邪。</p><p class="ql-block"><u>“钢琴大祭司”阿格里奇演出前必须用镊子拔掉前额几根头发,(傅聪有时也如此,拔头发。而且傅聪晚年吃镇定片,手上裹纱布,也是心理作用居多,“尤其是英国🇬🇧医生开的粉色镇定片,是他登台的必备‘神器’,每次上台前必须服下一片”。上台前傅聪还会精心把头发梳成颇具老上海风情的油头造型) ,这些(暗示)癖好真是彰显大师个性啊。如果找不到弯头钉子、找不到镊子、忘记带药片,就(有可能)直接取消演出。</u></p> <p class="ql-block">据说,如果演出前帕瓦罗蒂没有找到一枚弯钉子,那么即使报酬再高,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取消演出——没有“定海神针”,他认为嗓音就会失去高音。许多帕瓦罗蒂的歌迷知道他这个“癖好”,纷纷从世界各地给他寄来各种各样的弯头钉子,其中有些还是用纯金打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1986年6月,率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在中国🇨🇳北京天桥剧场演出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唱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1987年,在电视📺节目中,帕瓦罗蒂回忆舞台上的尴尬事。</p> <p class="ql-block">199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音乐会,庆祝自己在歌剧舞台上演唱三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1992年,法国🇫🇷外长罗兰得·杜马斯在巴士底歌剧院授予帕瓦罗蒂骑士荣誉勋章🎖️。</p><p class="ql-block">1998年,获联合国🇺🇳任命为“和平使者”,来协助唤醒世界对千年发展目标、艾滋病、儿童权益、贫民窟及贫穷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2001年5月30日,获联合国🇺🇳难民署授予“南森奖章🎖️”。</p><p class="ql-block">同年6月,帕瓦罗蒂联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中国🇨🇳北京紫禁城举行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演出期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接见了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等人。</p><p class="ql-block">同年12月,在中国🇨🇳上海大剧院,帕瓦罗蒂举办独唱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2005年初,年过69岁的帕瓦罗蒂举办世界巡回告别演唱会;10月12日,帕瓦罗蒂迎来七十岁生日;12月,帕瓦罗蒂告别舞台全球巡演到达中国🇨🇳,6日在中国🇨🇳上海大舞台、10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告别演唱会,为中国🇨🇳观众演唱了其最具代表性的30多首作品,结束个人44年的艺术生涯。</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一生致力于提携新人和慈善事业。每年夏季,都会在家乡摩德纳举办一场名为“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的音乐会,在连续举办了近10年的音乐会中,帕瓦罗蒂和流行歌坛的明星们演唱着呼唤人类和平博爱的歌曲,并将全部门票收入捐献给饱受战火摧残、无家可归的儿童。 </p> <p class="ql-block">48岁最佳状态的帕瓦罗蒂——我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高音C之王”——歌剧《图兰朵》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一直被认为是男高音的试金石,帕瓦罗蒂的演唱已成了标杆而广为留传。</p> <p class="ql-block">1961年9月,与阿杜瓦在圣福斯蒂教堂⛪结婚,育有3名女儿。</p><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与结婚39年的妻子阿杜瓦办理离婚手续。</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与3名女儿。</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唯一受人非议的是其两次婚姻。意大利🇮🇹人有着极强的家庭观念,帕瓦罗蒂也一向视自己的家庭为最重要的事情,然而2000年,帕瓦罗蒂却与结婚39年、已经63岁的结发妻子阿杜瓦办理了离婚手续。性格火暴刚烈的阿杜瓦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愤然提出要一亿美元的分手费,这无法动摇帕瓦罗蒂的决心,义无返顾地离开家庭,迎娶了比自己整整小34岁的大学经济系毕业生曼托瓦尼——她曾经是他的第18任女秘书。 </p> <p class="ql-block">这位被意大利🇮🇹人亲切地称为“胖子卢恰诺”的高音歌剧之王,一生都生活在女人的包围和宠爱之中,且从不讳言自己对女性的依赖。帕瓦罗蒂从小生活在一个16名家庭成员的大家庭,他是唯一的男孩。成年后,帕瓦罗蒂的先后两任妻子又为其诞下了4个女儿——第二任妻子曼托瓦尼诞下的是龙凤胎,但男婴夭折了。 </p> <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舆第二任妻子妮可莱塔·曼托瓦尼(Nicoletta Mantovani)。</p> <p class="ql-block">1992年,与助手曼托瓦尼牵手,婚后诞下一对双胞胎,只有一女存活。</p> <p class="ql-block">2003年年底,帕瓦罗蒂与同居多年的曼托瓦尼结婚。</p> <p class="ql-block">对帕瓦罗蒂来说,白手帕是他驱散怯场的道具:一来可以擦汗,二来可以遮蔽缺陷,引开观众的视线,好让他们不去注意他那肥硕的肚腩。久而久之,手执白手帕成了这位满脸虬髯的壮汉歌王的招牌标志。 </p> <p class="ql-block">2007年9月,因胰腺癌在意大利🇮🇹摩德纳家中去世,享年71岁。</p> <p class="ql-block">2007年9月6日,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在意大利🇮🇹小镇摩德纳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个时代失去了她最优秀的男高音。 </p><p class="ql-block">两天后,政要、明星以及五万歌迷云集的帕瓦罗蒂葬礼上,生前好友、意大利🇮🇹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为帕瓦罗蒂献上了最后一曲。</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些时候,意大利🇮🇹国家足球队⚽欧洲杯预选赛前的高音喇叭📢里播放出帕瓦罗蒂在1990年世界杯上演唱的《今夜无人入睡》,一如他唱给自己的挽歌。</p><p class="ql-block">当帕瓦罗蒂的灵柩被运离教堂⛪时,意大利🇮🇹空军出动10架飞机✈️,分两个飞行分队在天空中喷出意大利🇮🇹国旗上的绿、白、红三色,这是意大利🇮🇹国葬的最高级别。 </p><p class="ql-block">帕瓦罗蒂的遗体与其父母和夭折的儿子里卡多一起安葬在摩德纳的兰戈内墓地。</p><p class="ql-block">躺在棺木中的帕瓦罗蒂身穿黑色晚礼服,手中握着他那标志性的白手帕,生前胰腺癌的折磨,已经让他整整瘦了60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延伸阅读-世界三大男高音 <p class="ql-block">普拉西多·多明戈,1941年1月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何塞·卡雷拉斯,1946年12月出生于加泰隆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罗那,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世界三大男高音多明戈、卡雷拉斯、帕瓦罗蒂和指挥家祖宾·梅塔一起轻松为意大利🇮🇹罗马卡拉卡拉的音乐会进行排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