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序言</p><p class="ql-block">自19世纪中叶,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踏出国门,开眼看世界。无论是精密的科学仪器,还是先进的技术设备,无不令他们眼花缭乱、惊异无比。彼时,西方世界已迈入一个崭新的科学时代:科学理论迅速转化为技术成果,科技水平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蒸汽火车和远洋航海连接起国内外市场,大宗工业化产品走入了千家万户,自然标本收集等博物实践成为时尚,科学传播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追随一个多世纪前晚清出洋人士的脚步,通过他们的文字记录和本馆科学藏品,再度感受那个由蒸汽与电力、好奇心与征服欲所构筑的全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艺术之道,始于想象,成于创造。AI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只要有想象力,使用AI一分钟后就能看到它变为现实。这场展览中,我们将探索人工智能如何超越工具角色,与人类携手探索全新的艺术创作体验。</p><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个人累计创作两万幅AI绘画,团队累计创作2000余首AI歌曲及300段公开发布的AI短视频。在展览中呈现了从简单的图像到多层次的动态表达,通过全新的美学理论体系,让AI成为创意共生中的主动者。</p><p class="ql-block">“共生”是本次展览的核心理念。将辅助共生、协作优生、进化精生突破融合,展示AI从初步的辅助角色到深度的艺术共创者的进阶之路。观众将在展览中踏上一段充满几何悖论、无限变形与抽象符号的艺术旅程,感受人类直觉与机器智能相融后的独特美学。</p><p class="ql-block">未来艺术的共创</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当代艺术发展了传统艺术,AI艺术发展了当代艺术。大脑与智脑的结合,形成了“复合智能”,为人类打开了更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让创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与直接。沈阳老师从未画过画,但借助AI,他创作出了许多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这正是“零知识启动,高知识生产”的最佳体现。</p><p class="ql-block">当人类能驾驭AI时,AI展现的就是人类的想象力;若人类不能驾驭AI,AI所表现的将是它的独立想象力与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人类必须站在AI的肩膀上,在大脑之外加挂智脑,从而实现人类想象力、文化创造力等等的大爆发。未来艺术是共生的,是多元的,也是包容的。传统与创新在对话中共鸣,感性与理性在交汇处生花。每一个人都将在这幅共创的画布上,留下独特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冬日里来到清华大学</p><p class="ql-block">还是习惯性地走进几个图学馆</p><p class="ql-block">感受国内最高学府的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缅怀清华百年华诞的文人墨客</p><p class="ql-block">少年强则国强!</p><p class="ql-block">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深感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