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开桂峰古镇,驱车300公里,到达闵南历史文化名城一漳州,已经是华灯初上时分。</p> <p class="ql-block"> 漳州古城,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已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以来,一直是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的聚集地。</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街道两旁传统的骑楼建筑,展现了闽南独特的建筑风格。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p> <p class="ql-block"> 漳州文庙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文庙之一,始建于宋代,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只是夜间关闭,无法入内参覌。</p> <p class="ql-block"> 文庙的红墙、古朴的牌坊,在灯光掩映下,构成一幅幅透着古色古香意境的画面,这里也成为人们留连驻足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漳州石牌坊,位于古城内香港路,尚书探花坊、三世宰贰坊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勇壮简易坊、闽越雄声坊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静静佇立的牌坊,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漳州美食一向是小有名气。有人就调侃漳州人就是为食而生,听听这些名字吧:猫仔粥、蚵仔煎、漳州面煎粿、鼎边糊……听着都让人垂涎欲滴。而我们一行,为了吃到一顿地道的闽南菜,在此排队叫号,苦等了近一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漳州的木偶制作与木偶戏为国家级非遗技艺。木偶使用樟木雕刻,内部掏空以实现灵活转动,演员通过十指灵活操控木偶头和双臂,表演各种动作,一个人就能演绎一场精彩的木偶戏。</p> <p class="ql-block"> 与其它古城不同,漳州古城的建筑可谓风格多样,<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出自中原的传统古建、更有</span>闵南特色的骑楼、也有中西合璧的洋楼、还有融合南洋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骑楼建筑的街道,这个画面为松口古镇老街,隶属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粤、闽、赣等地客家人移民海外下南洋的第一站,建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 这条美丽的河就叫梅江,松口老街临水而建。可以不夸张地说,松口因梅江而兴!梅江见证了松口悠悠1200余年的兴衰史。</p> <p class="ql-block"> 松口火船码头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码头。它是客家人南洋之旅的第一站,见证了无数客家人的迁徙与梦想。想当年,这个码头曾是广东第二大内陆河港。</p> <p class="ql-block"> 作为曾经的商贸重镇,松口镇的水运非常发达,成为周边乡镇商贸的集散地。“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是当时繁华场景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海外松口籍华侨华人有8万多。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多在松江大酒店投宿,因此它成了华侨漂洋过海的驿站。与漳州古城一样,华人华侨群体的存在,自然影响到街区建筑风格呈现出本土特色和异域风情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松口古镇老街并不太长,而这条命名为繁荣路的老街却分为半是繁华半清冷的二段街区。而在我看来,真正有味道的恰是那段几近颓废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 从这些严重残缺的建筑构件,依然可以感觉到原建筑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 从这些早已无人居住的旧楼,你可以感受到其中揉合的中原风格,西洋元素以及淡淡的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 我在心中祁愿,希望在古镇重建中能真正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原貌,这样才能为后人留下原汁原味的老街风情。</p><p class="ql-block"> 一个真正保留了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镇,一个留住了古镇居民,留住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古镇,才是一个有根脉、有灵魂的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