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往往会陷入双重愚蠢,导致两种危险的产生,一种跌入谷底,一种滑入虚幻。并且伴随着选择的焦虑不安,能量的熵增与日俱增。早上起来明明想着看一本道学书籍,忽又瞥见一本去年买的一本刀尔登的《大道和小道》,去年翻了几次也就读了三分之一而已。看着不厚,就读了起来,说不定今天一下子能读完。翻开看了几页都是写旅行过程中的札记,颇有感触,很有类似之处。只是我却不能有这样的文笔以及这样的认知深度。</p><p class="ql-block">我在看书我家的猫不时躲在窗帘里望着外面,不时跳到窗台上眺望外面,又总是专注的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沉思不苟的神情恍如哲学家的思考。然我很少看到他敢跑到外面浪,即使出屋子一会就慌慌然急着跑回来,任何一只比它小的野猫都能使它恐惧不安,而我家的窗外其实是平淡无奇的,没有值得描述的不可描述之景。不知道猫儿是觊觎窗外鸟儿的本能还是被嘎蛋后对世界的不知所措的思考。于我来说不知所以。我不是猫且不知猫之乐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家越远离诚实就越远。这是刀尔登的旅行心得。说实话刀儿登是博学多识的,一个曾经的北大高材生,寄傲不驯又具有着高认知和屌丝范。他游历丰富,情感浩瀚,笔锋犀利,观点独特。然而,底色里总觉得有一丝死亡腐朽的气息在游荡着。且如我,生命之所以存在着是因为有这个躯壳的依赖,还不敢死去。却弄出这些文字来愚弄于世,既表达自我的价值存在又逃避着恐惧的未知。这样说呢旅行的本质上有许多是为了逃避生命的一种哲学。但无意这种哲学里面时刻冒出一丝丝一缕缕的死气来。这种死气是一种对于生存空间的恐惧产生的绝望。带着炫耀的眼镜看待遇见,带着抗拒的叛逆面对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自我不足够强大而不屑于流俗的一种体系的自我斗争。因为,对手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斗争自己,而战胜自己的选择唯有最后面对的死亡。</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手机可谓是芥子纳须弥,无所不及了。我们带着认知思维模式枷锁舞蹈,这种模式的存在是继承了枷锁还是继承了舞蹈呢?我们从出生以来的认知以及审美大部分是“尊旨的”甚至是“邪恶的”。但我们又不得不在生活中我们既当骗子又当傻子,一边上别人的当,一边骗自己。</p><p class="ql-block">旅行有时候且如美食,时刻描述着极不喜欢的以及对于景区路边店里吃肮脏不堪食物的憎恨感。对于旅途来说景色的美与不美完全看自身的荷尔蒙、内啡肽、肾上腺素等的分泌情况来诀定的。说实在的我之喜欢爬山无非也是在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山石和水,实在大同小异,不过又总是忙着赶下一个景点继续着这种重复的无聊。而回程总是兴尽而归,总不是尽兴而归。往往出行不久的孤单寂寞就急着想象家里面的温馨感来,而回到家就又觉得家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囚牢,又谋划着又一次的旅行开端</p><p class="ql-block">算了,本来想着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写着写着就又写偏了。就此搁笔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月12日读刀尔登“大道和小道”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