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昵称:九月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967289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自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融入婆家的生活屈指一算,不知不觉中已三十余年,从最初的外人到现在亲密无间的家人,我亲眼见证了婆婆公公的爱,虽然经常听到他们二人吵吵嚷嚷声不断,但细细品桩桩件件都是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婆婆和公公都属虎,同岁,今年已是步入76岁的一对古稀老人了,他们勤俭持家,相扶相助,岁月见证了他们一起走过的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五十多年在磕磕绊绊中收获了成功的人生,让我这个外人家生的女儿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的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十多年前,通过媒人的介绍我嫁到了这个陌生的家,经常把婆家与我原生的娘家作对比,觉得许多方面与娘家很是不同,婆婆的许多处事风格与娘家母亲有差异,那时我是存在不认同态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近距离的相处,自己年岁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二老的不容易,在他们的吵吵闹闹中体会到了彼此爱的深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公婆婆也是通过媒人介绍匆匆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公公是一位老三届的初中生,是同龄人中有名的高才生,可惜生在“地主”家庭中,在特殊的年代了丧失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回乡操起了农业社队里的掏茅粪扁担,在命运不由人的年代里娶回了邻村的姑娘——后来我的婆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双方文化层次的不同,再加上特殊年代的历练,生活的艰难让他们在吵嚷声中生活着修行着,不知不觉中成了三个男孩子的年轻父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公性格沉稳,轻易不发火是典型的温良恭俭让,婆婆脾气暴躁直筒子,农村妇女小学还没毕业难免“口无遮拦”,在我刚刚进入婆婆家,说实话,对婆婆也是颇有微词的,但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我渐渐地读懂了婆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公在农村的扁担生涯里生活了十多年后迎来了政策的新生,在当时被比他年轻十多岁的“高中生”的不屑中,公公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顶着婆婆的“奚落声”参加了乡里的民办教师录用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在三十岁的时候,成功地摆脱了茅粪扁担走上了讲台,后来凭着自己扎实的文化功底又一个第一名顺利转正,再到首届民办师范班的二年脱产进修,又考到首届教育学院继续学习,在当地传为了佳话,绝对的励志故事。这期间,硬是婆婆没日没夜男子汉一般的操劳,才支撑这个家庭度过了生活的最难关,迎来了日后的艳阳天。提起过往生活的艰难,婆婆总是声泪俱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刚结婚那会,我在婆婆家村里教书,新世纪初我调到了县城工作,从此离开了农村的家。不知从何时起,我发觉婆婆对我态度的悄然转变。我总觉得刚结婚那会婆婆对我颇不屑,也许是我多心了,当然我也在观察着她。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的子女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亲耳听到婆婆教育指导我儿子:娶媳妇就娶你妈这样的,我们家真是上辈子点了长香才遇到了你妈这样的好媳妇。我听了当然很高兴,婆婆终于还是讲出了心里话!当年我婆婆对媳妇的我是非常排外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我偶尔回到婆婆家,成了婆婆眼里的大法官。老两口长期生活在一起,哪有匙匙碗碗不磕碰,婆婆总要让我来评理,说公公的“不成人”!我总是耐心地倾听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公退休回到了农村,闲不住的他又开始重操旧业种庄稼。如今的农村种地出门都是开着机械,不是二轮摩托车,就是三轮摩托车,公公只是骑着电动车,每逢秋收季节,明显地没有摩托车拉得多,公公多次和婆婆商量着要买一个三轮摩托车,婆婆就是不答应,为此不知老两口吵了多少次!记得有次回家了,公公和我们试探着想借助我们的力量买。这时婆婆开腔了:咱不是买不起,关键你已经七十多岁了,不是三六十七八,万一你反应迟钝掉到塄里怎么办?那些庄稼全卖成了钱也不值,万一把你捣坏了什轻什重?儿子们听了也不答应,这时婆婆更加得理了,数落公公为此和他平日的呕气,其实细想还是婆婆出于对公公身体安全的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公是个闲不住的人,把自家老宅房前屋后空出的面积全部修畔填壕改造成了地,他还想租种别人家的地,为此婆婆又嚷他了!现在的种地不沾光,除了种子肥料牛工,再遇到干旱能有什么呢,还不是个白忙活,真是闲着不闲着,学得一个弹弦子!你还以为你还是一个后生呢,你累了发脾气了我也跟着遭殃了,咱又不同过去的日子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时候老两口在看电视剧时,就故事情节中的内容结合自家的情况观点不一致,有时也会拌嘴,就这婆婆也会找我说道,觉得公公不像话,要不是年龄大了,早和他分开了!我一听觉得双方都有一点理。我会客观公正地给他们讲,真是一山不容二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几年来婆婆腿疼,公公多次要求出去看医生,婆婆总是说:看什么,这是老毛病,谁也没办法,我自己会将就,只吃一些常规的药维持。每天婆婆负责做饭,吃完饭公公自觉地就围上腰布开始了洗碗,而且无怨无悔的,真是让人感动。我如果回去了,主动接过来替公公洗碗筷,有时公公还要和我抢,最后一顿吃完,婆婆说什么也不让我干,就让公公洗,怕耽搁了我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年轻时,公公爱喝酒爱抽烟,每逢看到有人因喝酒出事了,婆婆总要唠叨,现在公公早已戒了酒 ,烟也不怎么地抽,我真佩服婆婆的领导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公公婆婆的陪伴生活,我明白了婚姻在磨合,吵吵闹闹中才是爱,在吵闹中彼此的情绪得到了宣泄,这样的夫妻才不会因生闷气而得病,在唇枪舌剑中预防了脑痴呆。其实吵吵闹闹都是爱,都是为对方在考虑。父母亲的健康才是儿女们最大的福气,哪天不吵了,反而觉得不正常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幸福的家庭有三声:孩子的哭喊声,夫妻的吵闹声,锅碗瓢盆的交响声,我在为公公婆婆的吵闹评判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地学习着婚姻的相处智慧,愿他们永远“吵”下去,“闹”下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