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汶石花峪,~行走汶河(十)

镜头下的沂南

<p class="ql-block"><b> 前 言</b></p><p class="ql-block">小流域西边,汶河右岸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叫“石花峪。</p><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同事兆林曾经被选派到这里服务乡村振兴。兆林是位睿智、幽默且极具创业热情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他带领村民,大刀阔斧得在石花峪这片沃土热火朝天创业、拼搏的景象。我知道,兆林一定能在这里干出一番大事业。</p><p class="ql-block">次年夏日,有幸来村子里转了一圈。</p> 俯瞰石花峪 石花峪位于沂南县依汶镇东南8.5公里,东面是小流域群山,西南是皂旗山,北靠汶河。<h5>(下图:无人机相对高度290米,由北向南拍摄石花峪全貌。)</h5> <p class="ql-block">因为村子处在山峪之中,多石多野花,故得名石花峪。</p><p class="ql-block">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这里又分为南、北两个石花峪。相传明代中期始有人居此。</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石花峪村,是2014年由南石花峪、北石花峪、清泉峪、黑沟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p> <p class="ql-block">这里深居山区,民风淳厚,山清水秀,是个得天独厚的养生之所。<br></p> <p class="ql-block">尤其到了雨季,雨水自东、南、西三面山上奔涌而下,水随山势斗转急流,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甚为壮观。<br></p><h5>(下图:2020年暴雨过后采风拍摄)</h5> <p class="ql-block">山水千回百转,历经沙石过滤,在石花峪村西汇集成一条清澈的小河<br></p> 由于地势渐趋平缓,溪流逐渐温顺起来,沿着一条雨水冲刷形成的“峡谷”顺势而下,涓涓清流时而幽深静流,时而奔涌狂野。 <p class="ql-block">站在峡谷边向下看,好一幅优美的画卷。</p> 溪水在小村的北处,流过这座百年石拱桥,水与石碰撞,形成美丽的“石花”,发出悦耳的流水声,空气中弥漫着雨后花香的味道。 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河边的树上、草地里、溪流边欢鸣雀跃,水声合着鸟鸣声在小小的峡谷里回荡,宛若人间仙境。 正是沂蒙好风光,<br>石花开处又逢君。 <h3>沿溪流而下,山水在低洼处聚集成潭,潭水清澈碧绿。</h3> <p class="ql-block">尽管山水如画,但由于深处山区,交通不便,几百年来,这里始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山沟,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走进这里,始料未及的“穷”让兆林大吃一惊!</p><p class="ql-block">“知道山村穷,可没想到竟然这么穷!”兆林笑着向我们介绍道。</p> <div></div><div>参加帮扶工作的兆林和来自临沂市生态环境局的尹永刚一道,走进百姓家,走进田间地头,摸清村子贫穷的根本原因。<br></div> 促膝长谈 很快,他们了解到了村子的真实情况,详实掌握石花峪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div><font color="#ff000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font>。<br></div>兆林和尹永刚一道,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p class="ql-block">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p><p class="ql-block">石花峪是个山村,村内道路坡度大,下雨下雪天更是泥泞难行。路不通是困扰村民几百年的老大难问题。</p> <p class="ql-block">兆林和尹永刚会同村两委,在充分争取群众的大力支持后,决定实施村民户户通工程。<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20年5月底,在四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了户户通。2020年6月30日顺利通过验收。一举解决了困扰村民百年的行路难问题。</span></p> 路修好了,可是村里沟崖纵横,尤其到了晚上,伸手不见五指。 兆林和尹永刚马不停蹄,协调扶持资金,在村内各主要路段,安装路灯120余盏。 <h3>2020年岁末,终于让群众过上一个“明亮”的春节。<div>村民的心被兆林和尹永刚的实际行动“捂热了”。</div></h3> <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之源,在山区却有“洪水猛于虎”之说。</p> <h3><div>石花峪原有3个小型蓄水塘坝,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容积小,2019年被“利奇马台风”彻底摧毁,塘坝决口。</div></h3> <div>经多方努力,塘坝主体于2020年6月动工修缮,同年11月施工完成。</div> <div>石花峪道路两侧多为砂石地质,自来水安装困难,成本高。<br>但只要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br>经多方协调,最终在2020年的5月完成了自来水管道的贯通,石花峪四个自然村的村民,全部吃上了“放心水”。</div> <p class="ql-block">石花峪村委办公基础设施落后,村委坐落在一处偏僻破落小院内。</p><p class="ql-block">为给村民营造舒适的便民服务中心,兆林决心改造村委办公场所。</p> 2020年,建设廉政办公室一处,便民服务中心一处,提升改造会议室一处、安装空调4台、购置会议室、办公室桌椅60余套。 新建成的村委党建阵地。<br>村史文化长廊一座,大大提升石花峪村外部形象和办公硬件。 同时建设了干净卫生的便民公共厕所。 <p class="ql-block">清泉峪村和黑沟村文化生活落后,村民茶余饭后没有锻炼和休闲娱乐的场所。</p> 2020年6月在清泉峪和黑沟,分别建设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并安装健身器材。 独具地方特色的南石花峪文艺广场 <div>传统文化长廊给这个沉寂了几百年的小山村,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文明和希望。</div> <p class="ql-block">石花峪村河道内存在秸秆污染,堵塞河道,严重危及雨季泄洪。</p> <h5></h5><h3>经过不懈的努力,该项目于2020年3月23日,获得沂南县环保局批复。2020年3月26日,获得沂南县审批局备案批复</h3><div><font color="#ed2308">*《关于沂南县依汶镇东依汶河、栗沟河等河流人工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沂环评函〔2020〕42号)<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关于沂南县依汶镇东依汶河、栗沟河等河流人工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沂行审投资许字〔2020〕55号)。</font><br></div><div>该项目已列入国家专项资金项目库。<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p class="ql-block">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p><p class="ql-block">任何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巩固。兆林和尹永刚一班人,根据村里实际情况,提出电商引领,大力发展小米生产、农作物销售的思路、带动村民致富。</p> 小米种植园 同时,按照“南蔬北果”的发展规划,结合本村依山傍水的实际,着力促进水果、蔬菜两个产业共同发展。<br> 2020年2月又申请资金50万元,建设了3座第7代高温蔬菜大棚。<br> 由于石花峪村土地大部分是山地,不适合大面积发展蔬菜大棚,因地制宜提出生姜种植项目,并前往沂水县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姜黄素提取回收项目,与该公司初步取得生姜回收协议,该公司承诺高于市场价0.2-0.3元回收生姜,现已发展生姜种植面积80余亩。 <p class="ql-block">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千千万万个华夏儿女的心,给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疫情发生后结合石花峪村的实际,积极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p><p class="ql-block">成功完成了3座蔬菜大棚的对外租赁并投入使用,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p> <p class="ql-block">党建引领, 共谱振兴新篇章。</p><p class="ql-block">积极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发挥统揽作用,对村务发展的各项工作协同党支部严格把关、加强监督和领导,强化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在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上不打折扣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发展预备党员2名。</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发展预备党员2名。</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顺利进行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p> 这里还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春节用品“落门笺”的产地。<div>非遗产业。</div> <p class="ql-block">两年来,由于工作出色,依汶镇党委、政府先后16次组织人员到石花峪村调研、学习。</p> <div>2020年7月1日,沂南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丁金宝,专职党务工作者刘鹏,来石花峪村给全体党员上党课,并慰问了建国前老党员刘宗英。</div> <p class="ql-block">两年的时间说短很短,说长也很长。</p><p class="ql-block">这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这么多的事情等着处理。</p><p class="ql-block">我翻看了一下兆林的工作日记,厚厚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内容。摘录其中部分工作数据:</p><p class="ql-block">🌺两年来协调到位资金:</p><p class="ql-block">1、塘坝损毁项目,利器马资金23万元。</p><p class="ql-block">2、与栗沟搭界桥梁项目,投资15万元。</p><p class="ql-block">3、镇扶持基金5万元。</p><p class="ql-block">4、双模钢结构大棚项目,投资额50万元。</p><p class="ql-block">5、村美丽提升,市环保局帮扶资金5万元。</p><p class="ql-block">6、暴雨损毁桥梁项目,13万元。</p><p class="ql-block">7、公益厕所项目,12万元。</p><p class="ql-block">8、石花峪户户通项目,145万元。</p><p class="ql-block">9、饮水全覆盖60万。</p><p class="ql-block">10、石花峪户外村史馆项目,20万元。</p><p class="ql-block">11、石花峪新建广场项目,10万元。</p><p class="ql-block">12、汶河支流湿地修复项目,150万元。</p><p class="ql-block">13、石花峪乡村旅游合作社1万元。</p><p class="ql-block">14、路灯项目,18万元。</p><p class="ql-block">15、道路护栏项目,10万元。</p><p class="ql-block">16、计划生产路项目,50万元。</p><p class="ql-block">17、党群活动室室项目,10万元。</p><p class="ql-block">18、乡土文化风景墙项目,5万元。</p><p class="ql-block">19、办公场所改造提升项目,10万元。</p><p class="ql-block">20、计划新建大棚项目,50万元。</p><p class="ql-block">21、石花峪新建广场项目,50万元。</p><p class="ql-block">🌺2020年,石花峪村人均收入1.3万元;集体收入8万余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无不凝结着兆林、尹永刚及村委一班人的智慧、汗水和付出。</p> 2年的帮扶期很快就到了,说到兆林“撤”,憨厚朴实的石花峪村老支书老泪纵横:他们是真的在为老百姓干实事,走,我们不舍阿!<div>听到这里,作为同事,深感自豪!<br></div> <p class="ql-block"><b>后序:</b></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写于2021年的夏天,还没有开始“行走汶河”,只是习惯于用镜头留住岁月,用笔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没有深挖这一带的人文和历史,走马观花,因此写得很肤浅。后来才知道,这里其实是一处很有故事的地方,有时间再去好好走一走。。。</p><p class="ql-block"> 把这个故事拿到行走汶河系列有两个原因:一是村子就在汶河岸边,确实很美;二是回头看看几年前的我们,感慨万千。。。前段时间驱车路过,仅仅数年时间,而这里却早已物是人非,有了崭新的摸样,这些照片和故事也早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这也许就是写《行走汶河》的意义所在吧。</p> <b>作者简介:</b><div>冬雷,一级警督,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沂南县摄影家协会主席。<br>著有纪实文学、散文集、游记、摄影等各类作品五百余篇。<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