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往事

品人生

<p class="ql-block">一.炸元宵</p><p class="ql-block">我的妈妈是位有着新思想会苦中作乐的老妈妈。就说过正月十五元宵节吧,家家户户都会用吃元宵方式来庆祝元宵节。而这元宵以煮食方式最多。后来我们家就换换花样——炸元宵。首次炸元宵,油热以后,妈妈把元宵放入油锅中,起初很平稳,随着元宵在油温升腾时它也开始改变脾气,鼓起来的元宵很快开始嘣嘣啪啪在油锅中炸裂,妈妈的手被翻滚的油花击中,又妈妈的脸被油花击中。于是赶紧盖上锅盖,把油锅从火炉上端下来,呈现的是半生不熟的元宵,还有烟囱上地面上四溅的油花。妈妈脸上手上被热油烫伤的伤疤,许久都是一条条的褐色道道。</p> <p class="ql-block">转年和以后几年,我们过元宵节依然炸元宵,妈妈让我们给元宵扎针,防止炸裂。然而元宵入油锅以后,还是噼噼啪啪,于是有一个人拿锅盖把油锅盖住大部分,留下妈妈放进手搅油锅元宵的缝隙。而孩子们则是围在油锅旁看热闹听声音等候吃炸元宵。</p><p class="ql-block">每每正月十五元宵节,我都会浮现全家人围火炉旁炸元宵的情景。那做法是为了改善伙食,那番操作古朴不科学却乐得其中不想“悔改”。</p><p class="ql-block">最近几年互联网发展到我也学会科学炸元宵方法了。不是扎孔,而是反复捞出敲打,反复下锅炸。</p><p class="ql-block">可好,学会炸元宵了,妈妈不在了,兄弟姐妹各自为政了,人们注重健康饮食又不实行吃炸元宵了。</p><p class="ql-block">生活就是这么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我除了还能回忆趣事,再无多言。</p> <p class="ql-block">二.自己做元宵</p><p class="ql-block">城市里居民,都是凭购买票供应元宵。结婚后的一个元宵节,婆婆家里全家人一起做元宵:我公爹用红糖混合炒熟的花生碎、瓜子仁等等,做成方块糖。咋做的不知道。婆婆把糯米粉加水成面团。然后一家人围起来,取一块面,团住方糖,在手里揉来揉去,直至滚圆的元宵。</p><p class="ql-block">自己制作元宵的材料丰富,比较适合家庭口味。除了白白的糯米粉,还有黄黄的大黄米粉,紫红的粘高粱米粉。尽管大家手法相同做出来的元宵却大小各异。所以煮熟的元宵放进碗里,有颜色有大有小还有议论的话题。</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生活质量,就是苦中作乐,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生活质量,就是苦中作乐,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如今物产丰富食材丰富,餐桌饭碗多彩纷呈。怎么就是缺少了些许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5年正月十五</p> <p class="ql-block">照片:最后两张自拍;其他网络下载</p><p class="ql-block">文字:自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