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春节之普陀山礼佛徒步宝陀寺-古佛洞-宝月庵

贝贝舟

<p class="ql-block">昨天正月十四,与老伴一起前往普陀山礼佛,从宝陀讲寺出发,经法雨寺到码头,徒步10余公里(约34000步),沿路到过古佛洞、朝阳阁和朝阳洞、仙人井,礼佛娘娘庙、伴山庵等10余处小众景观和寺庙。今发一组美篇,记录我们的虔诚礼佛徒步…</p> <p class="ql-block">早上六点多从定海乘227路公交,一个多小时后抵达朱家尖慈航广场。</p><p class="ql-block">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慈航广场是一个临海的集散中心,建设项目由浙江大学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朱仁民设计。二期分为AB两区,中间是两座山体自然形成的通往蜈蚣峙码头的通道。A区最高4层,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主要用于旅游交通客运集散;B区最高8层,总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主要用于旅游综合集散服务,海洋、佛教文化展示。其宗旨是修复因移山填海和城市拓展而裸露的悬崖伤疤。作者创造性地用当地传统小岛建筑元素,将险峻陡峭的悬崖打造成一个文旅集散地,既保护了即将遗失的当地古民居建筑风格,又取得生态、经济、就业率、文化艺术齐头并进的效果。</p><p class="ql-block">2023年,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慈航广场二期获“2022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美国国际设计大奖(InternationalDesign Awards,简称IDA),是最受业界尊敬的全球设计奖项之一,该奖建立于2007年,旨在发掘全球建筑、室内、产品、平面和时装设计领域的新兴人才,表彰、颂扬和推动具有传奇色彩的设计梦想者。</p><p class="ql-block">↓在朱家尖游客中心门前,有一个白色的净瓶雕塑,非常醒目,而且一眼看到就能想起观音大士手中的净瓶。</p> <p class="ql-block">↓在慈航广场观音净瓶雕塑前打个卡,开启我们的净心礼佛之行…</p> <p class="ql-block">2014年起,实行“舟山人游舟山”旅游惠民季以来,除疫情期间外,基本每年坚持去一次普陀山礼佛…</p> <p class="ql-block">↓朱家尖禅意小镇全景导览图</p><p class="ql-block">朱家尖禅意小镇是浙江省舟山市的旅游景区,位于舟山市普陀山南岸、朱家尖岛东北部,北至蜈蚣峙码头,南至香莲路,西至329国道,东至香莲村,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570亩。</p> <p class="ql-block">↓吉祥香业</p><p class="ql-block">普陀山香工坊</p> <p class="ql-block">↓走进舟山市旅游集散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朱家尖蜈蚣峙码头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街道,是前往普陀山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个码头占地面积250亩,主要用于朱家尖至普陀山的快艇航线运营。在这里,你可以方便地乘坐船只前往普陀山,感受海天佛国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由于头天在网上订了票,刷身份证就轻松乘上了去普陀山的新海华轮。</p> <p class="ql-block">由于避开了正月前几天的旅游高峰期,当天这么早上岛的人不是太多,我们很快就乘上了前往普陀山素道站的景交车,正巧坐在副驾驶座上,沿途手机视频随拍…</p> <p class="ql-block">↓车程10多分钟就到达了索道站</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的缆车,也就是佛顶山索道,是游览普陀山的一个不错选择哦。索道从宝陀讲寺(下站)至慧济寺(佛顶山)为上站,单程运行时间约5分钟。票价方面,单程40元/人,往返70元/人。如果您打算乘坐缆车,建议提前3天在普陀山索道小程序上购票,这样可以避免现场排队购票的麻烦呢。</p> <p class="ql-block">↓佛顶山景区又名白华顶、菩萨顶,为普陀山之主山。山分支脉,分别向南、北、东伸延,主峰海拔291.3米,从远处眺望,诸峰若拱,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p> <p class="ql-block">↓前往宝陀讲寺,远处为万佛塔。</p><p class="ql-block">普门万佛宝塔,这座壮观的佛塔,坐落在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北角的龙头山麓,与宝陀讲寺遥遥相望。这座新修的佛塔因其内奉一万尊九种造形的鎏金铜像观音菩萨而得名,显得格外神圣与庄严。</p><p class="ql-block">宝塔背靠佛顶山主峰,采用八角重檐楼阁式建筑风格,蓝琉璃瓦攒尖顶,塔分九层十三檐,总高度达到七十二点二六米。每一层都供奉着不同造型的观音菩萨鎏金铜像,共计一万尊,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塔前设有瞻礼平台,方便游客攀登石阶,一览塔顶风光。此外,还有仿五台山龙泉寺的精雕石牌坊,增添了一份古朴与神秘。塔后则是一座单檐歇山式正殿,与宝塔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佛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普门万佛宝塔不仅是佛教信徒的朝圣地,也是游客们探访普陀山的必游之地。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普门万佛宝塔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福聚海无量照壁</p> <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简介石碑</p><p class="ql-block">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今天,伟大的佛陀降生人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从此般若流芳、法界有依。</p><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是按照普陀山重兴祖师妙善老和尚愿心,打造的一座以弘宗演教为主要功能的大型道场,从基础设施建设、附属功能配置到人员安排,都体现讲经传戒 这一特色,是普陀山朝礼瞻观的又一处圣境。普门万佛宝塔 是继南海观音之后又一项标志性的朝圣道场,集中供奉了一万尊观音圣像,是十方善信共同的集祥纳福之地,这两处新兴道场将作为普陀山观音文化的新元素而彪炳史册。</p> <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选址普陀山庐干庵旧址,1999年11月6日奠基兴建。建筑规模与普济寺相近,故又称普陀山第四大寺。</p><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牌楼</p> <p class="ql-block">↓走进宝陀讲寺礼佛,牌楼正面上书"咸瞻宝相"</p> <p class="ql-block">↓背面上书"万国潮音"</p> <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中轴线主体建筑为牌楼、钟鼓楼、天王殿、大圆通殿、大讲堂、大宝阁楼等,多采用北方明清宫廷式建筑风格;东西两侧建筑为方丈院、库房、戒坛殿等,则采用南方古建筑风格。宝陀讲寺2010年6月将建成。</p> <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进山门</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p> <p class="ql-block">↓大殿背面正门上挂"象教屏藩"匾</p> <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前的小沙滩</p> <p class="ql-block">↓路经天竺驿舍</p> <p class="ql-block">据入住者反映,这家驿舍离索道近,酒店车接送,餐厅的菜和早饭都很好吃,房间能看到海,山庄很安静。</p> <p class="ql-block">↓前往海澄禅院礼佛</p> <p class="ql-block">海澄禅院(海澄庵),位于普陀山后山合兴村,佛顶山北麓脚下,即铁壁禅师(1603~1668)舍利塔院。清康熙年间(1662-1722)僧秋谷创建。光绪末年其十五世孙僧了明重修,后屡经兴废。2017年,普陀山佛教协会收回并开始重建。</p> <p class="ql-block">推开虚掩的院门进入院内,一尼姑从正殿探身向外望了一下,又将殿门关上,我不好意思打扰,就拍了张照片退了出来…</p><p class="ql-block">↓正殿对联:</p><p class="ql-block">慈云广覆化雨频施普世界</p><p class="ql-block">海澄开新愿求皆应光如来</p> <p class="ql-block">↓海澄禅院边门</p> <p class="ql-block">↓门边的净土石</p> <p class="ql-block">↓在一方净土留影,愿人间每个人的心中都能保留一方净土…</p> <p class="ql-block">↓海澄禅院前的"福山慧海"坛</p> <p class="ql-block">↓徒步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远眺山海胜景</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古佛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凭栏远眺,对面就是葫芦岛。</p> <p class="ql-block">葫芦岛,是中国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舟山岛以东洋面,西距普陀山1.4公里。</p> <p class="ql-block">葫芦岛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100米至510米,面积0.93平方公里,人口2,417(2000年普查),如今常年居住的可能不足百人。</p> <p class="ql-block">古佛洞,为普陀山八十八庵之一,在飞沙岙东上。依山傍海,清静幽绝,是普陀山唯一出过全身舍利(肉身菩萨)的寺院,在民国一度香火鼎盛。新中国成立后,废弃半个世纪,如今又山门重开。</p> <p class="ql-block">古佛洞开山祖师仁光,清末浙江丽水人。五十四岁时至普陀山,祝发苦行于飞沙岙东上的狮子洞,饥食野菜,渴饮岩泉。后移住西侧一海蚀洞穴,自号“古佛”。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仁光)预知将寂,趺坐缸中,命徒封闭,三年后再启,言讫而寂,世寿九十有六。越三年,其徒启而视之,肉身不坏,栩栩如生,乃涂以金漆,奉于洞中,洞遂名曰“古佛洞”,一时传为山中奇谈。</p> <p class="ql-block">民国七年,仁光徒开明筑庵于洞上,历数年,古佛渐为人知,于是庵中香火大炽,相邻之金沙、宝称、宝月诸庵皆不及。仁光旧居狮子洞,则筑成僧人焚修之茅棚,又置田芦花赵家岙,以其租息充公堂祭祀。</p> <p class="ql-block">庵所处飞沙岙,明抗倭时期曾驻兵之地,有“岛中沙漠”之称,故历来有商船采沙此间。1956年,普陀县矿沙公司进驻古佛洞,僧人被迫离去。1958年,成立普陀县建筑材料公司矿沙站,1961年,飞沙岙北侧的金沙庵被拆除,全山三个农业队在飞沙岙采沙运沙近三十年,以致飞沙岙从此名存实亡。</p><p class="ql-block">而古佛洞那赖以为荣的肉身菩萨,也在文革时期被投入海中,实让人扼腕痛惜。1986年矿沙管理站撤销后,古佛洞庵又被转手为自来水厂用房,直至2005年,由佛协收回重建,古佛洞外,始复旧日梵音。</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佛洞礼佛</p> <p class="ql-block">肉身传说</p><p class="ql-block">话说仁光有两个徒弟:慧性、慧明。慧性乖巧,喜欢搞小聪明;慧明老实,全无心机。师兄弟同拾菜叶,慧明自然拣好的拾,而慧性却故意挑黄叶子煮来吃,以示修行之诚。即是如此,仁光犹一视同仁,并无亲疏之分。</p><p class="ql-block">仁光圆寂后,慧性、慧明办完后事,慧性便四下寻找师父留下的值钱东西,翻来翻去,只找到装着红白两粒米和一颗谷子的葫芦,又气又恼,将葫芦扔到了地上。慧明见状,连忙将米和谷子再放入葫芦,并将葫芦安放在供桌上。</p> <p class="ql-block">三年后,遵照先师所嘱,两人打开荷花缸,但见师父遗体完好如初,神态也和入缸之前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肉身不腐的事马上就在外面传开了,本来清冷的小山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香客。其中有两个上海老板,见到了这尊肉佛,用五百大洋,收买了慧性,偷走了肉佛。</p><p class="ql-block">次日一早,慧明起床,不见了师父的肉身和师兄,一时六神无主,只好在佛座前暗自流泪。</p><p class="ql-block">一天,有位姓王的香客来到了古佛洞,看到了供桌上的葫芦,及葫芦里的三颗粮食,大喜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 ”慧明不解,问其缘由。原来当年仁光师托钵化缘,曾路过他们家。刚好他家小孩生病,师父会医术,治好了小孩的病,王家夫妇千恩万谢,欲报答仁光师。仁光师却只在粮仓里取了红米白米和谷子各一,便飘然而去,只远远说了声:我乃南海普陀仁光师。</p><p class="ql-block">↓古佛洞上长势喜人的多肉</p> <p class="ql-block">十年后,王家小孩已长大,王家夫妇一直对仁光师心存感激,于是特意来普陀山打听仁光师的住处,找到了古佛洞。</p><p class="ql-block">当他听说肉身被盗,王姓香客惋惜之余,一拍膝盖:“我前两天路过上海,听说某处在展览肉身菩萨,看来就是了。师父对我有恩,我定当尽全力将他的肉身迎奉回山。”于是王姓香客赶忙奔赴上海,呼吁社会各界,得到了佛教界人士的同情和帮助。很快,仁光师的肉身被护送回了普陀山古佛洞,香火又盛于往日。</p> <p class="ql-block">姚民哀碑记</p><p class="ql-block">关于上述一则民间故事里,那两个上海老板,原型就在姚民哀的《重修古佛洞禅院碑》。</p><p class="ql-block">姚民哀(1893—1938年),名朕,号民哀,江苏常熟人。民国时期著名评弹艺人,也是上海文坛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作家,旧派武侠前五家之一,帮会武侠之祖。1938年,因曾出任伪常熟军秘书而被枪决。</p><p class="ql-block">据其所撰碑文记载,民国九年八月,上海新世界游戏场主理陆锡侯、张石川偕游普陀山。一路游玩,来到了古佛洞,但见殿宇破败,香火寥落,又得知古佛洞肉身菩萨之掌故,慨然有襄助之意。于是经开明同意,将这尊肉身请到了上海新世界,暂作供奉,以待社会捐资,四月之间,共募得三千余洋,由史致广、董生记带着善款,奉佛回山。史董二人受陆张之命,监工修造,使古佛洞庵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该碑原植于古佛洞前,后被农民推倒,抬到已作民舍的宝月庵,变成了铺地的石板,已散佚。</p><p class="ql-block">↓重建古俩洞庵功德碑记</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p> <p class="ql-block">↓顺着"娘娘庙由此向上"路牌开始登山…</p> <p class="ql-block">↓爬了佛顶山一半路程的山路,终于来到了青龙娘娘庙。</p> <p class="ql-block">↓青龙娘娘庙门前对联:</p><p class="ql-block">娘娘慈悲民沾泽</p><p class="ql-block">庙宇优雅永垂芳</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青龙娘娘庙探秘:求姻缘的圣地</p><p class="ql-block">普陀山的小众宝藏——青龙娘娘庙,真的是一个隐藏在深处的神秘之地!听说这里的求签特别灵验。一路上人不多,显得格外宁静,仿佛这里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娘娘宝殿对联:</p><p class="ql-block">有求必应送财送福送子</p><p class="ql-block">保境安民消灾解难佑民</p> <p class="ql-block">↓后慈施泽</p> <p class="ql-block">↓慈云广覆</p> <p class="ql-block">娘娘庙虽然不大,但香火却非常旺盛。这里供奉的青龙娘娘以求子、求姻缘最为灵验,是本地人心中求姻缘的圣地。</p><p class="ql-block">↓观音宝殿</p><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送子观音</p> <p class="ql-block">↓建设中的娘娘庙照壁</p> <p class="ql-block">↓从娘娘庙出来下山,走进山脚下的宝月禅院。</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除了三大寺外,还在明清之间建有许多的小寺,被习惯称为庵。宝月庵位于翔凤峰下,茶山西涧,清光绪间僧祥源重修。1950年起荒废,无僧居住,如今重修后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是送子观音最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普陀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这里供奉的送子观音被许多求子的夫妇视为灵验之地。要说最灵的地方,其实普陀山上的多处寺庙都有供奉送子观音,每一处都充满了信徒的虔诚与希望。不过,根据游客和信徒的反馈,有几个地方特别值得推荐:</p><p class="ql-block">百子堂‌:位于普济寺附近,这里的送子观音像非常受欢迎,许多求子者都会来这里拜拜,据说非常灵验。你可以先去普济寺,然后从普济寺步行到百子堂,它在普济寺到普济寺停车场的必经之路的右手边。</p><p class="ql-block">‌法雨寺‌:法雨寺内的送子观音像也备受推崇,它位于玉佛殿左手边的房间里,是一尊大型木雕送子观音,怀抱莲花里裹着孩子,形象非常生动。</p><p class="ql-block">‌梵音洞‌:这里的送子观音像藏在山里,最底下一层有白玉送子观音像,需要从“梵音嘹亮”门前下去,一直往下走到瞻升阁,共二层,最底下一层就是送子观音的供奉之处。</p><p class="ql-block">‌善财洞‌:善财洞不仅求财富、求智慧灵验,求子也非常受欢迎。求子的送子观音在正殿右手边。</p><p class="ql-block">‌慧济禅寺(佛顶山)‌:慧济禅寺的观音宝殿内,大雄宝殿左手边不二法门“观音堂”正面是观音菩萨,背面则是白玉注生送子娘娘,也是许多求子者的必拜之地。</p><p class="ql-block">此外,‌宝月禅院‌和‌青龙娘娘庙‌也有供奉送子观音,同样值得一拜。这些地方都充满了信徒的虔诚与希望,每一处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应和体验。</p><p class="ql-block">在普陀山求子,除了拜拜送子观音外,还可以准备一些供品,如水果、点心、水等,以及质量好的香烛。记得在祈福时要恭敬虔诚,保持好的心态,顺其自然。</p><p class="ql-block">普陀山不仅是一个宗教圣地,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求子的同时,不妨也欣赏一下这里的自然风光,感受一下海天佛国的独特魅力。希望你在普陀山能有一个愉快的旅程和美好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正殿内供奉有送子观音</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处去年来就在建的寺院,一年了基本建成尚未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来到羼提禅林(羼提庵)</p> <p class="ql-block">羼提禅林位于千步沙北上,原名羼提庵。清康熙年间(1662-1722)僧果贤创。僧定觉重建。民国十六年(1927),沪上书画家王一亭题“羼提禅院”额。民国二十年,监院德成在庵对面建净土堂,庵对面濒临千步沙建有照壁,镌“南无观世音菩萨”七个大字,王一亭书。新中国成立之初,僧善明、正重等居之。1998年普陀山佛教协会收回重建,如今也已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禅林边门上挂着一块牌,上书:</p><p class="ql-block">舟山市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羼提庵</p> <p class="ql-block">↓禅林正殿</p> <p class="ql-block">↓禅林马路对面的照壁远处就是千步沙…</p> <p class="ql-block">在普陀山的东部海岸,南起几宝岭北,东北至望海亭。普陀山东侧的一条循山道路名“玉堂街”,街右沿海即为千步沙,南面过朝阳门为百步沙。千步沙因其长度近千步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自几宝岭北麓至望海亭下一片沙滩,长约1750米,称千步沙,为普陀山上最大的沙滩。沙面宽阔平缓,沙质柔软细净,北端有一巨石植根沙间,水落则石出,上书“听潮”二字,向上有石阶通往望海亭。</p> <p class="ql-block">明天美篇继续普陀山礼佛徒步,敬请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