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5年春节后,97岁的老父亲去世,我很悲痛。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教的大女儿一再建议我去她那儿小住几个月散散心。于是,七月初,我随大女儿一家三口来到美国。</p><p class="ql-block"> 女儿买的别墅在克拉伦斯镇。这儿水丰草茂,空气清新;家家户户被草地和鲜花包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女儿女婿上班很忙,孩子有校车接送。我便成了“家庭主妇”。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做鲁菜是我的拿手活,女儿女婿和外孙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 一天下午,我正坐在门厅沙发上打盹,一阵急促的消防笛声惊醒了我。我一看,门外停了三辆消防车,一个全副武装的大胡子美国人来到女儿家按门铃。我连忙开开门,用中式英文说了句“你好”。那大胡子美国人嘟噜了几句话,我说我不懂英文。他立即给女儿打通了电话,并把电话递给我。女儿在电话上说,镇消防队接到了监测中心的报警电话,说咱家有火险,赶来检查火警情况,让我好好配合。说这话的时候,消防队员已经在女儿楼前楼后开始检查。现在消防队员要进屋检查。经过我同意并签字后,两位"全副武装"的消防员手持对讲机进屋开始检查。他俩先去查看了防火报警器的显示器,没查到有报火警的记录;然后,逐个检查地下室、厨房、客厅、餐厅、卫生间、洗衣房、车库、楼上各个卧室和卫生间等等。他们自始至终检查仔细,有条不紊。差不多 5分钟,检查完毕,说了句“ok”,并去指挥车取回记录报告,让我签上姓名,然后说“Sorry, goodbye”(对不起,再见)就走人了。他们走后,我开始仔细查看各室内报警器,一切正常。我怀疑监测中心值班人员误报了女儿家的火警,后来才听女儿说是因为我炒菜大烟大火使厨房的报警器响了起来,是警报系统自动向监测中心报的火警。 此事让我很有感慨。消防队员们没有说半句责备我们的话,没有扰民的任何举动。从他们到达门前,到全部车辆撤离,就是十几分钟时间。他们为了居民的安全,不分昼夜,辛勤工作,反应迅速之快,专业素质之高,敬业精神之美,让我油然而生敬佩之心。</p><p class="ql-block"> 美国的九月,秋高气爽,天空湛蓝,雨水减少。女儿建议我去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旅游。我不懂英语,听力不好,有些顾虑。女儿说,只要到了洛杉矶就有导游接站。考虑到中间还要转机,女儿准备了一些中英文对照的纸条。譬如“对不起,我不会英语,您能告诉我这个航班的登机口在哪儿吗”“对不起,我不会英语,您能告诉我厕所在哪儿吗”等等,用哪一个就拿出哪一个来。9月17号出发前一天,女儿又说给我申请了轮椅,说到转机机场后,递上“我需要轮椅,请把我送到这个航班的登机口”的纸条,机场工作人员就会把你推到你所乘机的航班登机口。女儿还特地嘱咐我,到转机机场登机口后立刻给她打电话,以免挂念。</p><p class="ql-block"> 9月18号凌晨5点登机,8点10分到了转机机场。一下飞机,我立即将“我需要轮椅,请您把我送到这个航班的登机口好吗?”纸条递给机场工作人员。这个工作人员是个黑人姑娘。她接过纸条看了看,又看了我的转机机票,立即安排站在旁边的一个黑人胖姑娘把我扶到轮椅上。胖姑娘看着我的机票,先把我推到取行李处取了行李,然后又把我推到原来的大厅处。稍等了一会儿,胖姑娘开来一辆交通车。交通车已经有三个白人老太太,我坐在最前边。交通车直行大约200米停了下来。我看三个白人老太太下车,我也准备下车,胖姑娘连连摆手说:“NO ,NO”,我只好坐在车上等待。安排好那三个白人老太太后,胖姑娘拉着我拐弯抹角来到了飞往洛杉矶的登机口。下车时,我连忙掏出5美元给她,她连连摆手表示不要。据女儿分析,胖姑娘可能是做义工的大学生,他们是美国的雷锋,做义工不收小费。</p><p class="ql-block"> 到了登机口,应该给女儿打电话了。可是掏出手机一看,没电了。我急得出了一身冷汗。这可怎么办啊?登机的没有一个华人。我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发现有疑似投币电话机。但我没有硬币,也不会打。大厅里有一个挂着大“?”的柜台,我估计那是询问处,走上前去做出要打电话的手势,柜台内一位白人姑娘好像明白我的意思,走出柜台,微笑着向我招手,让我跟着她走。她把我带到一部机器前,向我作出捻钱的手势,我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美元。她拿了一张5元的,放进机器的一个入口,按了一组鍵,很快便吐出一堆硬币。她拿起其中的两个,又招呼我跟她走。 她带我到投币电话前,帮我拨好号,听到有响铃声后,把话筒递给我,才对我点头微笑离去。女儿听我讲了这段遭遇后说,这都很正常。美国人特别是公职人员,都很乐意帮助人,在美国你别怕遇到困难。并一再嘱咐我,到宾馆后一定给手机充满电。 </p><p class="ql-block"> 回国的前一天,女儿女婿要请我吃一次正宗的西餐。饭店在克拉伦斯镇镇中心。走进这个饭店,仿佛进入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饭店大厅是一个风格奢华的阔大空间,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对每个角度都折射出如梦似幻斑斓彩光。华美的欧式桌椅、小巧精致吧台,都漆成纯白色,处处散发着贵族气息。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白色的瓷花瓶,花瓶里粉色的玫瑰柔美地盛开,与周围的幽雅环境搭配得十分和谐。一进餐厅就给人一种十分温馨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刚入座,一个白人小伙子拿来菜单。女儿女婿给我一一翻译,并让我尽管点。西餐无非就是开胃菜、汤、鱼或肉、蔬菜沙拉或奶酪,再就是甜食或水果、咖啡或茶之类的。我点了自己最喜欢吃的蔬菜沙拉。牛排上来后,女婿问我还要啥,我说我最愿意吃的这儿未必有。女婿问是什么,我说豆腐。我说,我们泰安豆腐全国有名,号称“神豆腐”,这儿是西餐厅,他能有豆腐?女婿微微一笑,对服务生招了招手,哇啦哇啦地说了几句。那位服务生先是怔了一怔,然后又说了一句“ok”转身走了。大约过了40分钟,一盆热气腾腾的“豆腐白菜水”端了上来。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又高兴又激动:远在美国,竟然在纯正的西餐饭店吃上家乡菜了!问女婿,女婿说:“在这个饭店吃饭,没有没有的东西。”这近似绕口令的回答让我很有感慨。</p><p class="ql-block"> 饭后 ,女婿说:那个服务生向餐饮部经理汇报后,餐饮部经理立即通知采购员去采购,谁知跑遍了整个市场,也没找到卖豆腐的;经理又联系了邻近的几家中餐馆,可是恰巧人家都用于安排了。这时,有人建议向我们解释一下,上别的高档菜,但餐饮部经理觉得不妥,因为女婿特地说明是他的岳父大人最喜欢的菜,要换别的菜,老人会不满意的,而且也会影响饭店的形象,让客人觉得连一道菜肴都不能满足。正当餐饮部经理焦急之时,他联系过的一家中餐馆的经理告诉他,朋友餐馆正好有白菜豆腐水一道菜。这位经理当机立断,立即通知开车去取。此时,指针已接近七点。当采购员带着这道菜赶回饭店时,时间已是七点十五分。七点半,所有的菜上齐。没想到为了我一句不经意的话,饭店竟然费了这么大的周折!</p><p class="ql-block">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的多元素国家,因而在服务上也是多种类、多方面的。无论在机场、在饭店,任何工作都是以顾客需求为考虑的第一要素,而不是以营利为第一要素;服务处处体现周到、细微和人性化。服务者给人一种竭诚、乐意的印象,被服务者有一种自然舒适、至尊至上的感觉。多么盼望国内的服务能达到这一境界!即使“山寨”美式服务也可以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