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福自龙蛇笔底来,春于花草丛中笑!”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五(3)班的涂田芷璇高举自己创作的对联,稚嫩的笔锋间藏着“笔走龙蛇”的成语密码。这个寒假,一场以蛇年民俗为载体的项目化学习(PBL)正在该校火热展开,1400余名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解锁传统文化基因。</p> <p class="ql-block"> 楚才小学项目化学习设计负责人田禾主任介绍,2024年12月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了广泛关注。2025年是农历乙巳蛇年,春节申遗成功无疑为蛇年新春增添了特别的意义。此次项目化学习通过设计与蛇年民俗紧密相关的任务,链接语文、英语、美术、劳动、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突破学科壁垒,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蛇年民俗。</p> 项目化学习子任务一:探蛇启智慧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创意十足,拿起画笔,用中文或者英文,动手设计出一份份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蛇年民俗知识小报。</p> 项目化学习子任务二:妙笔绘灵蛇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则选择了非遗剪纸,以“蛇年民俗”为主题,创作出一幅幅活泼灵动又喜气洋洋的剪纸作品,赋予纸张灵动的生命,让蜿蜒的蛇形穿梭于传统元素之中。</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拿起画笔,用色彩丰富的水彩、生动有趣的漫画或古韵悠长的水墨画,融入自己对蛇年民俗的独到理解,画蛇添福,传递新春祈愿 ,留下了独属自己的蛇年印记!</p> 项目化学习子任务三:巧手制蛇艺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用手工创作的形式,通过蔬菜、水果、彩纸、扭扭棒、剪刀、胶水、黏土等环保材料,精心制作手工艺品。灵动逼真的立体纸艺蛇、栩栩如生的蛇年黏土摆件,或是独具创意的蛇形装饰……同学们用巧手慧心解锁蛇年民俗密码。</p> 项目化学习子任务四:演蛇传神韵 <p class="ql-block"> 高年级的同学更厉害了,五(5)班的罗翊宁特意查了成语词典,发现虎头蛇尾、画蛇添足、杯弓蛇影、蛇欲吞象,这些都是关于蛇的成语,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关于蛇的成语,让古老的成语在画作中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六(4)班的宋梓溪独辟蹊径,用连环画的形式重构经典:“我想展现白素贞的善良美丽,而不是刻板印象里的蛇妖。”</p> <p class="ql-block"> 汉阳区楚才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姚倩说:“项目化学习不是简单的‘做手工’,而是通过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中,培养文化理解、审美创造、团队协作等核心素养。学校通过蛇年民俗的项目化学习,丰富了孩子们的寒假生活,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传统节日+PBL”的育人模式,既破解了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难题,又为“双减”背景下的假期实践提供了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美篇文稿:熊绍璠</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刘孟玉</p><p class="ql-block">美篇审核:邓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