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医学之伤寒论

王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前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言视频▼</p> <p class="ql-block">张锡纯先生曾言,“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一介寒儒,伏处草茅,无所谓建树也,而其愿力固不可没也。”正本清源,讲清中医,为往圣继绝学,祈万民以太平。让上古岐黄秘术,飞入寻常之家,使人人可学,人人可用。愿天下无病,百姓皆安,华夏儿女,人人可享盛世,神州大地,处处皆是春风。这便是我发的大愿。</p><p class="ql-block">我本道门中人,目前人在昆仑山,与外界并无接触。一人之力小,而万人之力大,道门山医命相卜,师曾言,道未可广传,而医可广传。我自2022年8月份以来,开始在网络公开讲授本门中医理论,是希望医道能够广传,造福于世。目前所讲内容及补充资料,均上传于公众号上,大家可免费下载、学习。我会争取用两年时间把中医理论全部讲完,两年以后我会归隐,将不再陪伴大家。我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两年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大家学完以后,有能力的可再传医道,普通人亦可照顾好自己及家人,健康驻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归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归真第一讲:三阴三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v.douyin.com/iPAq4UWe/%20yGI:/%20r@e.Ok%2007/12" target="_blank">第一讲视频</a></p><p class="ql-block">今天开始讲伤寒论,先讲伤寒第一方,桂枝汤。</p><p class="ql-block">群里有多少人是读过伤寒论的?有多少中医小白,伤寒论还没有读过的?小白也没有关系,我尽量讲的深入浅出一些。</p><p class="ql-block">伤寒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其中所用之方被称为经方。古人说半部伤寒便可走天下,以我的经验此言是不虚的。伤寒论中的方子能用的熟练,对治现代大多数的疾病都是没有问题的。</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来看伤寒论的第一句: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p><p class="ql-block">首先,伤寒论中把人所有的疾病分为六种,也就是六经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人体所有的疾病都不超过这六种范围,包括杂病。</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人体万千疾病都可以概括为这六种呢?这六种疾病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含义?这基本上算是千古之谜了,很少有人能讲的很清楚。今天我就先把六经给大家讲清楚,让大家对人体有个整体的认识。</p><p class="ql-block">首先,六经分为三阴三阳。何为阴?何为阳?我们来看人体,人体有什么?头面、四肢、躯干,内有五脏六腑,外有皮脉筋骨肉。我们把人体当成一个整体来看,皮脉筋骨肉、各个实质器官,这些都是形体,都是不能动的。相当于一个城市中的基础设施,这些是人体的基础设施,但人是活的,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其中有物质的流通,相当于城市中的车辆和人群。</p><p class="ql-block">我们把人体比做一辆汽车,人体所有这些器官都相当于汽车的各个部件,汽车中流通的是什么?水、汽油、机油。人体中流通的是什么?水、血、精气。水不行则为痰饮、血不行则为瘀血、精气不行则生癌肿,此为百病之源。</p><p class="ql-block">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有所不同,六经是六经的模型,藏象是脏腑辨证模型,脏腑辨证模型我后面会讲。</p><p class="ql-block">接着讲六经,我们现在把人体简化,人体从口腔一直到肛门,这是一条连通的管道,这是在人体的最里层,人体从自然中所吸收的营养全部来自这条管道,这条管道称为阳明。人体外面是一层皮肤包裹,保障人体不受外邪侵袭,保证人体内部物质不会外散外泄,这层屏障称为太阳。从内部管道到外面皮肤,其中有无数小管道沟通内外,所有这些小管道统称少阳。这便是三阳。</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看人体内部流通的东西。人体内部水液之行,称为太阴。血液之行,称为少阴。精气之行,称为厥阴。这便是三阴。人体三阳不病,则说明人体从内到外管道通畅。人体阴之不病,则说明津血精气不虚。阳病则治之在阳,阴病则治之在阴。</p><p class="ql-block">现在大家对人体就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了,然后对照自己的身体便可以看看是外面太阳出了问题,还是里面阳明出了问题,还是中间三焦管道出了问题,是水液循行的问题,血液循环的问题,还是精气循行的问题。万病皆不出于六经。</p><p class="ql-block">所以小孩子的病是最好治的,因为小孩心思单纯,无七情六欲之伤,身体内部通畅。要么是外受风寒,外部太阳抵御外邪而发热,要么是饮食不当,内部阳明不通而积食,很少有其它的病。所以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寒则强外,饥则强内。</p><p class="ql-block">答疑</p><p class="ql-block">七宝:我一直听人讲厥阴病,但是不理解到底哪些身体异常称为厥阴病?</p><p class="ql-block">归真:要想理解厥阴病,先要理解什么是精气,人体中水和血都好理解,但什么是精气? </p><p class="ql-block">芜蘅:老师,藏阳之水为精吗?</p><p class="ql-block">归真:错。学医千万不能一知半解,在概念上打转转,一定要实实在在,切实搞清楚是什么。藏阳之水为精,何为藏阳之水?人体中哪些水是不藏阳的?不藏阳的水为死水,在人体中就是水饮,就不是正常的水了。 </p><p class="ql-block">童心:广义的人体就为精,肾精为狭义的精。 </p><p class="ql-block">归真:这个算是摸到一点边,也是现在中医教材常规的讲法,但只能算是囫囵吐枣,不够确切。精气跟水液、血液一样,其在人体中有其自己的生成、循环,有其自己的循行路线。 </p><p class="ql-block">童心:精气循行路线为三焦吧?</p><p class="ql-block">归真:三焦是水火之道路,人体内部管道可统称为三焦,精气会走三焦,但不能说三焦是精气的路线。就像城市中的道路,汽车也可以走,货车也可以走,私家车可以走,公交车也可以走。 </p><p class="ql-block">童心:手足厥阴经? </p><p class="ql-block">归真:那差的更远了。难道血液只走手足厥阴经? </p><p class="ql-block">童心:精气与肺、心、脾、肝、肾之气有什么区别,是总头领? </p><p class="ql-block">归真:这根本是不同的概念,何谓肾气?何谓心气?何谓肝气?我说过了学医不能在概念上打转转。中医是实在的医学,本身不玄,很多人就是被这些概念搞晕了,后来搞的越来越玄。 </p><p class="ql-block">归真:古人说,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大家现在只需要知道厥阴病是精气的问题就行了。至于精气到底是什么,它在人体中是如何生成、存储、循行的,以及精何以化气,气何以化神,这些我到后面会讲。 </p><p class="ql-block">童心:为什么厥阴是精气之行? </p><p class="ql-block">归真:因为厥阴管精气。 </p><p class="ql-block">辛夷:请问老师,古代很多人得疮,现代人得的少了,是什么原因,现代人内脏得的癌症是不是就相当于把疮生在了内部,是不是这个病邪,在古代发于太阳,而近年人们体质不好了,病就进了阳明和少阳? </p><p class="ql-block">归真:对,因为现在得疮的少了,所以得癌的就多了。</p><p class="ql-block">大方:伤寒的六经与内经的六经有别吗?这个问题当代两位大家倪海厦与胡希恕说法不一。 </p><p class="ql-block">归真:有别,但有联系,太阴何以主水,少阴何以主血,厥阴何以主精气,答案就在内经。内经又何以说少阳为游部? </p><p class="ql-block">李文禹:最近拜访客户,话说多了,晚上就感觉疲乏,喝黄芪煮水可以吗?</p><p class="ql-block">归真:话说多了觉得累,这是中气不足,要补中益气。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归真第二讲:阴成阳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v.douyin.com/iPAb9Xm6/%20k@C.hb%2011/15%20mQk:/" target="_blank">第二讲视频</a></p><p class="ql-block">昨天我们讲了人体的六经模型,大家对人体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今天我们来看看人是怎么存活的。</p><p class="ql-block">人之所以是一个活着的人,就在于人能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人生天地间,人依靠自然而存活。口食地气,鼻吸天气,这是人从自然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鼻在上主天气,口在下主地气,口鼻之间为天地之交,人之所主,是谓人中。</p><p class="ql-block">鼻吸天气入于肺,肺主皮毛,通于皮肤,从鼻到肺再到皮肤,这是一套系统,是人吸收天气的系统。皮肤也会辅助呼吸,人的皮肤呼吸大约占到人呼吸的五分之一。如果用保鲜膜把人全身的皮肤包裹起来,马上就会觉得喘,这是因为人吸收天气的一部分途径被封闭住了,这就是为什么得了伤寒麻黄汤证的人会觉得喘。</p><p class="ql-block">从口腔下到食道,再到胃、肠,一直到肛,这是一套系统,是人吸收地气的系统。人就是靠这两大系统不断地从天地自然中吸收物质和营养,以保证人体能够存活。</p><p class="ql-block">这个好理解吧?所以知道人中穴为什么叫人中了吧。</p><p class="ql-block">口食地,鼻食天,那么眼睛和耳朵呢?是食什么的?这个问题大家先思考,我后面会讲。</p><p class="ql-block">我们人体既然有两大系统,可以从天地中获取物质和营养,那是不是从天地中得到的东西直接就可以为我们人体所用了?</p><p class="ql-block">不是的,任何一个物种,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都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比如说同样一块土地,苹果树种下去,长出来的就是苹果树,结出来的是苹果,梨树种下去,长出来的是梨树,结的是梨。它们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从土地和空气中吸收到的物质和营养也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长出来的却完全不同呢?</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物种,它从外界吸收了物质和营养以后都要再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为自己所用,这就是阳化和阴成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内经中说阳化气,阴成形。这句话很多人没有理解。所谓阳化气,并不是阳本身化成气,阴成形也不是说阴本身会变成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外界物质进入人体以后,首先要进行阳化,阳化以后变为气,然后气再通过阴成,才变成了人的形体。这句话说的是人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转换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人从外界吸收到物质以后,通过阳化,变成自身能用的东西,然后通过阴成储存起来,当人体需要使用能量的时候,阴成的东西要再次阳化,变成人体的能量。人体就是一个不断阳化--阴成--阳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这样讲有点抽象,下面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p><p class="ql-block">比如说糖尿病患者,吃饭没有问题,呼吸没有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首先他与自然之间的两大物质交换系统是好的,是通畅的,这是人活着的前提。然后呢,我们看他问题出在哪儿?</p><p class="ql-block">他吃的食物能够消化吸收,这是第一步阳化的过程,糖尿病患者没有便秘,没有宿食不化,说明第一步阳化没有问题。食物经过阳化以后变成了人体能用的糖,这个糖本身应该储存在人的身体里面,供人体需要时下次阳化使用,变为能量。可是他的糖却没有被利用,而是大量地通过尿液排出来了,这说明他无法使用这个糖,这是第二步阳化出了问题。</p><p class="ql-block">他的身体本身需要这个能量,想要把这个糖阳化起来变成能量来使用,可是身体却失去了再次阳化的能力,糖分大量的供应,身体却无法使用,最终只能通过尿液排出。所以糖尿病患者会感觉乏力。</p><p class="ql-block">外界物质经过阳化以后变成糖,本身就是一个阴成的过程,糖转化成脂肪也是阴成的过程,脂肪再转化成糖是阳化,糖再转化成能量又是阳化,人体就是在不断地阳化阴成阳化阴成阳化,如环无端。</p><p class="ql-block">恶寒发热、喘、上气、呼吸不利,这是与天气沟通不畅;胃反、不能食、呕吐、哕、下利、便秘,这是与地气沟通不畅;食而不能化、腹满、宿食、气胀,这是第一步阳化不足;体瘦、萎黄、血虚、肾气不足,这是阴之不藏;水肿、乏力、体虚、气虚,这是第二步阳化不足。人体与外界沟通正常,体内气机流转,则人体自然无病。</p><p class="ql-block">今天主要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最基本的观念,知道人体是怎么跟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物质在人体内部是如何转化的。大家先有这个最基本的观念,我们后面才好具体讲物质在人体中转化的过程,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的作用。</p><p class="ql-block">现在一次不能讲的太多,要不然大家就迷糊了。我是在帮大家建立中医整体的概念,相当于是建房子初期的搭框架,等大家把这个框架建起来之后,后面才好往里面填东西。</p><p class="ql-block">大家想一想,人体与自然的沟通,除了今天讲的人体从自然中吸收物质和营养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是什么?这作为明天讲的内容。</p><p class="ql-block">答疑</p><p class="ql-block">辛夷:老师,变成能量存起来,不应该是阴成吗?那可否理解为,糖尿病是把外界物质转化成糖,糖转化成脂肪的这个阴成过程不成功,所以糖就被排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归真:糖尿病的病人他不是不能转化成脂肪,而是他的身体不允许他去转化成脂肪,因为身体缺糖,要使用,可是糖调动出来之后,身体却使用不了。就像一个汽车在爬坡,司机猛踩油门,把油都抽出来了,可是发动机里却燃烧不了,最后只能一直冒黑烟。为什么熬夜的人会有黑眼圈?那也是因为在强行调动身体的能量,把肾精都调上来,可是身体已经很累了,无法使用,所以最终变成黑眼圈,也相当于是在冒黑烟,所以熬夜伤精。</p><p class="ql-block">丽:老师,需要几步阳化?阳化不理解。</p><p class="ql-block">归真: 看来还是要先给大家普及一下阴阳的观念。阳化你可以先简单地理解成,比如水变成水蒸气,这就是阳化,水蒸气凝结成水,这就是阴成。</p><p class="ql-block">宁静致远:请问老师,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节气与四时?</p><p class="ql-block">归真:关于四时养生,何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后面会单独给大家讲一节。</p><p class="ql-block">芜蘅:糖尿病是二次阴成和二次阳化都完不成,那么肥胖病只是二次阳化不成吗?</p><p class="ql-block">归真:对,肥胖症的人就是气虚。</p><p class="ql-block">芜蘅:我是一吃就胖型。</p><p class="ql-block">归真:很多胖的人并不是真的胖,只是体内有积水而已。</p><p class="ql-block">大爱无言:便秘为啥属于第一步阳化,食物不是已经消化完了吗?</p><p class="ql-block">归真:便秘分好多种,如果是阳明燥热引起的便秘那就不是第一次阳化了。大家学医不要急,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只要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慢慢吸收这些观念,等基础打好了,后面学起来就很快了。人体就是阴阳阴阳阴阳,我们观察时间,辨认药材,也是分阴阳分阴阳。</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三讲:人致病途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两天讲了人体的六经模型、人与自然沟通的两大系统以及人体中的阳化阴成。大家对人体应该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p><p class="ql-block">我昨天说了,人体与自然的沟通除了吸食天气与地气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是哪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是信息的沟通,这可以算其中的一部分,但有很直接、重要的一点,大家却都没有说。</p><p class="ql-block">我提示大家一句,丹经中有一句话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大家想想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人依靠自然而存活,人除了从自然中吸收天气和地气之外,自然的也要受到自然的侵害。</p><p class="ql-block">人与天地的沟通,除了从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和营养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要受到天气,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此谓六淫,及地气,也就是酸苦甘辛咸等偏性及毒物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说生我的,同时也会是害我的。</p><p class="ql-block">人能够存活是因于自然,之所以致病同时也是来自于自然。</p><p class="ql-block">人致病的途径,一是伤于天气,一是伤于地气。</p><p class="ql-block">还有另外两伤,一是伤于人,一是伤于物。这是人之四伤,人之所伤,不出于此四种。</p><p class="ql-block">伤于天,则为六淫致病,首伤太阳,然后传肺,因为这是人与天气沟通的系统,所以为什么感冒之后很容易就是肺炎。</p><p class="ql-block">伤于地,则为五味致病,首入阳明,后传三阴,这是人与地气沟通的系统。</p><p class="ql-block">伤于人则为人之七情所伤,或房事、过劳等。伤于物则为金刃、虫蛇、野兽、棍棒等伤。</p><p class="ql-block">伤于天谓之伤寒,伤于地谓之伤食,所愿不得谓之伤情,房事、过劳谓之伤精。除此之外便是外伤。</p><p class="ql-block">除去外伤不算,人之所伤就只有伤寒、伤食、伤情、伤精,四种。</p><p class="ql-block">其中,老人小孩因体弱多伤寒、伤食,女子多伤情,男子多伤精。这是就一般而论。</p><p class="ql-block">所以女子多肝郁,男子多肾亏,女子治之在肝,男子补之在肾。</p><p class="ql-block">伤寒传变是自太阳传少阳,次传阳明或三阴,传阳明则不复再传。地气入口,入阳明则首传太阴,次传少阴、厥阴。</p><p class="ql-block">伤情则体内气机不畅,此为郁,伤精则精气亏空,此为虚。伤情伤精之后则正气虚损,六经皆可受病。比如说你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便更容易得到感冒,也更不容易吃下东西。</p><p class="ql-block">大家还要记得一个观念,就是人身是一个整体,六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说人体太阴水液不行,是不是也会影响少阴血液的循环?为什么很多胖的人有高血压,那是因为血管外面积的水太多了,把血管都压住了,血管中的血液要往前走,可是又走不动,只能加大血压,就像一个软的水管,你用手把水管口捏扁了,水压是不是就增大了?</p><p class="ql-block">大家不能把六经割裂开来,厥阴是精气不假,但同时厥阴精气也是要循行全身,主管全身的。伤精以后,精气虚了,不是说只影响厥阴,全身经气都会受影响。</p><p class="ql-block">今天先讲这么多吧,大家好好消化一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我。一次讲太多了,大家也消化不了。</p><p class="ql-block">答疑:</p><p class="ql-block">金生水起刘:</p><p class="ql-block">老师讲一下何为精气吧</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金生水起刘 精气与生命有关,大家想想比如说一棵树,它靠种子可以繁殖,靠根也可以繁殖,你把枝条剪下来一枝,插在土里也能够成活。蚯蚓切成几半之后,每一个都能够存活,杨过的胳膊被砍断以后为什么却不能再长出新的呢?</p><p class="ql-block">平安是福:</p><p class="ql-block">是不是胳膊里面没有精气通行,无法再生</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人的胳膊里要没有精气,人的胳膊不早死了,呵呵</p><p class="ql-block">宁静致远(知命館):</p><p class="ql-block">镜像,就是阴阳,阴阳则是平衡,平衡是人的高度镜象!今胳膊砍了,失去平衡,就是失阴阳</p><p class="ql-block">宁静致远(知命館):</p><p class="ql-block">气血,精气,神与灵,都是平衡的</p><p class="ql-block">平安是福:</p><p class="ql-block">那再长出来多好</p><p class="ql-block">宁静致远(知命館):</p><p class="ql-block">平衡就是美</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有点深了,这不是留给大家的问题,只是想引发大家的思考。精气的问题后面我会讲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四讲:天地气机与人体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地气机、气候物候、及与人体联系</p><p class="ql-block">回顾所学</p><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我们讲了人体的六经模型,讲了人体与外界自然进行沟通的两大系统。</p><p class="ql-block">我前面说了,人与外界沟通,除了从外界获取物质营养,就是食物和水、空气之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昨天讲的,人会受到天地外邪的侵袭。</p><p class="ql-block">内经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谨调五味以养生。这便是使人免受外邪的侵袭。</p><p class="ql-block">那人与天地自然沟通,还有另外一个昨天没讲的方面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上次有人说到了是信息的交换,其实说是信息的交换也可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气机的交换。气机也是一种信息。</p><p class="ql-block">天地气机</p><p class="ql-block">人与外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此谓出入,人体内部气机升降流通,此谓升降。内经中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谓之神机,出入谓之气立。这就是内经中神机气立的观念。</p><p class="ql-block">我们讲课的内容会越来越深入,大家要跟上我的节奏,有不懂的地方就及时问我。</p><p class="ql-block">人生天地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天地气机的影响。比如说像植物,蔬菜、果树或者花,有时候你们会发现很多花说不开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开,而说开的时候,突然一夜之间就全开了,好像约好了一样,这就是天地气机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人也是一样,天欲雨而人心烦,春夏则人体气机外浮,脉现弦洪,秋冬则人体气机内敛,脉现毛石,天地之气机对人体的影响也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人随天地之气而养慎,这便是内经中非常重要的四气调神及顺四时的概念。内经中说,四时阴阳者,天地之本也,生之本,本于阴阳。顺之者生,逆之者亡。</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人追玄求异,站桩、打坐、辟谷、吐纳、服食、采补等等不一而足,很多东西本是仙家所用,对常人来说,能够做到顺天地而养,便已经可以算是真人了,这也是内经中一直处处在强调的,何必再去追求那些东西呢?</p><p class="ql-block">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p><p class="ql-block">魏晋时期服食五石散盛行,又有几个能飞升的呢?</p><p class="ql-block">人要顺天地四时而养,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天地之道。</p><p class="ql-block">天地气机——气候、物候详解</p><p class="ql-block">天则寒来暑往,地则岁岁枯荣,天则月圆月缺,地则潮起潮落。万物所生在地,而命悬于天。天行六气,而地分九野,天分四时、六气、廿四节气、七十二候,地分八方九野,万物品类不同。天之所行,谓之气候,地之所分,谓之方物,此谓物候。</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童心 人在病时,龙肝凤髓可食,可是人是米面养的,天天让你吃龙肉可以吗?</p><p class="ql-block">要知道参茸养人,亦可杀人。</p><p class="ql-block">仙家宝贝落到凡人手里或许就是灾祸,这也是我为什么只给大家讲中医基础,不跟大家谈丹道修炼的原因,大家能够掌握一些中医常识,能够养好自己的身体,有能力照顾自己身边的人,这就够了。</p><p class="ql-block">@熊有兜兜 为什么要吃素,素者阴,肉者阳,食素以补精,食荤以通阳,随其所用而已。莫听信世俗的观念。</p><p class="ql-block">大家学完以后,要自己能够分析,要记住一句话,谨熟阴阳,无与众谋。</p><p class="ql-block">继续讲物候,大家把物候明白以后,以后就知道该如何养生了。</p><p class="ql-block">何谓候?</p><p class="ql-block">内经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p><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的气候两个字便来自这里。</p><p class="ql-block">大家算算一年有多少候?多少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看来大家数学都不是体育老师教的,哈哈</p><p class="ql-block">对,一年分72候,24气</p><p class="ql-block">其中24气又叫24节气,分为12节和12气</p><p class="ql-block">第一个节气称为节,又叫初气,第二个节气称为气,又叫中气。初者地气升,中者天气降。</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年就有12个中气,分在12月,如果某一个月中只有初气而没有中气,那这个月就不单独成为一个月,而是上一个月的闰月。</p><p class="ql-block">这些大家能听懂吧?</p><p class="ql-block">这些作为中国文化的常识,大家还是要懂一下的。</p><p class="ql-block">天地运行,物候随之变化,人体气机也随之改变。这其中对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天之气候。所谓人生于地,命悬于天。</p><p class="ql-block">人体与气候物候的联结器官</p><p class="ql-block">回顾一下,人与天气沟通的系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都忘了吗?</p><p class="ql-block">是肺呀,从鼻到肺到皮肤,这是人与天气沟通的系统,从口到胃肠到魄门,这是人与地气沟通的系统。</p><p class="ql-block">肺主皮毛,皮肤也属肺在管,所以人体与天气沟通,主要的器官便是肺。</p><p class="ql-block">这能不能理解?</p><p class="ql-block">经中说,肺主治节。很多中医书上说肺主治节指的是肺主人身百节,这是不对的。所谓肺主治节,这个节便是指的节气,肺主管人身与天之节气的沟通,协调人之气机与天相应。此便是调候,故又曰肺主调候。</p><p class="ql-block">治内伤以脾胃为主,治外感以调候为主,此谓培土调候,乃治病之大法。</p><p class="ql-block">好了,今天先讲这么多,大家先消化一下,明天开始讲五脏象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五讲:五脏象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前我们讲了人体的六经模型以及人体与天地的沟通、相应,今天开始讲五脏象数。</p><p class="ql-block">人体之分,可纵可横,六经模型是以横向来分,比如说一个国家,可以分为政府、企业、个人、医院、学校等等几大块,而五脏模型是以纵向来分。</p><p class="ql-block">一个国家中所有这些部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各种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像马克思写资本论就是从资本流通的角度把社会上各个部门、各种事件串联在一起。人体也是一样。我们吃下去一口食物,喝下去一口水,都需要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参与,最终完成人体气血津液及精气的运转、流通。</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五脏的运转。</p><p class="ql-block">五脏是以五行来分,也就是肝心脾肺肾分属木火土金水,木主生、火主长,土主化,金主收,水主藏。任何一个生命只要存续,都需要有生长化收藏的过程。这就相当于资金在社会上的流动,有存款,有借贷,有生产,有消费,资金在一个社会中运转正常了,这就是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经济体。</p><p class="ql-block">人体最重要的呢就是人体的脏器,大脑也很重要,但是大脑它是一个指挥器官,他不是构成生命所必须要有的条件,也就是说比如说像植物,或者一些单细胞的生物,它没有大脑,但它依然能够存活。但是任何一种生物呢,他都要有自己的五脏。这个五脏呢,它跟人体解剖学上的五脏有联系,但是并不完全对应。比如说一个细胞,它的细胞膜呢就属于金,它是为固的作用,它就叫肺,而它里面的染色体呢,它属于是遗传物质,它是藏精的,它就是水,也就是肾,而这个细胞,它本身的活性呢,也就是它的动力,它就是火,也就是心。</p><p class="ql-block">这里还要给大家补充内经中一句话,叫做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所谓阴者,在内,主藏精,就相当于是中央银行是存钱的,起亟呢,就是把钱放出去,人体一方面要藏精,这是厚积,另一方面还要起亟,就是把精气释放出来供人体所用,藏精起亟正常就相当于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保持稳健。阳呢,在外,主卫外为固就相当于是保证资金不会外流,同时呢让人有能力去工作、生成,赚取更多的钱。</p><p class="ql-block">内经中还有一句话叫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主也。阴在内部,主导着藏精起亟的过程,而由阳在外为之守护,阳在外负责工作赚钱,同时守护精气不会外散,而由阴为之主导。所以经中又说,阴为之主,阳予之正。我在讲的过程中相当于把内经中很多重要的观念也同时跟大家讲了,以后大家看内经就容易懂了。</p><p class="ql-block">好,我们接着来看五脏。五行来自阴阳。我们把阴藏精的功能便命名为水,水主藏精,把阴起亟的过程便命名为木,木主生发,把阳卫外,也就是阳气做功的过程便命名为火,火主长养,把阳为固的过程便命名为金,金主收敛,而所有生长收藏协调的过程便命名为土,土主运化。五脏不只人体而有,任何一个生命只要存活,都要有五脏,都要有体内生长化收藏的过程。</p><p class="ql-block">还比如说一个细胞,它把自身本来藏有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这个过程呢,也就是阴的起亟(ji二声,精本为藏,亟者,极、急,极以急用,起阴极而为用也)过程,它就是木,也就是肝,它的细胞膜保证自己内部物质不外散,同时防卫自己不受外界侵袭的过程就是阳为固的过程,就是金,就是肺,所有整个过程的协调呢,就是土,也就是脾。再比如说一个果实,它的果皮呢,就属于金,它的果肉呢,就属于火,它的种子呢,就属于水,而它两半种子中间的那个胚芽呢,它就属于木,而整个果肉,它中间的水分那些呢,它就属于是土。所以木主生发,金主收敛,水主收藏,火主长养,土主运化。凡是水,都是藏精的,留给下一代的,它都是为了种族的延续,所有火呢,它都是自己本身的能量的释放,它是为了自己,让自己能够有力量。在人体来说呢,木主生发的功能就在于肝,火主长养的功能就在于心,金主收敛的功能在于肺,水主闭藏的功能就在于肾,土主运化的功能就在于脾。这其中,心和肾它处于上下两极,一个是自己的功能,一个是后代的延续。肝和肺,处于左右,一个主的升发,一个主的是收敛,脾呢,在中间,主统一的运化。人体五藏运转正常,则就能保证生命的继续。</p><p class="ql-block">这里面大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观念,就是五行五脏它是一个模型,并不是特指人的五脏,任何一个生命它都要有体内生长化收藏的过程,都要有自己的五行五脏。就像六经一样,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可以分为六经,任何一个生命体也都可以分为五行。一个是横分,一个是纵分。而六经、五行则都来自于阴阳。一个是分三阴三阳,是从静态来分,一个是分四象和中,是从动态来分。我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跟大家讲阴阳,是阴阳不好理解,一下子把大家讲糊涂了。</p><p class="ql-block">随着后面讲课的深入,后面还会涉及到阴阳的内容,这样大家慢慢学习,以后就会对阴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医学学到最后,也就是阴阳而已。</p><p class="ql-block">好了,今天就先讲这么多,大家把五脏象数好好的理解一下。明天开始讲人体五脏的具体功能以及五脏病症。</p><p class="ql-block">答疑</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今天讲的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人体一纵一横,一静一动,大家把这些理解了,以后学中医就容易了。</p><p class="ql-block">金生水起刘:</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您刚才说的人体一静一动指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静就是静态的划分,动就是动态的流通呀。静则为六经,分表、里、半表半里、津、血、精气,六大块,动则为五脏,分生长化收藏,五个过程。最终我会把五脏和六经汇合起来,到时大家会对人体有一个整体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六讲:详解五脏(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给大家详解五脏。五脏在人体的功能,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气机的流转,一个是物质的输送,也就是分为气和形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先讲气机。人体五脏,心肺居上,为上焦,脾(胃)居中,为中焦,肝肾居下,为下焦。</p><p class="ql-block">人体肝木主生,心火主长,肺金主收,肾水主藏,脾土主化。人体生在五行,病也在五行,五行运转正常,则人身体不病,五行失调,则人病。</p><p class="ql-block">人体肝木主生,生也就是升发之气,也主向外疏泄。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也就是头为阳,足为阴。但是人体是一个三维球形,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也就是所谓升发,从下往上为升发,从内向外也为升发。肝木是一个向上、向外的过程。人体气机向上的同时,也会向外。比如说呕吐的时候会感觉身体发热,就是气机往外走。而同样的肺金收敛的过程,就是一个向下向内的过程。比如说人在受寒以后,外面皮肤毛孔一下闭住了,人体气机开始往内沉,这个时候,人体为了振奋阳气,首先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打喷嚏其实就是人体自己在向外、向上去升提气机,想把这个寒气给震出去。所以人体向外出的功能,都是属于肝木升发的功能。比如说人体小便不利,小便它本身是向下的,但其实它是一个从身体内部向外排泄的过程,所以它也属于肝木升发的范畴。辛主升发,也就是辣的东西有助于人体向外升发,所以补肝用辛。酸主收敛,酸味的东西都有往里面收的性质,所以泻肝用酸。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补肺就用酸,泻肺用辛。</p><p class="ql-block">如果人体升发之气不足,就会出现无汗、大小便不通畅,排便无力等情况。同时,因为肝木升发不动,肝气郁结在里面,就会出现腹痛、胸胁苦满,以及妇人月经不调、月经来迟等症状。如果肝木升发之气过旺,就会出现发热、自汗、尿多、男子遗精、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同时,因为热气上冲到头,还会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p><p class="ql-block">水生木,金克木。肝木升发无力,主要原因在于寒,如果肾水寒,则木气升发无力。肝木升发太过,主要原因在于肺气不收,金气不能制衡。</p><p class="ql-block">肝气升发之力不足,伤寒论中所用的方子就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其中当归三钱、生姜三钱、羊肉半斤,这里面用羊肉、当归温行血脉,用生姜温水、行水以滋养肝木。如果肝气升发太过呢,就要补肺。</p><p class="ql-block">五脏,肝主风木,肺主燥金,脾主湿土,心主热火,肾主寒水。</p><p class="ql-block">肝主风,风则为动,不动则为郁。肝病,我们经常听到两个词,一个是肝风内动,一个是肝气郁结。肝风内动,就是肝气的升发作用太过了,气一直往上顶,所以人就会出现抽风、癫痫、头晕、目眩等症状。还有一个词叫肝阳上亢,主要是肝血不足了,肝气一直升发,但是就像发动机在空转一样,一直在干烧,人会出现干瘦、两颧发红、双眼发红等症状。肝气郁结呢,就是肝气想升发,但升发不动,被堵住了,所以它就憋的难受,所以人就会出现胸胁苦满,感觉心情压抑,郁闷等情况。但是它越是憋的难受,它就越是想升发,它要找到出口,所以人就会出现腹部一阵阵冲击作痛,也就是窜痛等情况。这就像人生气的时候一样。所以说肝主怒,人生气了以后,首先升发就不畅了,他就要把这个气发出来,如果发不出来,一直憋在里面,就会憋出病来。所以说像女人在经期的时候,她如果一生气,也就是生闷气,这个气又没有发出来,月经就会突然就断了,就是升发之气不畅了。所以说肝气要疏,如果有火,就一定要发出来,发火本身也可以疏肝。我们还经常听到一个词,就是大动肝火,什么是肝火?郁则生火,所以肝火指的就是郁火,如果肝火一直郁在里面,人就会出现长痘、身体潮热、易燥易怒等症状。什么叫潮热?就是像潮水一样,一阵一阵的,就是肝气升发的时候他就发一阵热,升发不了就又郁在里面了。这是肝所易生的病,一个是动,一个是郁。所以肝气一定要舒,一定要条达,人既不能发狂发疯,也不能一直压抑郁闷。</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肝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肝容易发生的病症。这些都是常识,有些中医基础的人应该都比较好懂。主要是讲给中医小白听一听。</p><p class="ql-block">好,我们接着讲肺。肺金主收,也主降,人体肺金不能收敛,人就会出现盗汗、自汗、头晕、咳逆、上气、痿软等症状。上气也就是喘的意思,也就是气不降,喘的厉害。酸主收,所以补肺用酸,五味子可以降肺平喘。</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胖人多喘?因为胖人多热,热气熏蒸,肺金收敛的力量就不足,就像一个气球一样,气球被扎破了,总是漏气,所以人就没有力量。所以胖人也多汗,也多气虚。同时喘也是为了散热,狗热的时候也会喘,喘也是气机向外的一种表现。痿软也是同样的道理,痿软就是没有力气,主要是指下肢没有力气,因为人的热量、津液都白白的流失掉了,卫外不固,没有转化成动能。</p><p class="ql-block">如果收敛太过,就会出现恶寒、无汗、胸闷、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什么肺收敛太过之后,人反而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呢?因为肺敛的太过了,皮肤毛孔闭得太紧了,里面的热气出不去,里面的热气积蓄的越来越多,所以人反而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就像人受凉之后感冒一样,整个皮肤毛孔都闭住了,这样就属于收敛太过的情况。而一旦人出汗以后,皮肤玄府打开了,把热量散出去了,人也就不发烧了。</p><p class="ql-block">咳嗽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体的在受寒以后,身体整个闭住了,里面蕴积的热气出不去,气机往外出不去,就往上冲,人就会咳嗽。</p><p class="ql-block">同时如果人形寒饮冷,肺本身的玄府被闭住以后,肺中的热气浊气出不去,肺液被炼成了痰,人也会咳嗽,就是试图通过咳嗽的方式把肺气打开,让浊气能够排出去。</p><p class="ql-block">土生金,火克金。肺金收敛不足,主要是肺液不足,人体津液不足,热气上冲外散,肺想收收不住,需要补土生金,也就是滋养肺液,补中益气,比如说像山药,薏米,芡实,莲子等等这些,要补充肺中的津液,身体的津液。肺主通天气,主卫外而为固,肺金收敛太过一般主要是受外寒所伤,应激反应而致玄府不开,需要宣通肺气。</p><p class="ql-block">肺金主燥,肺多发燥病。肺燥则人口渴、咽干、咳嗽、上气。但是肺也怕寒湿,肺被寒束,则肺气不开,久则化热。肺被水侵,则肺气不能宣发,久则成痰。寒热燥湿都能伤肺,所以书上又说肺为娇脏,比较娇气。所以治肺燥不能直接往肺里面加水,要补津液同时还要注意宣通,要去痰。所以不能看到咳嗽就用川贝枇杷等寒凉的药去强力止咳,否则这些药喝进去只会加重痰饮,加重肺的负担。</p><p class="ql-block">好吧,我本来想今天一次把五脏讲完呢,今天先不讲这么多了,大家把肝和肺先好好的理解一下。这只是讲到气的方面,也就是气机的方面,具体形的方面,也就是物质在五脏之间的流转还没有讲。不过大家不着急,我们慢慢来。上面我讲的一些症状只是为了辅助大家理解,大家不需要完全记住。最重要的,大家是要有观念,知道肝气和肺气在人体中的作用,一个是主生发,一个是主收敛。凡是人体向外向上都为生发,凡是人体向下向内都为收敛。大家先要有这个概念就可以了。凡是人体升发,皆为肝在管,凡是人体收敛,皆为肺在管。</p><p class="ql-block">我们还以高血压来举例子,比如说如果肝气的升发太过了,血是不是就往外冲的厉害了?这样是不是血压就会升高?而同样,如果肝气的升发正常,但是肺气的收敛太过了,相当于血管从外面被挤住了,血压是不是也会升高?所以同样是高血压,或许是肝的问题,也可能是肺的问题。人在生气的时候血压会升高,人在受寒了以后,脉会浮起来,相当于血压也会升高。</p><p class="ql-block">答疑</p><p class="ql-block">妙法:</p><p class="ql-block">老师好</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囗苦口燥干,可是夜里后背稍微寒凉又立即白痰不断,似这种情况是肺有火还是有寒呢?</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妙法 早上起来口苦口干未必是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首先五行生克及五行配五脏,大家有没有不懂的?</p><p class="ql-block">金生水起刘:</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肺燥就是肺津液不足吗?</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金生水起刘 对,肺燥就是肺的津液不足。</p><p class="ql-block">徐超杰:</p><p class="ql-block">老师好,五行和五脏象数是一回事吗?</p><p class="ql-block">五脏象数讲的是四象和中的模型,五行生克又是一个单独的理论吗,有点弄不清楚了</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徐超杰 是一个模型,五脏象数就是将五行生克应用于人体五脏。</p><p class="ql-block">芜蘅:</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滋肺阴以增强收敛功能,麦冬排不上号吗?宣通肺用升麻吗?</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芜蘅 滋肺阴麦冬当然排的上号,肺燥主方就是麦门冬汤。我没写麦冬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一般补肺阴要以补土生金为主,不要直接往肺里灌水。</p><p class="ql-block">徐超杰:</p><p class="ql-block">谢谢老师,有一点不太清楚,五脏象数土土居中,五脏相生相克土怎么又不居中了</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徐超杰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是千古之秘。明天我先给大家详解一下五行生克。</p><p class="ql-block">徐超杰:</p><p class="ql-block">谢谢老师,以后会让我们明白</p><p class="ql-block">香养童子:</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肝怎么是用辛补之。虚则补其母,应该是咸补之呀?请解惑</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香养童子 补肝用辛,因为肝主升发,辛也主升发啊。关于五味和用药后面我会单独讲,今天只是顺便提一下。</p><p class="ql-block">芜蘅:</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茶叶不论何种品相是不是都有升肝作用?</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生茶生发力强,熟茶生发力弱</p><p class="ql-block">佛手:</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肺不是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吗,怎么只有收敛一项呢,是不是还没讲到</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佛手 肺的宣发说的是肺朝百脉和肺主皮毛,讲的是内外循环。肺主收敛,肝主生发,讲的是上下循环。这些后面我会讲到,人体的两大循环。</p><p class="ql-block">北方:</p><p class="ql-block">夜尿多是哪里的问题?一个晚上七八次,每次尿量少次数多,大便也多一天三四次</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北方 夜尿多是哪里的问题?喝水多了也会夜尿多,夜宵喝啤酒多了,也会夜尿多啊。</p><p class="ql-block">北方:</p><p class="ql-block">@归真 没喝水每天都一样</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北方 肾火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七讲:建立水火的观念,联系五脏六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好,开始讲课。</p><p class="ql-block">之前我们讲了,人体有两大模型,一个是六经的模型,一个是五脏的模型。六经是横分,分为表、里、半表半里、津液、血液、精气,六大块,五脏是纵分,分为生长化收藏五个过程。六经讲的是表里的循环,五脏讲的是升降的循环。</p><p class="ql-block">我们分析人体是用这两个模型,我们治病也同样是用这两个模型。</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要尝试把这两个模型统一起来。因为人体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六经表里循环讲的是出入,五脏上下循环讲的是升降,升降之中有出入,出入之中也有升降。</p><p class="ql-block">今天要再给大家一个观念,就是水火的观念。我们要用水火来把这两个模型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人体,人体作为一个活着的人,其之所以能够活着就在其内部五脏气机在流转,其与外部气机在沟通。</p><p class="ql-block">我们把人体内部所有这些在流转的物质,不管是津液也好,血液也好,精气也好,统称为水,而这些物质之所以能够流转,在于其有动能,这个动能便称为火。</p><p class="ql-block">人身就是水与火的运行。水火运行正常了,人体则就不病。</p><p class="ql-block">水火在五脏的升降,肾主水,心主火,人身的本源从肾水而始,人出成胎开始,便是父精母血之凝聚,元精相合,这便是一点真水,水中含有火气,这一点火便是真火,也就是相火。人身从水火开始,后面一直到人的生长壮老已也都是水火的不断循环。</p><p class="ql-block">肾水不是死水,肾水要升,便需要肝,肝木主升发,所升者便是肾水,肝木是助肾水升发的,肝木把肾水汲上来之后,便交给心,这就是水生木,木生火,这是左升。心主火,心脏之火为后天之火,也就是君火,心火需要下行到肾,以温肾水,以完成水火的交济循环,也就是君火反哺相火,后天补先天。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肾相交。</p><p class="ql-block">但是心火不能自然下行,肾水上行需要肝木去汲,同样,心火之下行也需要肺金去敛。</p><p class="ql-block">人体肺在上,心在肺下,心火上炎,遇肺金之后,而随肺金敛而下行,以入于肾中。</p><p class="ql-block">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五脏之中,本是脾脏属土,居中,以协调四象,四象循环,木助水升,金助火降,土在其中,为什么五行中土却排在火后呢?</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水火本是两极,火在上,水在下,而火性本炎上,水性本润下,木性本升,金性本敛,所以木生火本是自然而然,并不需要土来运化协调,同样金生水也是自然而然,也不需要土来协调,木自然而升,金自然而降,土需要协调的只是水生木这个环节和火生金这个环节。所以在水和木中需要有一个土,在火生金中也需要有一个土。但是我们人体的开始是从木开始的,我们人从成胎以后,开始生长,这就是木气开始升发,我们一年也是从立春开始算,也就是木气是第一气,水生木的过程是人从诞生开始生长,这是一个瞬时的过程,水木本是在一起的,也就是所谓的乙癸同源,这样从木开始,至水而终,从生开始,生长化收藏,治藏而终,所以也就是木—火—土—金—水,而下一个循环又是从木开始,至水而终。这样水和木之间的土就隐遁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五行土便只在火之后,而不在水之后。比如说一年之四季,长夏为土,在夏之后,但同时又有脾在四季之交各18日。长夏在夏之后是看一年,在四季之交是年复一年。这是两种模型,一个是土居中,四象循环的模型,一个是从生到死,从木到水的模型。这就是为什么土要在火后的原因。</p><p class="ql-block">这一段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一段不太好懂,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其实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五脏循环并不是一圈一圈重复的,那样人怎么会长大呢?人体五行的循环其实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从木开始,到水结束,然后又从木开始,又到水结束,这样大家能不能懂?</p><p class="ql-block">最后到人的生命结束了,也是一个五行,生长壮老已。</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乙癸同源?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其实说的就是生命是从水诞生,而其实是从木开始的,这是乙癸同源,乙就是肝,癸就是肾,人从诞生之后便开始发育生长,这是一瞬间的过程。</p><p class="ql-block">这一段大家下来之后慢慢消化理解,有不懂的可以再问我。我们接着讲五脏模型和六经。</p><p class="ql-block">五脏的升降循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水升火降,木助水升,金助火降。这样心火降于肾,肾水上济心火。这里面当然有有形的物质,也就是水,具体肾交给肝的是什么,肝交给心的又是什么,这些后面会具体讲,也有热能动能,也就是火,火具体通过什么道路,什么方式下行,后面也会具体讲。大家只要记得五脏的升降循环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而六经呢,讲的是人表里的循环,人体内部的物质不可能只在五脏存着,还要输送于四肢百节体表,以供人体能够使用,然后还要从身体各处收集废水、废料、废渣,最后排出体外。同时人体是一个活的人体,活的人体便必然要产热,人体还要有向外散热的渠道。人体的水和火能够在体内体表正常循环,这便是六经的作用。比如说太阳伤寒,这便是人体向外散热的渠道不畅了,病在太阳。所以人体内便会郁热,人便会发热。不管六经也好,五行也好,都是人体内水火的运行,一个是升降的循环,一个是内外的循环。</p><p class="ql-block">今天先讲这么多吧,明天我再详细讲一下人体表里的循环。</p><p class="ql-block">大家把五脏模型再好好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归真老师: @东方之旅 我只是用四季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没关系,只要知道五脏的升降循环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讲的还都只是模型,还没有具体讲到人体内气血津液的运行及营卫的生化。后面讲这些的时候,还会把前面这些再串起来。所以大家有些不理解的也不要紧,关键是要先把模型搭起来,先把观念建立起来。</p><p class="ql-block">群里有没有完全听不懂的中医小白?讲深了怕大家有些难以理解,讲浅了又怕大家学不到东西,呵呵,主要是大家基础不同。</p><p class="ql-block">归真:我不建议大家先读太多书,等学完了再去看书,才能明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八讲:如何顺四时而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之前讲了,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天有生长化收藏,人有五脏,亦主生长化收藏。今天立秋,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如何顺四时而养。</p><p class="ql-block">天气有六气、廿四节、七十二候,但气候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四季,人最容易把握的也是四季。植物春则繁茂,夏则开花,秋则结果,冬则落叶归根。人体也是一样,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人体春夏气机外浮,秋冬气机内敛。人要顺应四时变化而不断调整人身体的状态,这样才能全命保生,故春宜养生,夏宜养长,秋宜养收,冬宜养藏。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p><p class="ql-block">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从春开始,我们也从春天开始讲。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人身体的气机也开始生发。肝主生发,所以春天是肝脏的王时。</p><p class="ql-block">这时我们要开始注意养人的生发之气。就像人刚从沉睡中醒来一样,要伸伸懒腰,洗洗脸,梳梳头。把人体的生发气机调动起来。所以春天以后要开始进行简单的运动,舒展筋骨。每天要早起,借助早晨的气机,来舒展人体的生发之气。如果每天起的太晚,则人体生发之机不畅,人反而会疲惫。</p><p class="ql-block">同时要注意保暖,养护人体的嫩阳,不能受寒打压阳气,即所谓春捂。</p><p class="ql-block">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不能用大鱼大肉来增加身体的负担。多吃青菜五谷等生发平和之物,以提振疏通身体的阳气。具体来说,可以吃一些应季的蔬菜,可以喝一点绿茶,可以用桂枝、防风来泡水喝,以提升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吃肉的话,宜食羊肉,牛肉,鸡肉等,不宜食鸭肉,鱼肉,海鲜等寒凉之类。</p><p class="ql-block">这是春。接着说夏。</p><p class="ql-block">夏天天气炎热,草木郁郁葱葱。人体生化也旺盛,气血鼓荡在外。心主长,所以夏天是心脏的王时。</p><p class="ql-block">这时也应该每天早起,在太阳不是很毒辣的时候,稍微的晒一晒太阳,并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强健筋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肉类,多吃美食,让身体能够充分的生长。</p><p class="ql-block">但是夏天养长与春天养生不同。</p><p class="ql-block">春秋两季,一个主生发,一个主收敛,它是两个转换的季节。夏冬两季,一个很热,一个很冷,它是两个极点。春季养生,我们只需要顺应人身体的生发之气,去帮助他生发就可以了。但是夏天天气已经炎热,人体气血已经鼓荡,身体生化产生的热量也很多,这时候我们不可以再去助长人身体的热,不适合跑步运动,使大汗淋漓,也不适合去贴什么三伏贴,进行艾灸之类。而应当注意避暑乘凉,让身体的热量能够正常散发出来。</p><p class="ql-block">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并不是很多人所谓的人的身体夏天外热内寒,冬天外寒内热,所以夏天要吃姜,以暖人身体的内部。夏天吃姜,吃的是生姜,而不是干姜,生姜的作用在于行水,夏天人身体生化过旺,体内产生的热量过多,需要加快水液循环代谢,以把热量尽快输送出去。所以需要吃姜来加快水行的速度。</p><p class="ql-block">所以夏天可以用陈皮、茯苓、泽泻等泡水喝,或者喝红茶、熟普等,以帮助人体活水行水,散发热量。</p><p class="ql-block">同时,因为人体生化产生的热量很多,人体为了散热,皮肤毛孔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此时也不适合去吹空调,让寒气入到身体里面,也不适合吃冰冷寒凉之类,折了人身体的气血。</p><p class="ql-block">总之,夏天既不可助热,也不可助凉。而应该利用人身体气血生长的时机,强健脾胃,多吃甘美,适当锻炼,增强体质。</p><p class="ql-block">这是春夏养阳,我们接着讲秋冬养阴。</p><p class="ql-block">秋天天气转凉,万物肃杀,人感秋气,气机开始内敛。肺主治节,而主收,秋季是肺脏的王时。</p><p class="ql-block">此时,加衣勿厚,使人感秋凉,精气始伏,所谓秋冻。人应早睡早起,减少劳作,让身体气机能够收敛。</p><p class="ql-block">秋季天凉,水火分离,天气转燥,人多咳嗽、咽痛。此时可以乌梅、五味子、桂花、蜂蜜等泡茶,可食山药、薏仁、银耳粥等,以缓秋燥,以助肺气。</p><p class="ql-block">深秋蟹肥,其味鲜美,可食之以填精,然蟹性寒凉,必佐黄酒,以温其性。</p><p class="ql-block">所谓秋冬进补,秋冬之补与夏季不同。春夏所养在阳,秋冬所养在阴。阳者,外也,春夏之补在养气血筋骨,使阳气充足,卫外为固,故夏不可过汗,否则毛孔常开,卫外不固。夏亦不可火灸助热,否则气血沸腾,伤筋烂骨,血难以复。阴者,内也,秋冬之补在养五脏,使五脏填精,以待来年生发。</p><p class="ql-block">所以秋冬宜多食五谷、面食,以益气填精,补养五脏。</p><p class="ql-block">然后说一下冬。</p><p class="ql-block">冬季天寒,万物闭藏,肾主藏,故冬季是肾的王时。</p><p class="ql-block">此时应早睡晚起,节房事,少劳作,使人体气机能够深藏。亦不可过度取暖,扰动人体气机,否则相火不藏,阴起亟太过,来年生发无力,则人多温病。</p><p class="ql-block">寒冬时节,人多冻伤,此时宜避寒就温,可食羊肉汤、酒糟、桂圆枣茶等,以温暖人体气机。亦可于睡前以温水泡脚,以驱寒保暖。</p><p class="ql-block">要之,冬季既不可助寒,亦不可过暖,要使人体藏精起亟正常,如此才能阴平阳秘。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p><p class="ql-block">冬季天气已寒,人体毛孔常闭而不开,多食则生内热而不易外散,故宜常食萝卜以通气,避免体内热气堆积,扰动相火。</p><p class="ql-block">冬季可食羊肉、牛肉、鸡、鸽、枸杞、芝麻、天麻等,甘温以养。亦可以黄精、天冬、苁蓉等泡酒,少饮则温而填精。</p><p class="ql-block">基本上只要大家掌握了人体五脏生长化收藏的原则,知道人体与天地相应,这些东西大家自己也是可以明白的。</p><p class="ql-block">好了,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我再给大家讲一下关于饮食的原则。</p><p class="ql-block">饮食大的原则,肉食多补阳,素食多填精。兽类如羊肉、牛肉、犬肉等多温通而补血,羽类如鸡、鸽等多补气而通阳。山羊多动而通阳,绵羊气机绵长而补中。猪为水兽而性寒,马肉性寒,驴肉性平。鸭肉性寒、鹅肉性平。鳞类、介类等水产,如鱼虾蟹等多补精而性寒,食之不化则多生痰。鱼性利水,黑鱼敛疮。谷类多平和而补精,豆类多聚气而难化。大米利水宜食新,小麦填精宜食陈,小米益胃养津。植物苗者多生发,如野菜苗、香椿芽、蒜苗、韭苗等,得春气之先。葱中空而通气,肉类多用葱以下气,蒜生发而亲上,蔬菜多用蒜以提香,姜横行而散水,鱼类多用姜以化痰。大料如八角、花椒、茴香、桂皮、草果、肉蔻等,多温而下气,消积除满,肉食多用,紫苏、香菜、藿香、荆芥、薄荷等,多清香发散,以佐海鲜。</p><p class="ql-block">大家掌握住大的原则,以后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吃了。</p><p class="ql-block">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p><p class="ql-block">答疑</p><p class="ql-block">问:老师秋天是肺的王时,此时顺应天时养肺,金旺克木,此时又如何护肝呢?</p><p class="ql-block">答:五脏气机流转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是说肺强了就一定会伤肝了。五脏流通则贪生忘克。虚则用药以生,实则用药以克,这是后面会讲的内容。比如说,金强,则金生水,水生木,秋冬进补,收藏有根,则明年春时生发有力,肝怎么会弱呢?所以秋冬进补,来年打虎。</p><p class="ql-block">平安是福:</p><p class="ql-block">有个疑问老师,艾灸何时做比较好</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艾灸,大家记住一个原则,艾是为了温水的,而不是为了烤火,否则便是火劫,因此艾必须要有水承之,要口中不渴,且内有寒水方可灸,且不要灸出灸疮。</p><p class="ql-block">平安是福:</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了,有一次灸完口干舌燥,开始舒服,后来就不对劲了</p><p class="ql-block">天天向上:</p><p class="ql-block">冬病夏治贴三伏贴有道理吗?</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天天向上 三伏贴是为去病而设,借天时人体气血鼓荡之时,以去陈寒之病,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p><p class="ql-block">李文禹:</p><p class="ql-block">夏秋之交灸关元,可以吗?</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李文禹 不管是灸哪个地方都是一样。秋季人体气机可是内敛了,又怎么可以再去动其热呢?</p><p class="ql-block">李文禹:</p><p class="ql-block">@归真 明白了,谢谢老师!</p><p class="ql-block">现在,艾灸更多是一种商业行为,而非治病。</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大家记住一个观点,灸不是补药,可以天天吃,即使是补药也不能天天吃啊,人是靠米面养的,不是靠药养的,平常之物便是最养人的,灸也是药,需要对症,而不是保健的手段。我们现在所吃的东西,越是平常的,越说明是普及的,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经过几千年的筛选给我们留下来的。为什么小麦、水稻在全世界普及?就是因为它们是最养人的。所以大家不必去追玄求异,越是寻常之物便越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佛手:</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如果晚上运动或者秋冬季运动是不是也算是扰动阳气呢?</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佛手 是的,对一般的运动来说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人的运动是有问题的,并不知道该如何运动。</p><p class="ql-block">平安是福:</p><p class="ql-block">生长收藏的过程,是如何顺着季节走,又该如何对治过度的生长收藏呢?就是说要顺应季节来养生。可是有时候又不能太过,比如春季不能生发太过,秋季不能收敛太过,又需要对治</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凡事过犹不及,当然不能太过。内经中说,以平为期。果树为什么要剪枝呢?如果枝长的太过,秋天不就不接果子了吗?</p><p class="ql-block">麒:</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怎么知道有无寒水?</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麒 这牵涉到辨证了,后面具体讲辨证的时候会讲。</p><p class="ql-block">佛手:</p><p class="ql-block">老师,那秋冬季运动应该如何进行,打打金刚功可以吗?</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佛手 早上可以打</p><p class="ql-block">另外很多人问运动的,后面我会单独讲一期关于如何运动的。首先大家要明白什么是运动,运动的目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佛手:</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有机会可以给我们讲讲站桩和静坐方面的内容吗?</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佛手 这个后面讲运动的时候会讲到。</p><p class="ql-block">北方:</p><p class="ql-block">喝凉的老是拉大便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北方 因为喝凉的身体不受,所以要拉出去。</p><p class="ql-block">水果通便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来考大家一个问题吧,大家说水果是什么?大家吃水果吃的是什么?大家从生命,从本质上去思考。</p><p class="ql-block">对于植物来说,水果是什么?植物为什么要先开花才能结果?今天大家思考一下,明天上课之前我们讲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九讲:水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先给大家讲一下水果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以后大家对我们日常所吃、所用的,比如说果、谷、豆、糖、盐、茶、蜜、酱、醋、油、水等这些,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p><p class="ql-block">这些对中医来说,也都是药材。</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看水果</p><p class="ql-block">内经中说,五果为助。</p><p class="ql-block">水果虽然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但其本质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植物,下有根以吸收地气,也就是水分、营养,上有叶,以吸收天气,进行光合作用,枝干为三焦,以输送营养。</p><p class="ql-block">植物开花后,经授粉而有子,藏于果实之中,以延续物种。</p><p class="ql-block">花,是植物的性器官,在果实未长成果实之前,藏于花蕊之下,称为子房。</p><p class="ql-block">在授粉之后,花落而子房膨大,结为果实。</p><p class="ql-block">大家看这个过程跟人其实是不是很像?</p><p class="ql-block">所以大家看水果其实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植物不结水果,而直接结成了种子,而有些植物却长成了水果?</p><p class="ql-block">大方:</p><p class="ql-block">@归真 老师昨天所讲艾灸的理法,和目前中医界流传说法大不同,现在流行说法是:三伏灸,大好时机。再请问老师,体形偏瘦(津液偏少)脾胃虚寒(忌食寒凉)这种体质,适合艾灸吗</p><p class="ql-block">好了,我们接着讲水果。</p><p class="ql-block">植物不像动物,动物可以行走于八方,而植物只能固定于一处。</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植物呢,有些是直接结出种子,像我们常见的小麦、水稻等等,像豆呢,是直接结出豆荚。而果树呢,大多是结成果实。</p><p class="ql-block">结成种子的,种子落地便可以直接生根发芽,它只需要极少的水分、营养。</p><p class="ql-block">而果树呢,需要的营养就比较多,一颗果子,其里面是核,是种子所在,水果呢,是种子外面的胞衣,在种子没有成熟之前,水果是为种子提供营养的,而当种子成熟以后,果实落下,水果是为种子储存营养的,是为种子发芽所用。</p><p class="ql-block">一个物种,其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物种的延续。</p><p class="ql-block">母体中胎儿是靠什么养的?</p><p class="ql-block">是靠母体之精,而不是靠母体之血,母体受孕则经断,胎儿离体之后,母精化乳而哺子,其经亦断,精经本是同源。</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吃到的水果是什么呢?其实就相当于是植物之精,亦相当于是植物之奶水。</p><p class="ql-block">水果和牛奶、羊奶这些,看似不同,其实是同一类东西。都是为了哺育后代而产生的。</p><p class="ql-block">这样说大家能不能理解?</p><p class="ql-block">植物跟动物一样,有些动物生下来就会走,就可以自己去自然中找吃的,而有些动物则必须要经过母体哺育才能成活。</p><p class="ql-block">植物也是一样,有些植物的种子是不需要水果的,落地便可成活,而有些植物的种子则必须要有母体营养的哺育,这便是水果。</p><p class="ql-block">果子呢,有树上结的,也有藤蔓结的,也有水里结的,果也分五行。</p><p class="ql-block">内经中说,五果为助,什么叫五果为助呢?</p><p class="ql-block">这些东西其实本不是给人吃的,不当是人正常的饮食</p><p class="ql-block">果作为一种营养,人体本身是不受的,人体以五谷为养。只有在人体阳化功能充足,且阴亏之时,才会需要以果为助。</p><p class="ql-block">但是现在的人,吃水果、喝牛奶都已经成为常态了。</p><p class="ql-block">这也是现代的人为什么寒湿体重偏多的原因。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好了,关于水果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p><p class="ql-block">其实很简单,我一说你们就明白了,有时候你们自己想反而想不清楚。</p><p class="ql-block">刚柔相济:</p><p class="ql-block">老师,那现在已经寒湿体重,吃水果需要注意什么,还是最好不吃</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刚柔相济 已经寒湿为什么还要吃呢?</p><p class="ql-block">健康幸福:</p><p class="ql-block">在群里学习就是享受。心里暖暖的</p><p class="ql-block">芜蘅:</p><p class="ql-block">但是我20多岁时胃口好得吓人,每次吃完肉食后心烧,必须吃点水果,不然会难受,想想可能那时胃火偏重,吃点水果滋阴刚好和下胃就舒服</p><p class="ql-block">归真:</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像桃、李、梨等,有汁水比较多的,其内核硬而坚,还有像香蕉,其种子很小,肉软而糯,橘则内分数瓣,中有丝络,还有像椰子,其内直化为水,其用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刚柔相济 你能用阴阳平衡的观念去分析问题,很不错。但不能机械,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果肉是凉的,种子就是热的。要明白种子是什么?果肉又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榨油大多是用植物的种子,而枝干却很少能榨出油来?</p><p class="ql-block">大家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凡事都不能绝对,也不能去硬套公式。</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在雪域高原,会产大热之物,同时也会产极寒之物。</p><p class="ql-block">好了,今天就先不讲新课了,大家把我上面讲的好好理解一下,然后整理一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归真第十讲:中医如何治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好,今天接着讲课。</p><p class="ql-block">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观念,就是所有的病都是人体自己生的,所有的病也都是人体自己治的。</p><p class="ql-block">所有的药物也好,针灸也好,都是在辅助人体,而不是直接去治病。这一点与西医是不同的,我们针对的永远都是人体,而不是病本身。</p><p class="ql-block">人体能够生病,自然也能够去病。比如说之前有个人问我,说小孩子腺样体肥大,睡觉老打呼噜,影响呼吸,问我怎么办?我说那就吃药呗,可是他说他腺样体已经肥大了,已经长出了有形的东西,吃药怎么能再缩下去呢,西医说只能割掉,最后他还是去做了手术。这就是不懂人体与疾病的关系,人既然能把它长出来,为什么不可能把它消下去呢?人身上的肉也是人体自己长的,人能够瘦下去,那肉自然也是人体自己消下去的。人体内所有的东西,只要能长就能消。</p><p class="ql-block">而药物也好,针灸也好,练功也好,都只是在辅助人体的运行。再比如说药物,我们知道天花粉可以止渴,但如果你在沙漠中,没有水喝,你带一包天花粉难道可以保证你不渴吗?当然不行。所以所谓天花粉止渴,也只是在帮助人体运行水液而已,而不是说天花粉本身可以止渴。所有的药物都要通过人体来起作用。人体本身的运行,是一切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而所谓补血药也好,补精药也好,并不是这些东西吃进去就变成了血,变成了精。而只是它们能加快人体对精、血的生成,而最终真正能生血、生精的,只有人所吃的食物。</p><p class="ql-block">疾病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说哪个药可以去治哪个病,真正能治病的只有人体。而人体最重要的是要运转正常,各项功能正常。</p><p class="ql-block">我们之前讲了五脏象数及人与天地的沟通。所谓五脏象数也叫藏象学说。之前我们讲了生命皆有五藏,肝木主生,心火主长,脾土主化,肺金主收,肾水主藏。五脏运转就是生长化收藏,它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也就是推陈致新。其在内表现为升降,也就是体内自身的五脏循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其在外表现为出入,也就是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生命体,它能够及时的推陈致新,能够不断的新陈代谢,那它的生命就是正常的,也就是不病,而如果五脏循行出现了错乱,那它就是病了。</p><p class="ql-block">中医研究病的观念,就是从研究人体的升降出入、新陈代谢入手,而不是去研究一个个具体的症状。这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整体观念。把升降出入调好了,剩下的只需要去交给人体自己,人身有什么问题,它自己就会去修复,而不需要着眼于某个局部的问题,而具体去干预它。人体的疾病,最终都要靠人体自身去解决。</p><p class="ql-block">我们小学时都学过一篇课文,叫郭橐驼种树。养人如同种树,你只需要供给它充分的水分、养料,剩下的就让它自己去去长,而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它,这样树才能长好。这一点中医与西医是有很大的不同的。</p><p class="ql-block">这一点中医与西医是有很大的不同的。</p><p class="ql-block">现在西医所用的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抗生素,一种是手术。这两种手段有没有作用呢?当然有作用。比如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也就是细菌、病毒感染以后,机体功能本来已经非常低下,通过发烧,咳嗽等一系列的手段都无法将外邪杀死或排出体外,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抗生素去把病邪杀死,当然有利于机体的康复,这就相当于使用杀虫剂一样。而手术呢,是在人体出现外伤,比如骨折脱臼以后,通过外力作用对其进行矫正复位,或者是在人体体内出现异物,人体自身无法将异物排出体外的情况下,通过手术直接将异物取出,帮助身体尽快康复。</p><p class="ql-block">这两种手段的都是在帮助人体,或者说是代替人体去行使一部分功能。但是这是奇,不是正,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抗生素呢,就相当于中医里面的偏方,中医里面有一些偏方,它没有具体的中医辨证思考的过程,而只是只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病症有效,比如说葛洪的肘后方里面记载青蒿可以治疗疟疾,它就是一种特效药。手术呢,中医以前使用的也很多,像史书记载的华佗给关羽的刮骨疗毒,以及给曹操的开颅治头风等等,都是使用手术的方法,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各种观念的变化,这种手段的使用的也就越来越少了。但是不管是抗生素也好,手术也好,其对人体本身都是有损害的,会干扰人体自身的运行。所以比如说在骨折复位以后,或者说外伤包扎伤口以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正,要养人体的气血,这样最终人体才能康复。杀虫剂当然可以使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屋子的干净清洁,这样才不容易滋生细菌。</p><p class="ql-block">而我们学习呢,最主要就是要学习正治的方法,了解人身体自身的运行方式,而同时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养生,如何不生病,这才是最根本的。偏方和手术呢,只是作为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手段,只需要了解就足够了,一个人是不可能靠偏方去成为一名大医的。并且正治以后,比如说像感冒,治疗了以后,他就不容易再发生感冒,而如果像使用抗生素呢,他会不停的感冒。因为人体并没有学会如何应对疾病,而被外界的东西直接代替人体起作用了。这就是要学习正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中医与西医的不同在于中医就相当于是市场经济,它调解的是整个经济运行的状态,你只需要制定好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保证货物和货币的流通,整个经济体自然就会有序的去运行。人体也是一样,身体通畅了以后,气血该流到哪里就会流到哪里,该修复哪里就会去修复哪里。</p><p class="ql-block">而西医呢,更多的是一种计划经济,针对特定的经济行为去进行干预。就像扶贫一样,你要给他把路修通,让他有造血的能力,这样他自己才能富裕起来。那如果一个人快要饿死了,你当然要先给他一碗米饭,让他能够活下去,然后才能再谈去造血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所以市场经济当然也会有一些计划的手段,这就是偏方的使用。人体的运行跟经济的运行是一样的道理,之前讲了,肾呢,就相当于是藏钱的功能,也就是相当于人的保险箱,人不能只存钱,不花钱,那钱就没有意义,人就成了守财奴了,钱也只是一堆死钱,不会变成资本,最终人死了,钱没花了。所以肝呢就相当于是取钱,也就是拿资本去投资,心呢就相当于是花钱,把这个钱具体的去用出去。肺呢,是回收的功能,就是你花了钱投资了以后,工作了挣到的钱再把它拿回来。肾呢,就相当于是灯油,心呢,就相当于是火苗,肝呢,就相当于是灯芯,它把这个灯油吸上来以供燃烧,那肺呢,就是外面的灯罩,一方面护住火苗不受外面风的侵袭,另一方面可以聚敛光线,用在需要使用的地方。有了火苗以后,我们就可以去工作,去采了油以后再加到灯油里面,这就是心肾的循环。</p><p class="ql-block">我们只要调整好了人体的生长化收藏,也就是新陈代谢、升降出入,人体自然也就不病,也就能保持健康、长寿。有的人呢?是精不能藏,比如说像遗精、滑泄,最终的油漏完了,人也就死了。有的人呢,是不能生发,他有很多的油,但是点不着火,这也是不行的。所以水火为人体之贵用。</p><p class="ql-block">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一个概念,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医是如何看待疾病,以及如何去治疗疾病的。我们经常说中医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什么是整体观念呢,就是我上面讲的这些,而辨证论治辨的是什么呢?也是人体整体的运行状态。</p><p class="ql-block">所以大家知道了,为什么练功可以去治疗所有的病,药物也可以去治疗所有的病,针灸也同样可以去治疗所有的病,甚至祝由、符咒也可以,因为所有这些最终都是要通过人体起作用的,其所调整的都是人体的状态。</p><p class="ql-block">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p><p class="ql-block">若水: 老师,请问如身体的结节如肺、甲状腺、乳腺等,是五脏的生长化收藏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p><p class="ql-block">归真老师:@若水 它不是简单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要具体去分析。比如说一个村庄,或一个县,非常贫困,那具体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是资金没到位?还是没有产业扶持?还是这个地方的人太懒了?要结合各种证状,具体去分析。你们现在还没有学到辨证,后面讲辨证的时候会具体再跟大家讲。具体一个病如何去辨证,一个证如何去用药,这都是后面会讲的内容。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来。</p><p class="ql-block">崔斌: 归真老师,古人治病,一针二灸,三汤药。老师可否讲讲三者具体运用?我粗浅知道的是针通经络,灸调阴阳,药用中病即止。请老师给予补充。</p><p class="ql-block">归真老师:@崔斌 针者,真,调之在神,灸者,火,治之在阳,汤者,醴,补之在气。粗分的话可以这样分,但要记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内经中说移精变气而病可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