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散文】上海人不说腊月

老顺子

<p class="ql-block">昵称美篇号 老顺子241617</p><p class="ql-block">供图 笔者自拍</p> <p class="ql-block">让我写腊月的文章,我真的写不来。因为我对腊月从小到老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身居江南大城市,每日穿梭在家与单位两点一线,没有务农经历,季节和时令始终处于模糊状态。</p> <p class="ql-block">作为城市人,我能描述气候的词语很贫乏,不外乎冷天、热天,夏天、冬天。不会把腊月老挂在嘴上,腊月也就是个书面语。说到寒冬腊月,我理解为寒冷的冬天就叫腊月,腊月就是严寒的冬天。如果冬天不严寒,所谓的暖冬,那么就不存在腊月一说了。诚然这是说的我以前缺乏常识闹出的笑话。现在有了通天达地的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粗浅知识获知不少,基本告别无知。</p> <p class="ql-block">让我感受腊月到来的信号是腊梅花开。腊梅腊梅,不就是腊月里开放的花吗?其实不然,黄澄澄的花朵,花瓣像似涂满了一层腊,露水沾不上,但能承载霜雪,一旦此般情景出现,必然是冰裹黄蜡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赏花是城市人的一大爱好,更何况万木萧疏百花藏身北风呼啸甚而冰天雪地,只有她傲然开启寒冬之旅,真正是花中战将,令人敬佩引人敬赏。偌大上海腊梅观赏的地方很多,譬如上海植物园、世纪公园、真如公园、顾村公园等等。但是这些地方都是近年来才栽植起来的,最早不过三十年。上海境内种植腊梅历史最悠久的当属位于嘉定与江苏昆山交界处的外冈腊梅园。四十年前,交通不便,我可是慕名前往,骑一架破旧自行车辗转寻觅,得以一睹原生态的百年沧桑腊梅树。那次游览观赏得到许多腊梅的知识。腊梅不属于梅花,它是有别于梅花的树种。自元代以来外冈地区广泛种植,是为江南腊梅原产地。经过常年培育其花型品种已达二十多种,适合品鉴观赏。拍摄腊梅花,最好是以红墙作背景,更能忖托花媚惊艳。</p> <p class="ql-block">再一个知道腊月的事物是腊八粥。说起来这个习俗古已有之。然而我傻傻地明白什么是腊八节只有十年,还是得益于夫人佛寺活动。寺庙里这天必定大张旗鼓早早烧煮好腊八粥施舍给香客和周边居民,还抬粥上门敬献给孤寡老人。</p> <p class="ql-block">其实腊八粥的食料就是杂粮及干果,凑足八种以上,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杂粮粥或叫八宝粥。但是到了腊八这天喝腊八粥便有了特殊意义。譬如家人一起围桌喝粥表达团圆,并有祈求家庭幸福、驱邪避灾、强身健体、来年好运的寓意。从中文化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腊月是农历十二月,过年的前奏。以前物资不丰富的年代,年味倒是很浓的,家家户户囤积准备过年吃喝的食物,买上一大堆的鞭炮爆竹烟花,书法能人帮写春联,家家还要大扫除,除旧布新。 人们还不会忘记先过个小年作为预热。</p> <p class="ql-block">如今物资超级丰盛,年夜饭也就是个形式而已,我们已经二十年不在家里吃了,都搬到饭店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有一句流行语“上海人不过年”。想想也是,上海人过年安安静静冷冷清清,没有鞭炮没有焰火。有看没看看个春晚,守岁习俗丢到九霄云外。走亲访友都简化到网上拜年,包括压岁钱。唯一的好就是一小家子开车外地旅游,有假期,高速还免费。</p> <p class="ql-block">过年都没有激情没有氛围了,那年前腊月还要准备点啥呢!年夜饭早几个月就在饭店订好了。洒扫庭除,唤个钟点工全搞定。备零嘴买春联也无须跑商店和超市,京东淘宝拼多多一键购足快递送上门。“上海人不过年”还真深刻到肉里了。</p> <p class="ql-block">以前我是稀里糊涂不懂什么叫腊月,所以无从下笔写腊月。现在心智开发懂得了有关腊月的许多道道,却遇上没有年味的腊月,让我怎么写腊月?当然我说的是上海。看网上视频,别的地方都是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景象,传统习俗大放光彩,福建长乐的游神表演那才是真正的热闹非凡,看的让人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读了这次《腊月纪事》征文的许多锦绣篇章,无一不是赞颂类的,生活的美好和灿烂跃然纸上,符合了征文组织者的初衷。我亦举双手赞赞赞。然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对于腊月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的这篇实话实说似乎有点杂音,不求评奖但求无过,不求加精但求勿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