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诗是作弊吗?

NONO 天大

<p class="ql-block">网上有不少人对AI作诗有不少批评意见,我有如下观点:</p><p class="ql-block">其实,AI是工具,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要人最后定夺了,那就是我的作品,不是作弊。评委会评的是作品的本身,只要你不是抄袭,你在网上是搜不到这个作品的,因为AI是作不出同样的作品的。正如同有人改诗,你就把推改成敲,那也是一首新的作品了。否则就是对评委会的专家们水平的莫大讽刺,而且今后的大方向应该是AI评诗!</p><p class="ql-block">就此观点我让豆包写了一篇议论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善用AI,拥抱创作新变革</span></p><p class="ql-block">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逐渐渗透进创作领域,关于AI创作与传统创作的讨论甚嚣尘上。有人认为使用AI辅助创作是作弊行为,然而,在我看来,AI不过是一种工具,只要人在创作过程中掌握最终定夺权,经由AI辅助完成的作品就应被视作创作者的心血结晶,而非作弊产物。</p><p class="ql-block">“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作为新兴工具,在创作中能提供丰富的灵感与素材,极大地提高创作效率。画家利用AI绘画软件,能快速生成不同风格的草图,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作家借助AI生成故事框架,可在其基础上填充细腻情节与深刻情感。这与古人使用笔墨纸张、现代创作者使用电脑码字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借助工具来实现创作目的。以书法为例,从最初简陋的书写工具到如今精良的毛笔、宣纸,工具的革新从未改变书法作品是创作者艺术表达的本质,AI之于创作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评委会评审作品,重点在于作品本身的创新性、艺术性与思想深度,而非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只要作品不是抄袭而来,独一无二,就具备被评判的价值。AI虽能生成内容,但它缺乏人类独有的情感体验、生活感悟与创造力,每一次生成的内容都具有随机性,无法产出完全相同的作品。这就意味着,经由创作者利用AI精心雕琢的作品,是充满个人风格与思考的独特存在。就像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字词的斟酌修改是常见之事,“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替换“推”字,虽只是一字之差,却让整首诗意境焕然一新,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这修改后的作品依然是诗人的创作成果,同理,融入创作者智慧与决策的AI辅助作品,也理应被认可。</p><p class="ql-block">若因作品创作过程中使用了AI就否定其价值,无疑是对评委会专家专业水平的质疑。专家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能够透过作品表象,洞察其内在的艺术价值与创作技巧。他们有能力区分真正的创作与抄袭、模仿,不会被创作工具所误导。而且,随着AI技术的普及,未来AI参与创作将成为大趋势,AI评审也可能应运而生。AI可以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快速筛选出作品的基本问题,如语法错误、格式规范等,为人工评审提供参考,提高评审效率。当然,AI评审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温度、文化内涵等深层次内容,仍需人类专家凭借丰富的经验与细腻的感知去评判。</p><p class="ql-block">AI的出现为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摒弃偏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这一工具。创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AI的力量,挖掘自身潜力,创作出更具魅力的作品。评委会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创作方式的变革,公正客观地评判作品。在AI的助力下,创作领域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更多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认为这篇文章当仁不让,它就是我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AI开新韵》(新韵七律)</p><p class="ql-block">智能潮涌艺途新,创作思维遇转轮。</p><p class="ql-block">视作良材同笔墨,化为灵智启心门。</p><p class="ql-block">人凭定谳成佳构,械助雕琢铸锦文。</p><p class="ql-block">且看未来评审路,与机相伴绽奇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亦为豆包所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