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配图/网图</p><p class="ql-block">文字/自由自在(一味)</p><p class="ql-block">美篇/105829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工智能行动峰会10日至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图为11日在巴黎大皇宫,参会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别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合影。图源:外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世纪的狂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巴黎的灯火下,一纸宣言悬在半空,六十一双手齐齐托起,名曰“包容”“可持续”,字字如金箔般光鲜。可这金箔背后,偏生缺了两道裂痕——大西洋那头,有人将笔掷了,笑道:“这纸太薄,装不下我的野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包容”,原是一场新世纪的堂会。马克龙振臂高呼,要借核能“插电”AI,仿佛法兰西的核反应堆能炼出数字乌托邦的仙丹;大洋彼岸的“星际之门”却轰然洞开,页岩油与数据中心的轰鸣声里,五千亿美金堆砌的,是另一座巴别塔,塔尖上刻着“美国优先”。欧洲的“觉醒”倒像是醉汉的踉跄——既怕落后,又恐监管缚了手脚,最后只好在“创新”与“规矩”的夹缝里,将口号绣成锦旗,迎风招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宣言上写:“开放、透明、伦理”,字字如菩萨低眉。可菩萨脚下,尽是蝼蚁。印度接了下一届峰会的棒,说是要“普惠南方”,可南方的土地连数字的种子都未播下,北方的算法已如蝗虫过境,啃噬着残存的劳动力。英国一甩手,称“国家利益至上”,美国副总统万斯更直言:“监管?那是绞索,会勒死变革的婴儿!” 原来,强权的“伦理”不过是秤杆上的砝码——轻了便添,重了便撤。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副总理张国清在会上谈“命运共同体”,话音落地,西方记者笔尖一顿,暗自嘀咕:这“共同体”里,可有算法霸主的席位? OpenAI的阿尔特曼与马斯克隔空斗嘴,收购闹剧成了峰会的余兴节目,资本的笑声穿透了宣言的纸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妙的,是那宣言里赫然写着“避免市场集中”。可抬眼望去,科技巨头的疆域早已连成一片,光刻机的巨头、半导体的帝王、算法的领主,哪个不是割据一方的诸侯?所谓“开放”,不过是让蝼蚁在巨轮的缝隙里,捡拾几粒漏下的数据残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迅若在,大约要冷笑:这新时代的“仁义道德”,终究是吃人的筵席换了桌布。宣言墨迹未干,电力已成了厮杀的兵器,清洁能源与页岩油的对峙,不过是新殖民主义的幌子——谁掌控了AI的脉搏,谁便是21世纪的上帝。而上帝,从不需要签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闭了幕,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豪言要“谱写新时代的开端”。可新时代的序曲里,美英的缺席,恰似一记休止符——提醒世人:这场盛宴,终究是分餐而食,有人啖肉,有人舔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2.1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