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客家祭祖文化</p><p class="ql-block">客家人把祭祖看成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祭祖文化是客家人传承慎终追远、追本溯源、报本返始的美德的体现。同时,祭祖文化还起到了敦亲睦族、维系团结的作用,因而世代相沿。</p> <p class="ql-block">请龙</p> <p class="ql-block">迎龙</p> <p class="ql-block">祭祖</p> <p class="ql-block">敬祖重谱</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共同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在中原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一一敬祖先、重谱牒。通过谱牒,将共同的文化认知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古韵方言</p><p class="ql-block">客家话,又称为“客方言”,在广西、海南称之为“话”,在梅县则呢称为“阿姆话”,为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语音与中原古汉语音韵相符,是中原古音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宋代以来,大量客家人聚居于岭南山地,在与土著文化交融中偏离中原汉语的演变轨道,独自演变成汉语的一种方言。客家方言形成于闽西和赣东南,成熟、定型于梅州,梅县话因此成为客家标准话。</p> <p class="ql-block">儒家思想中的“修身”“养德”“齐天下”,是客家族群追求的最高境界。依山傍水,自给自足,耕读传家的简朴生活;苦读圣贤书,求取功名、积极入世的目标,淬炼了无数客家子弟,使客家民系成为中原儒学文化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保留地。</p> <p class="ql-block">私塾教育</p><p class="ql-block">现代教育兴起之前,客家人以私塾及宗族教育传授知识。直到清末民初新学兴起,学校增多,宗族教育才逐渐衰落。客家私塾包括家塾、族学、义学等多种形式,它们维系了客家民系崇文重教的儒学传统。</p><p class="ql-block">广东大埔百侯私塾(兰台书室)</p> <p class="ql-block">惠州黄家祠</p> <p class="ql-block">兴教办学</p><p class="ql-block">客家民系尊师重道,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积极兴教办学。自宋代以来,在粤闽赣客家地区兴建书院,教授传统儒学,培育出许多在文学、诗词、书法、理学等方面颇有建树的杰出人物。明清以后,梅州地区兴办众多书院,文风鼎盛,成为人文秀区。</p> <p class="ql-block">广东梅州长乐学宫</p> <p class="ql-block">广东河源紫金学宫</p> <p class="ql-block">江西赣州道源书院</p> <p class="ql-block">闽西客家地区书院</p> <p class="ql-block">台湾台南孔庙</p> <p class="ql-block">近代新式学校</p><p class="ql-block">由于华侨和乡贤的积极兴学、英美等洋教士的鼎力相助,民国时期客家地区的新式学校数量和教育普及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不少学堂还开设了较早的西式军训教育。</p> <p class="ql-block">福建上杭丘氏书院</p> <p class="ql-block">龙川县考棚</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年间,广东学政在龙川佗城设立科举考试点,定期考试周边客家地区学子。</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圣旨匾</p> <p class="ql-block">入世功名</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客家民系虽在艰苦环境中抗争,但接受严格的教育,坚持积极入世、博取功名、报效国家、光宗耀祖的儒家思想,使客家族群人才辈出,成为汉族民系中十分出色的一支。</p> <p class="ql-block">广东大埔父子进士牌坊</p> <p class="ql-block">福建南靖塔下村张氏祖祠石旗杆群</p> <p class="ql-block">自唐武则天开创武举选官制度以来,天下尚武之风更甚。通过科举制下的武举考试,获取功名,报效国家,成为尚武爱国的客家男儿的追求之一。明清时期,客家地区尚武之风兴盛,武举科试成功者不少,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梅州五华的武状元李威光。</p> <p class="ql-block">理学是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巅峰,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建构具有指导性意义。历史与机缘,使粤赣闽客家聚居区域成为宋明理学的发祥与辉煌之地。中国理学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大儒周敦颐为官赣州,首开讲学之风,与弟子程颢、程颐在赣州奠定理学根基;明代理学泰斗王阳明也与赣南结下了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客家精神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练出来的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吸取了迁入地的文化因素,彰显出自己鲜明的精神个性。</p> <p class="ql-block">客家联谊</p><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上长期流转迁徙,客家人有着浓厚的宗族姻亲观念,形成了独有的集体意识,升华为客家人团结互助、精诚相爱的可贵品质。特别是远离故土的客家人,通过倡建具有血缘、地缘关系的宗亲会馆和商会来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守望相助,携手共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休闲区的建筑也颇具客家特色。</p> <p class="ql-block">一楼的文创区,每一件小物件都充满了浓厚的客家特色,绝对值得一逛。</p> <p class="ql-block">围龙展茶具</p> <p class="ql-block">马上有钱</p> <p class="ql-block">林凤眠画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