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英婶子的一生

荷塘月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那个宁静的小村子里,有个特殊的存在——海英婶子。她是从贵州远嫁到河南的,听说因她口齿不清,智商也不太够,在当地不好找婆家,最终远嫁给了大她二十岁的二坤叔,也就是我的邻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坤叔为人实诚得过分,甚至连简单的算数都弄不明白,这也是他一直打着光棍的原因。早些年,二坤叔还买过一个媳妇,后来被公安局的人救走了。好在二坤叔的妈妈,也就是我的池奶奶精明能干。池爷爷是离休教师,虽已去世,但池奶奶每月能拿到上千的抚恤金,在农村,这也算是衣食无忧,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海英婶子才嫁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刚嫁过来的海英婶子,日子并不好过。她基本不会干农活,家里也收拾得乱七八糟,所以没少受气。去别人家串门,也总是遭人白眼,没人愿意搭理她。可她特别喜欢来我家,我妈有一颗菩萨心,总是热情地招呼她,还会悄悄给她零食,把我的旧衣服也拿给她。从那以后,她就成了我妈的小迷妹。每次见到我们姊妹几个,都格外亲切,看见我小侄子侄女就抱着不撒手,一遍一遍重复“乖乖”,那坦然天真的笑容,是她在这个村子里难得的温暖时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后来,海英婶子生下了一女一男。还记得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她家,看到她正坐在院子里把孩子放腿上逗着玩。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的眼神无比专注和温柔,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蛋,嘴里喃喃自语,虽然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但那温柔的语气和满是爱意的神情,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对孩子的爱。她还常常抱着孩子去我家串门儿,又惊喜又自豪地汇报:“会吃点饭了”“会跑几步啦”,然后就是“上学啦”“识字啦,会算数啦”等等,她兴冲冲地把孩子成长的好消息分享给我们,也只有分享给我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有一年夏天在地里浇地,二坤叔和别人起了争执,进而打了起来。那家的女人十分有心机,直接躺地上装死。二坤叔哪里见过这阵仗,吓得脸色惨白,以为真的出了人命,慌乱之下,竟投井自尽了。可怜池奶奶,九十岁的高龄,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久也随儿子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此后,海英婶子的生活愈发艰难。她患上了糖尿病,身体越来越瘦,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努力支撑着这个家。她学会了一些农活,不过比别人干的慢一点。终于熬到闺女长大成人出嫁了,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开始打工了,家里愈发清净了,她一个人简简单单地从早到晚从月初到月末。今年正月初九的晚上,她给已经出嫁的闺女打电话,声音虚弱地说自己难受、疼痛。闺女在电话里安慰了几句,却没有赶回来。儿子在外地打工,过年都没回家。就在那个夜里,海英婶子悄然离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满心惊愕与心酸。大年初二我还见过她,当时她还热情地跑过来和我说话。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她的姊妹从贵州赶来,送她最后一程,悲痛的恸哭声,引得路人纷纷落泪。海英婶子的一生,就这样在51岁的年纪早早画上了句号,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段充满坎坷与无奈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2.12 11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