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的新春佳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魅力与光芒。它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是阖家团圆的温馨画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壮丽乐章。</p> <p class="ql-block">2025年迎来乙巳蛇年,福启新岁,金蛇狂舞,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抖擞、<span style="font-size:18px;">奋斗进取,</span>承古启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旦快乐!</p> <p class="ql-block">当旧岁的脚步渐行渐远,新年的气息便如春风般悄悄弥漫开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红红的灯笼像熟透的柿子挂满街头巷尾,那一抹鲜艳的红,似火一般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喜悦。</p><p class="ql-block">春联也纷纷登场,黑色的墨汁在红纸上肆意挥洒,一句句吉祥的话语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一年的感恩和新一年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p> <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更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大人们忙碌着准备各种美食,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宛如一个个金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锅里炖着的红烧肉,色泽红亮,散发着醇厚的肉香,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则穿着新衣,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回荡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新年的期待,对红包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年除夕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桌子。大家举杯欢庆,欢声笑语不断。此时,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像是在为新年的到来欢呼雀跃。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p><p class="ql-block">那瞬间的美丽,如同梦幻一般,让人陶醉其中。五彩斑斓的烟花,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娇艳欲滴;有的像流星划过天际,璀璨而短暂;有的像金菊怒放,辉煌灿烂。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是中国春节独特的庆祝方式。</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走亲访友。见面时,一声声新年好!一个个温暖的拥抱,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长辈们给晚辈发红包,那小小的红包里,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p><p class="ql-block">街头巷尾舞龙舞狮的队伍热闹非凡,那灵动的龙仿佛在空中盘旋,矫健的狮子跳跃翻滚,它们所到之处,都带来了欢天喜地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二,还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因此也不宜远出,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是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桂花树下唱歌,请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下凡,歌曲必须欢乐吉祥,让七仙女高兴,她一高兴,父皇玉帝就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p> <p class="ql-block">大年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p> <p class="ql-block">大年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p> <p class="ql-block">大年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p> <p class="ql-block">大年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成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准备贩卖成为灯市。</p> <p class="ql-block">大年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最美不过中国红,她是春节最亮丽的主色调,一切美好的祝愿,所有美好的梦想,皆会乘着这喜庆吉祥的红色。在崭新的一年里,如愿以偿,红火点亮!</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它将分散在各地的亲人团聚在一起,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家的温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欢天喜地的节日里,每一个中国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这就是中国的春节,一个充满欢乐、温馨、希望的节日,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