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媛的美篇

妙媛

<p class="ql-block">因为人他本身就是基于这种因缘聚合嘛!因为他跟你做亲戚也是因为因缘聚合,因缘聚合一点点血缘呐,你给他一点点钱呐,跟你亲了。他是因缘聚合出来的,好像是一个亲人的感觉。然后呢,你不给他,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就因缘别离。因为这个因缘聚合是什么呢,你没给人家嘛,你没达到人家欲望嘛!所以说你没有达到欲望,你聚合条件不一样,那成的果不就不一样了嘛,所以人家不喜欢你了嘛。所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面,任何东西,任何关系没有自性啊,没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散。那既然大家懂了以后,就不要再迷幻了嘛。“哦,他对我感恩戴德也好,讨厌我也好,都是因为这个因缘,各种因缘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这个情绪。” 我们知道就行了。真正的感恩它已经跳跃出这个财色名食睡,跳跃出来这个迷惑颠倒这个欲上了。因为他跳出来之后就没有我了嘛,没有我的话,这种东西就是我们精神层面的一种跳跃和质的飞跃,我们达到这个质的飞跃以后,我们那个情怀就不再是这个人道里边的人了嘛!因为你这个情怀已经比人道的人,已经瞬间高出了好多,所以他再有人的这个东西,各种条件也好,聚合到一个因缘,他对你来说已经不形成影响了。因为你已经跳出欲望的那个圈了,只要跳出来,就能看到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怎么染不过去呢?只有你开悟,明心见性。因为他能把你染过去,你是那个风中的蜡烛,“噗”一股风就把你吹灭了。但是如果你是风中的电灯呢?他能把你吹灭吗?他别说一口了,他十个人、一百个人也把你吹不灭,这就是明心见性。所以明心见性就是定了,就是得定了,这个定是以慧为体,以慧为体这个定,别人都给你吹不灭了。他十个人,一百个人,一万个人,一百万个人也吹不灭你这个灯了。但是如果你现在没有开悟,你只是听这个法,“哎,这个法,我知道什么原因,我知道什么理论。”你这灯目前还是风中的蜡烛。那就看这个风是几级风了,可能是一点点的风吹不灭,稍微大点,“哎”灭了。你开始烦恼了,有的人开始退到红尘里边了,“哎呀,我还是吃喝玩乐比较舒服呀!”但是如果大家这个磁场能量比较大的时候呢,他们对你的影响就小,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进入红尘之后,很容易被影响,很容易被拉下去。还有个特点就是如果你进入修行团队,你进去之后,团队里边的磁场很大,就会影响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修“法华楞严”的,你们首先就是把心按到那。你今生遇到“法华楞严”,你这个福报真的是……我真的是值遇了十万亿佛法才遇到法华吗?真的呀!你今生遇到“法华楞严”真的是很难很难的,而且你遇到“法华楞严”你能修持、你能读诵是非常非常难。你看在“法华楞严”世尊用了几个比喻句,第一是值遇佛法很难;第二是你遇到佛了,你遇到佛讲“法华楞严”很难呐,释迦牟尼佛讲“法华楞严”是最后八年讲的,他前边四十多年都没有讲呐,他前边那些年,肯定有的人已经离开了呀,有的人可能活不到他讲“法华楞严”的时候呀!而且那时候开口讲“法华楞严”,当时一万多弟子嘛,一万多弟子上去离席了五千个啊,那可是佛在世啊,那些人都离席了呀。你想能安住心听“法华楞严”这个福报,能有多少?这是第二排比喻;第三就是遇到“法华楞严”,你能真正受持读诵的人更难,更难呐。像我们末法时期,你能遇到跟你真正正解,就是能解出“法华楞严”的真实义的善知识是难中又难,这是“法华楞严”的排比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圆顿大法,你只要入住初地菩萨,他那个“见”就和佛的见一样了,只是证量上达不到,但是见道位上已经达到了,他见到法,已经圆融了了。这个见到东西就是当你这个法界之窗一开之后,有点像那个空慧一样。就是你不动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不想不思不忆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你一动法界里面直接都有了,就是《楞严经》里说的佛一动念,叫海印发光,众生一动念是尘劳先举,我们一动念就是浑浊了嘛!然后佛一动念,海印发光,什么叫海印发光呢?就是他不动的时候,那个平面大海什么都没有,一丝波浪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大海,是那个感觉。你不要说“哎,有月亮。”不是那个意思。真正的不动就是整个一个东西他什么都不显,但他一动,因为是平静的,一动海印发光。一动念十法界全部知之,为什么全部知之?因为他当下就是那个十法界,佛当下就是那个大海。一旦成佛他就回归那个大海,他当下就是那整个大海了。我们现在还是大海里的一个浪花,我们众生一动念就是尘劳先举,我们一动念就是这个浪花,还没回去呢,还迷惑在这个浪花上了,所以我们的眼界就是浪花、一滴水的眼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