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城,街巷细碎,东弯西折,穿行在金、阊二门间的文衙弄。匆匆的瞥见艺圃,深深的甬道,古藤附墙,蔷薇怒放,真教人有“惊艳”之叹。<br> 艺圃始建于明,名药圃,清初改为艺圃,又名敬亭山房。全园有地仅为五亩,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池水之北多建筑,博雅堂为园中主要厅堂。池水之南为假山,山石嶙刚,树木葱郁。池水之东有乳鱼亭,系明代遗物。池水之西,有芹庐小院,以圆洞门与其它景区相隔而又相连。从山水布局,亭台开间到一石一木的细部处理无不透析出古朴典雅的明代风格,其艺术价值远胜于晚清之园林作品。<br> 倘徉在一个2500年的古老城市,为了这世故风韵,为了这深巷里的秘密,为了这怡情。朋友金瑞赠小诗一首:春色四月尽,美景心中存,小街老巷里,几作姑苏人。 艺圃,又名醉颖堂、药圃,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41年)。艺圃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以简练疏朗、自然质朴取胜,构筑精巧,园景幽致,可称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且为文震孟等名人故居所在,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艺圃总占地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住宅占了大半,宅西为园林,面积约1300平方米。 <p class="ql-block">一踏入艺圃,那条静谧的小巷就已经美得让人心醉。曲径通幽,仿佛走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p> 住宅区前后厅之间均有院落,以砖雕门楼贯通。主要厅堂为博雅堂、延光阁等,堂前有小院,院中设有湖石花台, <p class="ql-block">经曲折的长巷可达前厅世伦堂,由此西行入园。</p> <p class="ql-block">东莱草堂,艺圃主人姜埰故乡在山东莱阳,侨寓吴门,不忘其本,故名堂以识之。</p> <p class="ql-block">主厅博雅堂,位于艺圃堂北,其木结构为明代遗物,堂内陈列现代苏州书画家的书画、对联等。</p> 延光阁是苏州最大的水榭,位于浴鸥池的北面,现为茶室。 园以浴鸥池为中心。池水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水口之上各架有形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临池而筑5开间水榭。池水于亭东南处汇为小池,池面架以石板桥,桥面微拱,为其他园所少见。渡桥至山下,分两路。一路入洞盘折登山至六角亭。另一路沿池岸高低起伏的石径西行,过曲桥至园洞门内小院。 乳鱼亭:乳鱼亭位于艺圃东南部,西临水池。乳鱼亭是苏州园林中的明代遗构的亭子。 亭为方形攒尖顶,高3.05米,边长3.32米。其木构部分相当奇特,亭中有八柱十二斗拱,在转角斗拱间,又置有四十五度角的月梁,天花板又以四个散斗承托。在斗拱、月梁、枋和天花板上,都有造型独到的草龙图案。亭东南水湾上架一明代平弧形三跨石梁桥,名乳鱼桥。 艺圃西南角布置数座小庭园以为辅景,造园者根据小园的特点,营造一方山色空朦、水波浩渺、林泉深壑、亭榭虚凌的园林艺术景观,以取得“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效果。 南斋:南斋位于艺圃之西南,三开间,原为姜氏次子实节读书处。室内陈设书房布置,墙上挂着一幅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