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新疆(廿二):现代与粗犷

阳光

<b> 我们在新疆最后的行程就是乌鲁木齐和吐鲁番,这两座城市,可以归纳为:现代与粗犷 : </b><div><b> 乌鲁木齐,这座坐落在中国西北边陲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西部炫耀着自己的光彩。</b></div> <b> 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这里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是体验西域风情的绝佳之地。从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到传统的民族村落,从繁华的商业街区到静谧的自然景区,乌鲁木齐的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b> <b>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乌鲁木齐的大地上,这座城市便开始了它充满活力的一天。</b> <b>街头巷尾弥漫着烤馕的香气,那是传统的维吾尔族美食,馕坑中烤制出的馕饼,金黄酥脆,带着麦子的质朴与温暖,就像乌鲁木齐人民的性格一样,憨厚而实在。</b> <div> <b> 来到乌鲁木齐,怎能不去国际大巴扎?这里是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地方,是一片充满生活气息与民族风情的海洋。</b></div> <b> 走进大巴扎,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这里是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巴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色彩鲜艳的维吾尔族花帽,精致的手工艺品,每一件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民族的智慧。</b> <b> 商人们热情地招揽顾客,不同的民族在这里汇聚、交流,欢声笑语回荡在巴扎的每一个角落。</b> <b> 维吾尔族姑娘们身着绚丽的艾德莱斯绸制成的长裙,翩翩起舞,那灵动的身姿如同飞翔在草原上的百灵鸟,为这个热闹的地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b> <b>沿着街道漫步,耳边传来阵阵悠扬的维吾尔族音乐。街头艺人手持民族乐器,弹奏着动人心弦的旋律。人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b> <b>美食区,烤羊肉串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那羊肉串肥瘦相间,烤得滋滋冒油,撒上孜然和辣椒面,咬上一口,肉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手抓饭,金黄的米饭与鲜嫩的羊肉、香甜的胡萝卜和洋葱混合在一起,每一粒米都饱含着浓郁的香味。</b> <b> 乌鲁木齐的自然风光也是别具一格。</b> <b>南山牧场,一片广袤的绿色海洋。起伏的山峦像是大地的波浪,而那星星点点的白色毡房,就像海洋中的帆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骏马在草原上奔腾,羊群像云朵般在山坡上流动。</b> <b> 湛蓝的天空下,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草原特有的清新气息,混合着青草和野花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远处的雪山巍峨耸立,像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圣洁卫士,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与绿色的草原形成鲜明而又和谐的对比。</b> <b> 乌鲁木齐,它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和繁荣的景象。它既有古老的历史传承,又充满着现代的活力气息。</b> <b>它的美,不仅在于那壮丽的自然景观,还在于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仅在于那繁华的都市生活,还在于那宁静的草原风情。我知道,这座城市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像一首悠扬的歌,不断回荡。</b><div><b><br></b><div><b> 乌鲁木齐,是一首写不完的诗,一幅看不够的画,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b></div></div> <b> (二)</b> <b>吐鲁番,那是一片充满神奇与魅力的土地。踏入这片土地,炽热的阳光倾洒而下,仿佛能点燃每一寸空气。远处的火焰山,山体通红,像是被烈火灼烧过一般,虽无真火,却在烈日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人不禁想起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的故事。</b> <b>吐鲁番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纯净得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而那独特的建筑风格,两三层的楼房,楼上用砖切成孔,是为了晾晒那吃不完的葡萄,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b> <b> 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交河古城宛如一位沉睡千年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b><br> <b> 踏入交河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土黄色的残垣断壁。这些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屹立的土墙,像是大地生长出的古老脊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b> <b> 街道如棋盘般纵横交错,狭窄而幽深,每一步踏在古老的土地上,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光影之间,往昔的繁荣景象仿佛在眼前重现。</b> <b> 沿着街道漫步,可以看到一座座半地穴式的房屋遗址。这些房屋曾经是古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如今虽已破败,但仍能想象出曾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的温馨画面。</b><br> <b>或许这里曾经有孩童的嬉闹声,有主妇忙碌的身影,有老者讲述古老传说的低沉声音。而那些公共建筑,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墙,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的庄严与肃穆。</b><br> <b> 交河古城是一座军事要塞,那高耸的城墙和瞭望塔见证了无数的烽火岁月。</b> <b> 在古代,这里的士兵们日夜守卫着这座城池,抵御着外敌的入侵。他们的热血与忠诚,早已融入这片土地之中。城墙上的痕迹,是岁月的刻痕,也是历史的见证。那呼啸而过的风,似乎还带着当年战争的硝烟气息。</b> <b>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交河古城像是一座文化的桥梁,连接着不同地域的文明。它见证了不同民族在这里的交融与碰撞,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文化风貌。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b><br> <b>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河古城逐渐被岁月的风沙所掩埋。它从曾经的繁华热闹,变成了如今的寂静荒芜。但这种寂静并不让人感到落寞,反而充满了一种深邃的力量。它像是一本无言的史书,等待着后人来解读它的奥秘。</b><br> <b> 交河古城,是历史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它让我们跨越时空,去触摸古代文明的脉搏,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轮回,看到了文明的兴衰,也看到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伟大。它是一颗璀璨的遗珠,永远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去探寻它那无尽的魅力。</b> <b> 走进吐鲁番王府,仿佛踏入了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时光。</b><br> <b> 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王府,承载着三百多年的历史沧桑。阳光洒在王府的墙壁上,那独特的维吾尔建筑风格,精美的雕刻与浮雕,彰显着昔日的豪华气派。</b><br> <b> 王府前的广场上,那巨大的馕坑如一口倒扣的巨钟,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旁边的古井,曾是王府生活用水的源泉。</b> <b> 吐鲁番王府的主人额敏和卓,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协助清政府击败叛军叛乱,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被乾隆敇封为“吐鲁番郡王”并“世袭罔替”。他的事迹,为这座王府增添了传奇的色彩。</b><br> <b> 踏入府内,凉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布局严谨有序,有地下贮藏室,有王爷王妃的寝室,还有佣人兵丁的居室。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曾经的生活气息。<br></b><br> <b> 如今,王府虽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它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向人们展示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在这里,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角落,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变迁。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吐鲁番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与敬意。</b> <b>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我邂逅了那座独特而庄重的苏公塔。<br><br> 远远望去,它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大地之上。那浅土黄色的塔身,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古朴而温暖的气息。没有过多的装饰,仅是用结实的方砖砌出的凹凸不同的中亚风格几何图案,却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精巧与别致。</b><br> <b> 走进塔内,仿佛踏入了一个被岁月尘封的世界。塔心的砖砌中心支柱,坚实而稳固,仿佛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墙壁上的一幅幅东坡行迹图,如同一串串记忆的钥匙,开启了那扇通往过去的大门。</b><br> <b> 远处是连绵的山脉和广袤的大地,蓝天白云与之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而苏公塔,就像是这幅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安静而肃穆地融入其中。</b><br> <b> 苏公塔,1778年,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清朝吐鲁番王府第一代郡王、大清辅国公、参赞大臣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传奇。它在时光的流淌中,静静地守望着,诉说着那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让每一个走近它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宁静与震撼。</b> <b> 新疆之旅结束了,返程我们专程去了吐峪沟。</b><div><b> 吐峪沟大峡谷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境内,由北到南,大峡谷全长9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峡谷海拔最高处831.7米,最北端是古老的苏贝希村,南边则是历史悠久的吐峪沟村,从北到南把吐峪沟大峡谷纵向切开。</b><br></div> <b>吐峪沟大峡谷,集神秘峡谷风光、多元宗教文化遗址与古老维吾尔族村落于一体,是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文化自然景观。</b> <b>吐峪沟大峡谷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不仅有怪石磷峋、沟谷纵横的峡谷风光,还有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麻扎(墓葬);不仅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大寺,而且还有藏传佛教大寺院遗迹,既是西北地区穆斯林心目中的“东方小麦加”,也是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每年都有不少穆斯林、佛教徒前来朝觐、朝拜。</b><br> <b> 位于大峡谷南口沟谷中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b><div><br></div><div><b>(未完待续)草于2025-1-26 8:50</b></div><div><b> 2025-2-12发表</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