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房 票 (短篇小说)</p><p class="ql-block">-岁月倾城-</p><p class="ql-block"> 林伯攥着那张烫金的“房票”,指节发白。窗外推土机的轰鸣震得老屋梁上的灰簌簌往下掉,拆迁办的红幅在风里晃成一道血痕——“房票安置惠民生”。 </p><p class="ql-block"> 三个月前,康鹭村的布告栏贴出拆迁通知时,整条巷子沸腾了。林伯蹲在榕树下听人算账:“隔壁冼村拆迁,一户赔八套房!咱们这地段,少说每平米五万!”他咂摸着存折里攒了半辈子的二十万,盘算着等拿了现金补偿,正好给儿子凑个天河区新房的首付。可如今,房票上的数字刺得他眼睛生疼:基础补偿价每平一万二,加上15%的政策奖励,勉强够买黄埔知识城的新房。那地方离市区三十公里,去年开盘的“悦辰壹号”打着“山景豪宅”的旗号,实际连地铁规划图上的虚线都没画全。 </p><p class="ql-block"> “林叔,知足吧!”拆迁办的小年轻敲着计算器,“房票能转让一次,您要不愿意住,转手卖给开发商还能套现八折。”玻璃窗外突然传来哭喊,几个举着“还我祖屋”牌子的老人被保安架走。林伯认得其中穿蓝布衫的六婆——她家七层自建房,去年光租金就收了六十万。 </p><p class="ql-block"> 开发商陈总此刻正盯着办公室的沙盘发呆。沙盘上“龙狮·璟珑府”的灯牌暗了一半,去年开盘至今只卖出三成。房票政策刚出时,他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政府牵头的“房源超市”名单里,他的项目赫然在列。没想到村民宁可挤在临时板房里等回迁,也不愿用房票换他的“高端改善盘”。 </p><p class="ql-block"> 财务总监推门进来时,带进一股冷风:“银行催利息了,上月房票结算的八套房,全被村民选了最小户型,利润还不够付营销费。”陈总想起天誉置业清盘的新闻,那家曾造出珠江边顶级豪宅的老牌房企,如今连办公室的绿植都抵给了债主。他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房票——这是区政府为抵工程款硬塞的,面值两千万,却只能换自己卖不出去的房子。 </p><p class="ql-block"> 林伯最终签了协议。收房那天,知识城的野草长得比围墙还高,物业指着对面工地安慰他:“那边要建重点小学哩。”他蹲在毛坯房阳台上抽烟,忽然听见楼下保安呵斥:“别在这儿晒腊肉!”几个穿拖鞋的村民正把熏得黑红的肉条挂在景观树上,像一串串干瘪的梦想。 </p><p class="ql-block"> 夜风卷着房票的碎片从二十三楼飘下,陈总站在未完工的空中连廊上,想起二十年前父亲的话:“盖楼就是印钞机。”现在他才知道,印出来的也可能是讣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