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山先生是我十分敬仰的新闻工作者老前辈,2024年10月,在我的推荐下,《韩氏成语新编》编委会聘请他为高级顾问。他为我们出谋划策,提出一些很好地意见和建议。今天征稿结束,书已编竣,特为江山先生赠七绝一首,以资谢旌。并将其主要事迹向读者做个介绍。</p> <p class="ql-block">赞江山老师</p><p class="ql-block">韩中清</p><p class="ql-block">记者生涯访圣贤,</p><p class="ql-block">新闻泰斗是江山。</p><p class="ql-block">采编稿件知多少?</p><p class="ql-block">红网当今半个天。</p> <p class="ql-block">江山,原名江勤泉,生于1946年3月12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森庄村人,新华社高级记者,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p> <p class="ql-block">照片说明:1969年4月24日下午,在党的“九大”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吕玉兰,(后为江山夫人)说:“你就是吕玉兰,你的名字我记下了。”(中红网红色图库)</p> <p class="ql-block">1965年江山高中毕业后,被选调到新华社机要处工作。1968年被调到国内部任编辑,1971年被调到国内部政治组工作任政治外事记者(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部前身),参与采访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叶剑英、李先念、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来又参与采访了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以及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英国首相希思和朝鲜金日成首相等外国元首访华,美国记者兼作家斯诺逝世等重要活动。</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员长接见江山记者。</p> <p class="ql-block">1974年与全国女农业劳模吕玉兰结婚,1975年调到新华社河北分社工作,先后任农村部记者、政文部主任、新华网河北频道总监、新华社石家庄记者站站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12日,中共中央修改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毛泽东(前排左一),周恩来(前排左三),董必武(前排左二)等中央领导接见了全体委员。工农兵代表倪志福(后排右一)、吕玉兰(后排右二)参加了接见。(中红网红色图库)</p> <p class="ql-block">1976年7月28日,江山作为中国第一个从外地坐飞机奔赴唐山大地震灾区采访的记者,连续在第一线奋战数月,荣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的、新华社唯一的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模范人物称号。</p> <p class="ql-block">1986年7月12日,邓颖超大姐来到石家庄,吕玉兰和江山夫妇当晚到宾馆看望。(中红网红色图库)</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山曾随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和河北农业大学师生,多次深入太行山区采访,总结出依靠科技加快贫穷山区发展的“太行山道路”,荣获河北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与国务院贺电嘉奖的成员。二十一世纪初,到杭州采访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新华社总社和分社工作担任记者的近40年间,曾多次到全国各地特别是河北的农村、山区、沿海以及华北地区洪灾第一线采访,包括农业、工业、文教、政治体制改革、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宗教、律师、监狱、混合经济、互联网发展、红色旅游等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和新闻热点的采访。由于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成绩显著,还先后荣获了全国抗洪抗旱模范、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1988年,康克清大姐与吕玉兰一家合影。自右至左为:大女儿江河、吕玉兰、康克清大姐、江山、小女儿江华。(中红网红色图库)</p> <p class="ql-block">1993年3月,习近平(左二)和夫人彭丽媛(左四)专程到石家庄看望病中的吕玉兰(左三)。右一为吕玉兰丈夫江山。(中红网红色图库)</p> <p class="ql-block">江山在完成新华社繁重采访任务外,已结集出版散文与通讯集《吕玉兰》、《友谊之歌》、《科技上太行》、《人字经》、《大千世界探访录》、《中国红色旅游指南》、《思路决胜》、《中国女红军长征记》,电影文学剧本《无冕之王》等专著,编著了《中华孝道》、《1935•习水记忆》等书刊。其中,以中国著名女农业劳模、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吕玉兰丈夫的这一独特身份与视角,采写的长篇人物传记《吕玉兰》,以及协助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拍摄的六集纪录片《吕玉兰》,情真意切地记述了吕玉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生动事迹,全方位地解析了这位著名女劳模的成长经历与感人精神。</p> <p class="ql-block">那天,江山给习近平同志打电话,告诉不幸的消息。他吃了一惊:“玉兰同志是怎么去世的?前一段时间,我去看你们,她情况还可以呀?”江山说:“确实她这段时间恢复得不错,这次我带她到医院输液,她还是自己开门下的车。但到了医院,当天晚上就突发脑血栓,没抢救过来。”他听后长叹一声:“唉!可惜了,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一年后,习近平同志专门写了题为《高风昭日月 亮节启后人》的悼念文章。他深情地写道:“玉兰同志逝世已经一年多了,但我的脑海里,时常还浮现着她的音容笑貌。我在正定与玉兰同志一起工作了三年,建立了浓厚的同志姐弟情谊。特别是我当县委书记时,她对于我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至今我想起来还心头热乎乎的。”</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同志接着写道:“玉兰同志在生活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也使我永远难忘。她像一位大姐一样,惦记着我的饮食起居,常从家里拿来鸡蛋、挂面、点心给我,劝我按时进餐。我到石家庄出差开会,还常在她家里吃饭。她常劝我,要经常活动活动,加强体质锻炼,不要累坏了身体,不要吃年轻的本钱。”</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同志最后写道:“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江山在妻子逝世25年后,在他所写的“玉兰花香在春天——告慰妻子吕玉兰”的纪念文章中,穿越时空,闻其芳香:</p><p class="ql-block">“淡淡的、幽幽的花香,沁人心脾,勾人魂魄。这就是我心中永不凋谢的玉兰”;</p> <p class="ql-block">江山退休后,创办了《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承建了《湖南韶山毛泽东遗物馆网》、《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景区网》、《山西武乡八路军》和《安徽泾县新四军纪念馆网》等数十家红色网站,开展了《毛主席故事大讲堂》、《人民英雄故事大讲堂》和《中国青少年红色才艺作品征集评选》等活动,积极开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新事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