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人机航拍韩江西侧的潮州古城(韩江中的桥是广济桥)。</p><p class="ql-block"> 潮州,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享有”南国邦郡“、“岭海名邦”、“海滨邹鲁”、“文化橱窗”、”华侨之乡“、“国家园林城市”、“潮州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东城门楼广济楼</p><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一直是岭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同韩江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流不息,潮州古城的独特魅力,既在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在于传承不辍、文脉氤氲。广济桥、牌坊街、韩文公祠、北阁佛灯、湖山图画……古城内外随处可见的人文风物,无不是引发潮人共鸣的精神印记。</p> <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门街,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现一、二楼为广济桥历史陈列馆。 广济门城楼扼潮州古城东西要冲,是潮州城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楼,它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相毗美。楼分三层,面宽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 广济楼内展厅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 韩江东岸广济桥北侧不远处的韩文公祠。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p> <p class="ql-block"> 韩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2006年05月25日,韩文公祠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邮票上的韩愈像</p><p class="ql-block">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他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倡导古文运动,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和十四年正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幸裴度救援,遂改贬潮州刺史,是年三月二十五日抵潮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是他对这一事件写下最为概括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韩愈治潮,虽只有短短八个月,却在潮州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受到潮人的尊崇。潮州人民把他登临过的双旌山称“韩山”,员水改称“韩江”,手植的一棵橡树称为“韩木”。以韩愈名字命名的还有韩山书院(韩山师范学院)、昌黎路等;并建有韩文公祠。韩山上的韩祠里面有一块碑刻,称颂韩愈“功不在禹下”。赵朴初到访韩文公祠时评价韩愈:“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倚山临水,环境清幽。祠堂现有三层殿阁。正门是胡耀邦题写的匾额,进入正殿的蹬道,使人一步步仰视韩愈塑像前进,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正殿中塑像为经考证确定的韩愈塑像,周围为历代韩祠碑刻和韩愈笔迹。正殿中央塑韩愈像,两旁塑侍从张千、李万。</p> <p class="ql-block"> 回柱三门石坊上书刻着"韩文公祠"四个字,从右门入,牌坊后甬道右侧,辟建近百米碑廊。</p><p class="ql-block"> 饶有趣味的是"传道起文"的碑刻,因字形特殊,竟有多种读法。庭园有碑廊,保存现代名人评价韩愈的书法碑刻。</p> <p class="ql-block"> 从国家各级领导人和海内外知名书画家惠赠或留题的近500幅墨宝中,选404幅,勒石镌刻,与祠内古碑交相辉映,令千年古祠更加庄重典雅、文气斐然。</p> <p class="ql-block"> 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本出自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他认为治人的思想比治水还艰难,用此称赞孟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功绩不比大禹治水低,后人反过来引用他的话来赞颂他。</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原侍郎亭旧址又新建了"侍郎阁"(韩愈曾任刑部侍郎,人称"韩侍郎"),占地328平方米,系双层垂檐建筑。</p> <p class="ql-block"> 阁前有韩愈石雕头像,其下层为展览厅,上层辟为"韩愈纪念馆",阁前石砌平台正中有2米多高的韩愈平身石像1尊。</p> <p class="ql-block"> 堂上有对联:“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岭娇;到官才八月,潮平鳄诸,于今香火遍瀛洲。”</p> <p class="ql-block"> 韩公祠最高处的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可以眺望韩江、横跨韩江上的广济桥、潮州老城区(上图)。</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在潮州市之东,广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历时57年建成,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 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并增建五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是中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东门街</p> <p class="ql-block"> 游览潮州古城除了老城内骑楼街景和牌坊街之外,广济楼、广济桥、开元寺、许驸马府、西湖公园、韩文公祠、北阁佛灯、中国瓷都陈列馆、天后宫、颐园等景点都是反映古城历史的地方,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位于广东潮州市,是中国目前保存 完好、构造 复杂、品级 齐整的大规模牌坊街。其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潮州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些牌坊建筑形态各异,有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单檐硬山顶等不同风格。不管是从这些牌坊的规模、形制,这是风格、品级等均堪称“牌坊之冠”。</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纪念中国历史上粤东地区 文状元林大钦的“状元坊”,有纪念理学名家唐伯元的“四狮亭”,还有纪念历代来过潮州的十位宰相的“十相留声”坊等宝贵资源。</p> <p class="ql-block"> 潮州颐园</p><p class="ql-block"> 颐园位于潮州古城市东中城脚下水门内,与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隔江相望,两相辉映,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就设在颐园内,是展示潮籍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生平事迹、学术著作、书画作品,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 院内的饶宗颐学术馆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个潮籍名人学术馆。该馆占地面积4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学术馆坐北朝南,大门上有启功题字的"饶宗颐学术馆"横匾,文气斐然。楼内第一层展厅以"誉传寰宇耀名邦"为题,介绍饶先生历年行迹及主要学术贡献;第二层题为"墨渖丹青动艺林"陈列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第三层展厅则以"旷世奇才饶宗颐"为题,从"博大精深"预流导路"勤奋自励"三个方面,对饶先生的学术成就及治学精神,予以述评、介绍;第四层则为小型会议厅。此外,尚有收藏图籍的"书巢"及再现历史环境的"选堂读书处"等设置。</p> <p class="ql-block"> 潮州天后宫位于潮州广济门(东门城楼)边,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重建于公元2002年,是潮州城唯一一座春秋二祭的天后宫,此宫闻名于潮汕地区。</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是潮人移徙的见证,城堤外移的佐证。其特殊的二层建筑及后来发展为一宫供奉观音、妈祖的特殊布局,庙前楼亭由花岗岩石以仙鹤、鹿、狮、象、人物、吉祥物浮雕壁肚镶嵌而成的元代工艺,在全国天后宫中均是少见。</p> <p class="ql-block">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南门十巷历史街区、许驸马府历史街区和旧西门历史街区。包括辜厝巷林宅、郑厝巷蔡宅、甲第巷外翰第、甲第巷大夫第、德里旧家、辜厝巷王宅、兴宁巷大夫第、红栏杆、东府埕儒林第、卓府、马使埕阎宅、青亭巷大夫第、黄尚书府和铁巷陈宅等。其余古民居亦具有较高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类型丰富,变化多样,包含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格局形式,基本类型有竹竿厝、单配剑、双配剑、爬狮、四点金、五间过、三坐落等。功能齐全、面积较大的府邸则在此基础上组合变化。</p> <p class="ql-block"> 这家店经营各种形状大小的竹篮,工艺精细,外表色彩也吸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 这些都是做食品的木质模具</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东门街的东门大井,是古城区主要的公用水井之一。古井井栏呈内圆外八角,相传井水直通城外的韩江,因而泉涌终年不断,附近的居民和铺户至今常常来此取水。</p> <p class="ql-block"> 潮州蜜饯三宝</p><p class="ql-block"> 潮州三宝分别是老香橼、老药桔和黄皮果。潮州三宝是潮州蜜饯特产中的优质产品,深受当地和游客的喜爱,并远销海外。它们在潮汕地区的果脯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受潮人青睐,享誉海内外,因此被誉为潮州三宝。</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城西郊外,是潮州地区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福建、广东两省间的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全寺内分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有廊厅,纵深60余米,建有观音阁、六祖堂、地藏阁、住持厅等。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开元寺是一组较完整的唐代建筑群,也是华南最古老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石经幢</p><p class="ql-block"> 本寺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红铜香炉</p><p class="ql-block"> 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时,曾驻足观赏良久。</p> <p class="ql-block">大铜钟</p><p class="ql-block">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三千馀斤、高1.7米,口沿105公分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泰佛殿</p><p class="ql-block"> 广东潮州开元寺泰佛殿,位于韩江大桥东侧,即东山路慧如公园对面山麓,泰佛殿门额书"开元寺泰佛殿"。是我国汉地佛教第一座独具热带风情,规模宏广、建筑优美的园林泰国式佛殿。它既是中泰两国文化的折射,又是泰国潮人支持家乡建设的见证 。</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上曾经上过春晚的牛肉丸手工作坊。</p><p class="ql-block"> 潮州牛肉丸,是广东潮州著名的地方小食,属于潮菜系。在潮州已经有近百年历史,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由于添加了嫩筋因此更有嚼头、有口感。</p><p class="ql-block"> 由于潮州人制作的牛七牛肉丸比传统做法技高一筹,更为精细考究,故潮州制作的牛肉丸口感爽脆,具有浓郁的牛肉味,特别好吃,制作不久,很快便盛行整个潮汕地区,大受潮汕人的欢迎,成为一种最为大众化的潮州民间小食。</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牛肉丸要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除筋后切成块,放在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食用碱)、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大盆子)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捻肉浆,握住拳头控制从大拇指和食指成环状中挤出丸,用羹匙掏下放到温水盆里,再用文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番茄酱、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p> <p class="ql-block"> 潮州,一座被美食眷顾的城市。官塘兄弟牛肉火锅,以其鲜美醇厚的汤底和新鲜弹嫩的牛肉,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在官塘兄弟牛肉火锅店,你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潮汕美味,更能感受到浓浓的潮汕风情。</p><p class="ql-block"> 官塘牛肉嫩,兄弟火锅香。</p><p class="ql-block"> 一涮千愁解,三冬暖意长。</p> <p class="ql-block"> 潮州西湖公园</p><p class="ql-block"> 潮州不仅有人们印象中的潮汕美食,还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潮州西湖始辟于唐贞元十二年,最早为放生池,宋代重新修建后扩大了面积,辟为游湖。</p> <p class="ql-block"> 西湖公园湖心亭</p><p class="ql-block"> 西湖公园内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葫芦山上就有值得细细驻足欣赏的摩崖石刻。山中共有摩崖石刻130多处,从唐至民国时期都有;湖畔的涵碧楼,当年周恩来、周逸群曾驻扎于此;有为纪念唐代大诗人韩愈而建的景韩亭,亭中《白鹦鹉赋》相传为韩愈手书,笔法道健、结构严谨、神采飞动,让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 青龙古庙位于潮州南堤,又称安济王庙。这座神庙历史悠久,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这座庙原是祀青蛇神的,潮人敬蛇如神,特别崇拜一种碧绿色的小青蛇,称青蛇为青龙,遂建青龙庙以祀之。</p> <p class="ql-block"> 潮州韩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潮州儒学宫檽星门牌坊(上)</p><p class="ql-block">潮州镇海楼(旧府衙)(中)</p><p class="ql-block">潮州凤凰塔韩江大桥 (下)</p> <p class="ql-block"> 潮州龙湖古寨</p> <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北距潮州城区16公里,南距汕头特区26公里。方圆1.5平方公里。是了解潮商文化、建筑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不可多得的一处潮邑典范。</p> <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聚居姓氏达七十二姓之多,更有女性祠堂“阿婆祠”,纪念老师的祠堂“先生祠”,寨内建筑规制严整,风格古今交融,中西并蓄,并荟萃潮汕民间工艺的精华,堪称潮汕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及潮州建筑艺术精品宝库。</p> <p class="ql-block"> 潮州下水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 我漫步在潮州老城这片古老神奇繁华的土地上,伴随着冬天的阳光,时时刻刻感受到阵阵扑面而来的“潮风”,体验到正宗的潮味、潮韵、潮俗、潮情,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美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潮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韩江碧水绕城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济桥横古渡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廿四牌坊铭史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千气象耀潮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元寺内钟声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笔架山前翰墨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是迷人灯火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街一巷任悠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潮州站</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