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和“吉祥之鸟”,是亚洲东部特有的世界濒危鸟类。朱鹮的外貌特征和大多数“牢底坐穿鸟”一样,极具辨识度,体羽白色、红色的头冠和黑色细长的喙,后枕部有长柳叶形羽冠。据说,中国古代称朱鹮为朱鹭,《汉乐府·朱鹭》中曾写道:“朱鹭,鱼以鸟。鹭何食,食茄。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谏者。”足可见当时朱鹮是很常见的水鸟。</p><p class="ql-block"> 朱鹮曾广泛栖息于我国东部,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之后,朱鹮的野外种群濒临灭绝,1981年5月,专家在秦岭腹地的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秦岭成为朱鹮的“诺亚方舟”。如今在各界专家人工的介入下,全球朱鹮种群数量扩大超9000只,曾经的栖息面积从5平方公里到现在约1.6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朱鹮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有“活化石”之美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又名朱鹭,俗称红鹤,为中等体型涉禽。成鸟脸部呈红色,双翅展开飞行时,翅膀后部和尾羽下侧也呈朱红色,耀眼而美丽,故名朱鹮。《史记》中称为“鹮目”“朱鹭”,汉乐府《朱鹭》:“朱鹭,魚以鸟;鹭何食,食茄。”唐人张籍《朱鹭诗》:“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羽毛如翦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在人文价值中,朱鹮给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场所和机会,我国民间将朱鹮与喜鹊并称为“吉祥之鸟”。</p> <p class="ql-block"> 据考古发现,朱鹮这种鸟类,600万年前在地球就已出现。朱鹮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陕西等地,在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朱鹮栖息于温带山地森林和丘林地带邻近水源处,性孤僻,以小鱼、泥鳅、虾、蟹、蛙、昆虫以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我国民间将朱鹮与喜鹊并称为“吉祥之鸟”。因环境恶化,天敌威胁、自身生物学性质等原因,导致成为“极危”物种,我国对这一物种的保护己取得巨大成就,从7只发展到超过万只,创造了动物保护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古为“洋州”,今称“朱鹮之乡”。汉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汉江源地成就天汉、天府的称谓。在汉中盆地东缘,有一个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山塬盆地交汇洋县,这个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的县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陕西省唯一建有朱鹮和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被称为东方红宝石的朱鹮在这里生存繁衍,洋县也成为世界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冬日随西光摄影俱乐部洋县拍鸟团,再次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城北山间湖面、城南汉江石上的朱鹮,山间幽谷的红腹锦鸡和小鸟,让镜头记录下自然界鸟儿仙子般的美丽瞬间。</p> <p class="ql-block"> 洋州,古称洋县。这里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东接佛坪、石泉,南邻西乡,西毗城固,北望留坝、太白。这里有一种珍稀的鸟类——朱鹮,它们在这里栖息,吸引了我们前来探访。我们第二次驱车从洋县出发,向东行驶。早晨从洋县出发,经过磨子桥、黄安镇、东村村,最终到达沙河桥。沙河桥与龙亭镇隔江相望,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杂山北麓行走,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看到蚕豆花开,麦田葱茏,油菜泛黄,蝴蝶翩翩起舞。在汉中洋县,有幸能遇到秦岭四宝之一的朱鹮,它们被誉为“东方宝石”。华阳古镇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是秦岭高山中罕见的小盆地,古城至今已有2000余载的历史,曾是傥骆古道上著名的古驿站,从秦汉成镇至唐、宋时期,这里一直是古代军事要冲和政治经济重镇,其繁华富庶可想而知。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美誉。整个古镇如一颗珍珠,被青山绿水环抱,一处和谐秀美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朱鹮是鸟中的贵族,它贵得优雅美丽。著名作家陈忠实有一篇《拜见朱鹮》的散文,描写了它的优雅美丽。“一袭嫩白,柔若无骨,在稻田里踯躅是优雅的,起飞的动作是优雅的,掠过一畦畦稻田和小丘的动作是优雅的,飞翔在天空是优雅的,降落在田头和树枝上的动作也是一份优雅。这个鸟儿生就的仙风神韵,入得人眼就是一股清丽,拂人心肺,头顶一抹丹红,长长的紫黑的喙尖头竟然是红色,两条细长的腿红色惹眼,白色的翅膀的内里也是红色的,像是白面红里的被子,通体嫩白中点缀着这几点丹朱,凭想象尽可以勾勒他的美妙了。”</p> <p class="ql-block"> 这次去洋县,最大的目的就是见一见国宝鸟朱鹮。关于朱鹮,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它们曾一度面临灭绝,后来又被重新发现,如今在洋县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本土居民。洋县,这片被誉为朱鹮故乡的土地,坐落于陕西汉中,是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它位于秦岭南部中端,连接着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平缓,谷地开阔。保护区内,河流交织,水塘星罗棋布,其中汉江作为区域内最大的河流,为这片土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这里森林植被种类繁多,河谷两旁的水田连成片,共同构成了朱鹮理想的家园。也正因如此,洋县成为了众多拍鸟爱好者争相追逐的拍摄胜地。</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鸟迷,这次来洋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亲眼看看朱鹮。朱鹮可是咱们国家乃至世界上最为稀有的鸟类之一,那独特的长喙、凤冠、赤颊,再加上那白中夹红的羽毛,真是美得让人窒息。特别是它们颈部那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简直让人一见倾心。每年的3月至6月,是“东方宝石”朱鹮的繁育关键期。在秦岭深处的汉中市洋县,这片被誉为“朱鹮之乡”的土地上,朱鹮们忙碌着筑巢、产卵,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而在这片繁育的乐土上,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们,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力,细心照料着每一个繁育环节,守护着朱鹮种群的繁荣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 朱鹮,在地球上已经生存超过6000万年,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人们把朱鹮看作吉祥、美丽与坚贞的化身。素有“鸟仙”“鸟中美人”“东方宝石”“吉祥之鸟”之称。还有人因朱鹮的羽毛白里透红,而称它为“红鹤”,“鹤”与“火”谐音,即“红火”。</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张籍专门写过一首《朱鹭诗》,“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引发人的无限遐想。西汉时的苏武曾用“金堤晒羽翮,丹水浴毛衣。非贪葭下食,怀恩自远归”的诗句,借朱鹮表达自己坚贞不屈、效忠汉廷的心志;唐朝诗人刘禹锡用诗句“赤玉雕成彪炳毛,红绡剪出玲珑翅”来赞扬朱鹮之美。</p> <p class="ql-block"> 古人喜欢红色,所以朱鹮从商周时期开始,在我国就有着“吉祥鸟”的含义。人们称赞它吉祥、优雅、美丽,秉性坚贞,因此又被叫做“鸟中仙”。春秋时期,记录鸟类的著作《禽经》里描写朱鹮“赤玉雕成彪炳毛,红绡(xiāo)剪出玲珑翅”;到汉代,古人甚至还为它做了一首名为《朱鹭曲》的乐府诗,一直流传至今。朱鹮的美丽不仅受中国人喜爱,在它们曾经生活过的俄罗斯,圣彼得堡 伊萨基辅大教堂的穹顶上就画着朱鹮,一位俄国女画家因此爱上了朱鹮,定居中国,画了无数的朱鹮。</p> <p class="ql-block"> 朱鹮,是一种美得令人心醉的鸟类。它们的美丽如同精心打扮的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朱鹮的面庞上点缀着红妆,色彩热烈如火,而赤黑如弦的鸟喙更是增添了几分风华。朱鹮的雄鸟通体白色,羽干、两翅和尾等部位都沾染了粉红色。颈项上长矛状的羽毛形成羽冠,耸立时非常夺目。嘴长而向下曲,呈黑色,先端朱红,脚的裸露部分也呈亮红色。而雌鸟的羽色与之相似,但在繁殖期中,背羽会有鲜蓝色的渲染,两翅的粉红色较浅淡。</p> <p class="ql-block"> 朱鹮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外观,更在于它们那独特的气质。它们的身姿宛如兰花般淡雅,通体洁白如玉,粉红带橘的羽翼宛如粉莲初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当它们展开翅膀飞翔时,翅膀后部和尾羽下侧也呈朱红色,耀眼而美丽,因此得名朱鹮。朱鹮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存在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 朱鹮,其美貌犹如佳人妆扮,淡抹浓妆皆相宜。红妆点缀其面庞,色彩热烈如火,赤黑如弦的鸟喙更是点缀其间,更显得它风华绝代。而其身姿,则宛如兰花般淡雅,通体洁白如玉,粉红带橘的羽翼宛如粉莲初绽,美得令人心醉神迷。</p><p class="ql-block"> 朱鹮的美丽身姿在大自然中难得一见,自古代起,朱鹮就是国人心中的吉祥鸟、神鸟。朱鹮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世人将看到朱鹮的飘逸的倩影视为吉祥、好运的开始。朱鹮偏爱湿润的山林,历史上曾漫步于华北、陕西等地,踪迹遍布四方。然而,尽管它美丽耀眼.却性格孤僻,常常独自漂泊。这种“独行侠”的习性,也为其后代的繁衍带来了隐忧。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于人类的贪婪。自古以来,朱鹮便备受追捧,美名远播。</p> <p class="ql-block"> 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犹如圣洁的仙女,高贵的王子,在羽族王国里神光离合,超然高举。展开双翼,如同红色的霞光绽放在天空;羽毛像是经过了巧匠的精细雕琢,色彩斑斓;锥形的尾巴,锋利的长喙,洋溢着自信的力量;温柔深邃的眼神,仿佛在诉说自已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看到神州大地凌空飞翔的仙子,令人心花怒放而浮想联翩。朱鹮是一种珍稀的动物,代表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类文明的智慧,它的美丽和矜持,来自生活的环境和伟大的时代,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感此而赋。</p> <p class="ql-block"> 朱鹮,这种鹈形目、鹮科、朱鹮属的鸟类,真的是自然界中的一件艺术品。雄鸟的羽毛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全身白色,但羽干、两翅和尾羽都带着粉红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那长长的矛状羽毛,形成了醒目的羽冠,特别是当它们耸立时,那鲜艳的颜色真是让人移不开眼。它们的嘴长而向下弯曲,呈黑色,先端朱红色,脚的部分也是亮红色,真的是美得让人窒息。</p><p class="ql-block"> 而雌鸟的羽毛颜色和雄鸟有些相似,但在繁殖期,它们的背羽会有鲜蓝色的渲染,两翅的粉红色则显得更加浅淡。更神奇的是,当它们双翅展开飞行时,翅膀后部和尾羽下侧也会呈现朱红色,那种光芒四射的美感,真的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在洋县秦岭南麓的姚家沟,这里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工饲养朱鹮种群繁育基地。当你漫步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林间小道,或许就能幸运地遇见这些身披粉白羽毛、姿态优雅的鸟儿在林间翩翩起舞。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生态保护成果的一次深刻体验。</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阳光温煦的日子里,我与朱鹮初次相遇。那瞬间,时光仿佛凝固,整个世界都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如梦如幻。走进那片宁静的湿地,微风轻拂,带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就在不经意间,目光被一抹灵动的洁白所吸引。定睛一看,那是朱鹮,一群宛如仙子般的生灵,它们亭亭而立,修长的双腿纤细却有力,支撑着优雅的身躯。朱鹮的羽毛洁白如雪,在阳光的映照下,又晕出淡淡的粉色,宛如天边的云霞。那弯弯的喙,犹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透着一种精致的美。当它们展翅飞翔,那舒展的翅膀像是天使的羽翼,轻盈而飘逸。每一次振翅,都仿佛带着诗意的节奏,在空气中划出优美的弧线。</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郭洪颂《美丽的吉祥鸟》</p><p class="ql-block">拍摄地:汉中洋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