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基地的元宵节

无为疏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元宵节,我不禁想起在马兰过元宵节的情景。那时候物资匮乏,但对我们小孩子来说那一点点过元宵节的快乐也是难忘的。记得那个元宵节,妈妈很早就下班回到家中,边做饭边告诉我们:今天后勤大楼有元宵节活动,早点吃晚饭,然后带你们姐弟俩去后勤大楼参加活动。爸爸那时经常出差在外,春节放假四天后就去内地出差了,经常是家里只有我们三人过日子。我们姐弟俩听说今年的元宵节还有节日活动,高兴的欢蹦乱跳,寒假还没结束,有节日的庆祝活动简直是在寒假里一个意外惊喜。吃过晚饭,妈妈把我们姐弟俩春节穿过的新衣服又拿出来给我们换上,告诉我们后勤大楼里有灯谜猜,猜出来还能换奖品呢,接着还特别警告我说:别在活动场所里捣蛋,到时候被纠察叔叔抓走了我也不管你了。才八岁的我很怕那些戴着写有“纠察”二字红袖章的纠察叔叔们,铁面无私的他们抓住我们这些没票溜进大礼堂偷看电影的小孩像拎小鸡一样拎着我们就扔出大礼堂的情景让我一想起来就心惊胆颤。于是我就暗暗下决心不能做出格的事而被纠察叔叔拎出办公大楼。那时候我们家住七号楼,从七号楼的东头往南一拐经过水房就能到了后勤大楼,不到一百米。跟着妈妈来到后勤大楼广场,看到大楼的楼顶四周边缘都被红色的灯泡串成线点亮起来很好看,特别是后勤大楼正面楼顶上的“毛主席万岁”的五个字也被无数个红色灯泡串起来点亮了更把节日的气氛渲染了出来。进入后勤大楼,只见沿着办公室走廊的两边墙壁上都有拉着一根长长的铁丝,铁丝上有许多用别针别着红纸条排列着,每一张红纸条上写着字,这就是灯谜了。还看到许多平时熟悉喜气洋洋叔叔阿姨们在大楼里,面对墙壁看着红纸条的灯谜嘴里念念有词,冥思苦想的样子很是专注。不时有位叔叔高兴地扯下红纸条并从自己的胸口口袋里抽出钢笔在在纸条上写出答案后转身叫自家的孩子过来,让孩子带着那些红纸条去办公楼大门兑奖处去兑奖。我妈妈带着我们姐弟俩进来办公楼后就和几个相熟的阿姨们聊起天来,我和姐姐也分开了,我和几个发小死党混在一起在办公大楼四层楼不知疲倦地上串下跳地跑着,不时有位小伙伴被他爸爸叫去兑奖,当他拿到精美的或者是日记本或者是一只圆珠笔的奖品冲我显摆时,我羡慕的一塌糊涂。自己的爸爸不在这里,我只能央求器材处里那些家属不在马兰的年轻协理员叔叔帮我也猜个灯谜出来,让我拿去兑奖,叔叔们很给面子,一会儿我手里就有了三四张写出迷底答案的红纸条,我还想等更多的有答案的红纸条,被叔叔们骂了句贪心的臭小子,接着被推搡着去兑奖了。就这样这一晚上我获得了一本精美塑料包皮的笔记本、一管英雄牌钢笔还有一叠信封。据说那一晚上还有张藴钰和张志善伯伯出的灯谜,猜出来的人可以获得一套毛选,不记得谁拿到毛选的奖品了。让我最流连忘返的是兑奖处的几位女兵姐姐,好漂亮!有位小伙伴告诉我这是基地文工团的演员专门被指派来帮忙的工作人员。我只是站在一边偷看忙碌着的漂亮女兵而已,有比我胆子更大的,看见几位比我大好几岁的大哥哥们围着女兵们有话没话地与女兵们聊天,很是羡慕他们,我要是早生几年就好了……。不太记得那几位大哥哥们都有谁了,但可以肯定一位我记得,那就是杨跃,因为我从小特别崇拜他,所以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那个元宵节的晚上,我记忆犹在,至今记得很清楚,当晚我是抱着兑回来奖品睡着的,不知道是不是留恋着奖品上留下的女兵手上余香,还是在马兰过元宵节朴实而美好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