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老家徐州过年除了吃饺子炸果馒头,还有一种和馒头差不多的面食团子。区别就是馒头是纯麦面而团子参有玉米面,而且中间还包着红薯丁,吃起来比包糖的馒头好吃甜而不腻。</p><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几天娘和好发面就开始准备做团子,她让我下到红薯窖里挑最大最好的红署,装到篮子里她提上来洗干净。然后再削去皮用刀切成小丁块放在小盆里备用,这时发面也发好了。把面倒在案板上反复揉面再醒一会,用刀切一块细长面揉成长条,再用刀切成许多小块开始包团子。我负责揉团挖洞娘和二姐负责包,弟弟陪哥哥烧火,爸爸只看报纸练书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年团子先被吃完,记得有一年最后剩两个团子,应该是我和弟弟的。可是哥从外面玩回来,像饿狼似的拿了一个就吃了,几口就吃完了气得我大声叫喊:“橡皮脸!饿死鬼!”</p><p class="ql-block"> 弟弟拿起剩下的团子递给我说:“小姐姐,这个给你吃。”</p><p class="ql-block"> 我嘴巴一撅说:“那是你的。”</p><p class="ql-block"> 娘拿起团子分成两半说:“你姐弟一人一半。”</p> <p class="ql-block"> 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开始做面灯蒸面龙包角子(包子的一种)。吃完早饭娘就开始和面,娘先把花椒面和盐一起加到温水里搅拌均匀,然后让我慢慢的往面里加水,面要和的硬些做出来的面灯和面龙才有型,更好看。</p><p class="ql-block"> 做面灯面龙时娘不许我们插手这是一个比较细的活。娘会按照月份做全年的12个面灯,然后再做两条盘龙面灯。 面灯的上口里外捏两层细细花边,灯的外面中间捏月份1月到12月。当然还不忘给小弟做一面勺子把面灯,勺子头上做一个小面老鼠偷油喝,当然老鼠不做眼睛让它瞎眼偷不到粮食。</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做两盘面龙,娘把面揉成两条长条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龙头细的做龙尾。这时娘就说:“去拿4粒花椒种子做龙眼,再去外面找四根长的高粱穗上面的须子做龙须。”等把这两样拿来娘又说:“再去剪两个细长三角形红纸做龙舌。”此时娘己把两条龙身上用剪刀剪出许多龙鳞片并盘好,又在两盘龙背上做两个小面碗。</p> <p class="ql-block"> 蒸好时娘先把两条栩栩如生的盘龙端了出来,然后依次把面灯按着月份摆到桌子上。看一看哪个月份面灯里水的最多,就说明那个月份里的雨水多,以此来判断当年的粮食收成。</p><p class="ql-block"> 检查完娘让我拿出火柴,用干净的棉花包住火柴头沾油插到娘早已倒好油的面灯里。然后娘把面龙端到粮食缸里,嘴里念念有词地说道:“正月十五正面灯,照的蝎子蚰蜒蟑螂去南通……”</p><p class="ql-block"> 我忙说:“娘错了,你去年说叫去南京的。” </p><p class="ql-block"> 娘说:“南京离我近叫他们去远点去南通。”</p><p class="ql-block"> 我说:“娘,他们真的能听懂你的说话吗?”</p><p class="ql-block"> 娘说:“能听懂,你看我们这里都没有这些吧。”</p><p class="ql-block"> 听懂听不懂我不知道,反正我从小到大,在老家从来没见过蝎子蚰蜒和蟑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娘让我端一个面灯到屋里各个角落厨房鸡圈狗窝照一遍,说这样家里就太平了连鸡狗都不会生病。</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没吃到儿时的团子,又到了正月十五蒸面灯的时候,又想起了小时候娘做面灯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