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说】一个黄埔军需官的抗战人生(连载)

大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七章 再赴广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铭忠回到重庆,被分配至航空委员会财政处工作。此时的他,已经由空军准尉上级晋升为少尉三级、中尉三级,肩上的责任与荣誉也随之加重。晋升的喜悦还未完全消散,新的任务便如潮水般涌来。上级一纸调令,将他派往空军第6大队担任军需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3大队的大队部原本设在成都双流飞机场,徐铭忠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动身前往双流。然而,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双流机场时,却被告知大队部早已迁往广西桂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徐铭忠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深知军令如山,只好再次启程,辗转青岷、重庆,一路向桂林赶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途经家乡青岷县城,几年不见,其变化让他心头一紧。曾经繁华的小城如今已是一片废墟,街道上瓦砾遍地,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硝烟的痕迹。乡亲们告诉他,几年前,全城遭到了几十架日本军机的狂轰滥炸,人们在警报声中仓皇逃命,5、6千人葬身炮火之中,近3分之2的街道被炸毁。听着这些,徐铭忠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的怒火和仇恨如同野火燎原,难以平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铭忠没有在家乡过多停留,匆匆住了一夜后,第二天便赶往下游的五圣码头,乘船返回重庆,再转车前往桂林。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思绪万千,既有对家乡的眷恋和不舍,也有对即将面临的未知挑战的担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徐铭忠终于抵达了桂林机场。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中一沉。机场上空荡荡的,一架飞机也没有,死气沉沉的氛围让人感到压抑。第3大队的士气低落得如同一支垂死的队伍,仿佛随时都会崩溃。但航空委员会的高层们并未因此放弃希望。他们深知,国际通路已被日军封锁,唯一的出路便是从空中突破。于是,他们派出了大批从高中和初中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飞行官”和“飞行士”,前往美国接收飞机,以增强空军实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上午,阳光明媚,徐铭忠正站在机场边,凝视着这片曾经战火纷飞、如今却异常宁静的天空。忽然,远处传来一阵轰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他抬头望去,只见天边飞来一群银白色的飞机,机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机头如猛虎般威猛,气势磅礴。那是从美国接收回来的新飞机!它们如同天兵天将般降临,给这片沉寂的天空带来了生机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飞行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持驾驶杆,操纵着飞机在空中盘旋。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天空,将由我们来守护!第一架飞机的飞行员似乎有意展示自己的技艺,驾驶飞机从山洞中穿行而过,随后绕机场一周,稳稳降落。后面的飞机也纷纷效仿,场面壮观而震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降落的一架飞机中,走出一位身材瘦小的男子。他操着一口地道的广东话,神情干练,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小觑的气势。此人正是副大队长王吉三。这位华侨飞行员虽然个子不高,但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徐铭忠看着他,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他知道,这样的人,才是中国空军真正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那天起,第3大队的飞机每天出动,执行作战任务。每当有飞机受损,地勤人员便日夜不休地进行修理;飞行员受伤,医务人员也会全力救治,确保他们尽快重返战场。徐铭忠作为军需长,负责调配物资,保障后勤。他深知,每一颗螺丝钉、每一滴燃油,都关乎着战局的胜负,都承载着战士们的生命和希望。因此,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敢有丝毫懈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个月后,第3大队的战绩逐渐显现。飞行员们无论是“飞行官”还是“飞行士”,甚至是华侨子弟和美国飞行人员,都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许多人的胸口都戴上了勋章。一枚、两枚、三枚……这些勋章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他们用鲜血和勇气换来的胜利标志。每当看到这些勋章,徐铭忠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因为他知道,这些勋章的背后,是无数战士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敌人并未因此退缩。一个星月皎洁的夜晚,雷达罗盘上的指针突然急速转动,预示着敌机即将来袭。徐铭忠立即下令所有飞机起飞,一方面躲避轰炸,另一方面升空迎敌。探照灯的光芒划破夜空,照亮了高空的每一个角落。不久后,3架敌轰炸机在八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向桂林机场逼近。第3大队的战斗机迅速咬住敌机,机关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经过一番激战,敌机除3架战斗机负伤逃窜外,其余全部被击落,坠毁在离机场20余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胜利并未让徐铭忠感到轻松。他知道,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加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果然,不久后,日军集结了湖南、江西的大批陆军部队,向桂林发动进攻。第3大队接到命令,立即向柳州机场转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3大队转移到柳州机场后,每天继续出动大批飞机协同陆军部队作战,又派出大批飞机袭击敌人的水陆交通线,给敌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敌人不敢派飞机还击,只能龟缩在防线之后,等待时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约3个月左右,敌人重施故技,由广州派陆军到梧州,沿河经桂平、石龙、大湾向柳州进攻。第3大队接到撤退命令后,迅速分两部分由柳州撤离到四川梁山。一部分由空中撤离,一部分由陆上撤离。徐铭忠随陆上撤离的队伍行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他们穿越了崎岖的山路,渡过了湍急的河流。队伍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装备,步履艰难。徐铭忠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行装,还要时刻关注队伍中的物资情况,确保每一件装备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夜里,队伍在一片密林中扎营。徐铭忠躺在黑暗、死一般寂静的山林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家乡的青岷城,想起了那些在轰炸中丧生的乡亲们,想起了自己在桂林机场的日日夜夜。他知道,这场战争远未结束,前方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等待着他去克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徐铭忠警觉地站起身,握紧了手中的枪。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报告说前方发现了一支日军的巡逻队。徐铭忠立即下令队伍隐蔽,准备迎敌。他知道,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才能确保队伍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战斗在深夜中打响。第3大队的士兵们迅速占据了有利位置。徐铭忠指挥着队伍,利用地形优势,对日军进行了猛烈的反击。枪声、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山谷。经过一番激战,日军巡逻队被击退,队伍得以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让徐铭忠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他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战斗等待着他和战友们。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冷静,才能在这场战争中生存下来,并为中国空军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