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速记(三)

老原

<p class="ql-block">1月18日,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差原因,还是一夜迷迷糊糊没有睡好。睡不着,六点钟就起床了。仔细打量宾馆设施,我们的住房装修完全是中式风格。在餐厅吃过早饭出门吐吐气,天还没亮。经过那个小超市见它快到开门时间,便有意往前多走了几分钟,估计它开门了再返回进店。进超市直接拿了瓶伏特加到柜台结账仍然被拒,语言不通,我们不明就理。回宾馆问导游才知道,普京上台后颁布了严格的“禁酒令”,规定上午11点之前、晚上十点以后禁止售酒。在国内听说过普京的禁酒令,但没想到商场会这么严格地执行(昨天买酒时应该刚过十点),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法制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彼得堡天亮更晚,九点钟上了大巴天还没亮。九点四十到达冬宫广场,天仍然还是灰蒙蒙一片。冬宫博物馆十点开门,我们只得在广场溜达等待。冬宫广场是彼得堡的中心广场,也是圣彼得堡的地标之一。广场中央立在一尊亚历山大柱,以纪念1812年抗击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广场周边全是西欧风格的建筑。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由42个岛屿组成,市内水道纵横,4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它原来是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出海口的一片沼泽地,其周围地区,包括现时芬兰湾一带的土地,称“英约尔曼兰”,为瑞典王国所拥有。沙皇彼得一世为了争夺面向西欧的出海口,在18世纪初对瑞典进行了21年北方战争,彼得一世从瑞典夺取英约尔曼兰,并在这里修建城市,起名为圣彼得堡。1713年,圣彼得堡成为沙俄帝国首都。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于1918年迁都莫斯科,1924年将圣彼得堡改称列宁格勒。在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了900天。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恢复原名圣彼得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宫博物馆又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它的外观不太怎么起眼,走进大厅便感到它规模巨大,气势恢宏,装饰华丽。这里陈列着几代沙皇从世界各地收购来的珍贵艺术品,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雕塑,中国的瓷器,各国的家具,让人目不暇接。这里有2000余尊雕塑,都是大师的经典之作。虽然这些雕塑也体态丰腴,但其线条柔顺展现的却是一种人性之美。将这里的雕塑与莫斯科地铁站里的一比较,不同的风格就一目了然。地铁站里图解政治的宣传之作就显得十分幼稚和笨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馆内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类油画更是不可胜数,而且全是名家巨匠的作品。这里可以看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巨匠的大作。这些价值连城的作品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展室,而且没有任何遮拦,让你能近距离观看。这里游人不多,各展室都很安静,有一个极好的观展氛围。达˙芬奇的作品《柏诺瓦的圣母》、《哺乳圣母》直接镶在墙上,你可以靠近它拍照。达·芬奇油画的真迹全世界不足十幅,这里就有两幅。能如此近距离观看,真是大饱眼福。记得那年在法国卢浮宫参观,那幅《蒙娜˙丽纱》上罩着玻璃框,前面用铁栏杆隔开好几米,边上还有警察看守着。人们排长队挤着从画的下方走过,来不及看清楚就被人流挤了出来。卢浮宫的拥挤和嘈杂就像我们的菜市场一样,你不可能停下脚步去欣赏展品,吵闹的环境让你也无法静心观看画作。而在冬宫博物馆,只拉一根小绳索让你在一米之外,再无其他防护,你可以从容不迫地慢慢观看、细细品味。我在国内外看过多次名画展,虽然我并不懂画,然而这次在俄罗斯看名画感觉最宽松,最惬意,看得最细致,最有收获。在我们身后,有一群俄罗斯小学生由老师带领在大厅里参观。老师不时让他们席地而坐,给他们详细讲解每幅油画作品,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有个小男孩对着我们打招呼,还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看来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学了中文,他们对我们这些中国游客既好奇又热情。与我们打过招呼,他们又继续听老师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上面两幅圣母像就是价值连城的达·芬奇原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冬宫,太阳出来了,这在彼得堡的冬天十分难得。阳光下,彼得大帝骑马的雕像面对涅瓦河而立,似乎在注视着涅瓦河的出海口。涅瓦河于我也是耳熟能详,在俄罗斯小说里多次读到涅瓦河及涅瓦大街。圣彼得堡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巴洛克、古典主义风格,楼房以三五层居多,高楼很少。每幢楼房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这里简直就是一座西欧古典建筑的露天博物馆。它的道路宽阔,即使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车水马龙,通畅无阻。与冬宫隔河相望,是享誉世界的列宾美术学院。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艺术氛围和博物馆丰富的藏品成就了一大批俄罗斯文学艺术巨匠。在短短的三百年的历史上,这里文学艺术大师辈出,璨若星河。冰封的涅瓦河和两岸的建筑十分谐调,眼前的风景就是一幅典型的俄罗斯风景油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又去看了几座有名的教堂。教堂门前和旅游地图都有简介,于是我按图索骥依次走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俗称“金顶大教堂”是俄罗斯最大的教堂建筑,高102米,典型的洋葱头圆顶,金光闪闪,是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救世主滴血教堂,也称为基督复活教堂和基督喋血教堂,建于1883年-1907年,是圣彼得堡地区少有的纯俄罗斯风格建筑,洋葱头的塔顶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教堂不大,内有精美的马赛克圣像拼图和壁画。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此地遇刺身亡,这座教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教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一个呈半圆形的柱廊,柱廊的后面露出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喀山教堂竣工后,里面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传说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我们进去参观,只见教堂圣母像前老人妇嬬祈祷者排着长队等候祭拜。队伍中没有年轻男子,或许这就是俄乌战争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