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寒冷的冬天,拍点什么呢?经常到紫竹院公园遛弯,突然迷上了紫竹院公园的亭子。</p><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应该算是家门口的公园,多年来春夏秋冬无数次进入紫竹院,春赏花,秋寻黄叶,冬赏雪,夏赏绿,一次又一次的经过公园内的亭子,并在亭内休息,很少能够想到去研究这些亭子。有天读到了一篇紫竹院公园的建筑文化的文章,对紫竹院的楼亭轩廊注意起来,查了很多资料,让我对身边的美景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加喜爱。</p><p class="ql-block">近期在遛弯中寻找网络上介绍的亭子。</p><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现在共有14座亭子,它们造型精美、形状各异。其中有梅花形梅亭、竹制朝晖亭、攒尖的远亭、位于公园青莲岛顶峰的揽翠亭、临水建的镜游亭、依竹林建的听涛亭、在水榭上建的笠亭、位于北小湖与长河之间的堤坝上菡萏亭、位于紫竹院公园的东门内缘话竹君景区萌亭、位于明月岛的制高点梯月亭。</p><p class="ql-block">有诗云: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亭中。</p> <p class="ql-block">远亭位于公园北侧筠石苑景区东北角。远亭为六角攒尖亭,内设美人靠座椅,建于小山丘之巅。周围翠竹千杆,木本之花数丛,一条旱溪蜿蜒而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亭名字源于梦溪园中一景,梦溪园是沈括晚年定居之所,在此居住期间完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span></p> <p class="ql-block">内设美人靠座椅,</p> <p class="ql-block">“梅台”,也可称为梅亭,是用竹子建造<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花形状的一座竹亭。竹子不仅挺拔秀丽、高雅柔美,还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竹制亭子为了更加坚固,用梁、柱等结构构件采用木材外面包竹片以仿竹形,这样既坚固又便于修护。</span>近看梅台的顶部,形状就是一朵梅花。</p> <p class="ql-block">走进梅台小亭,看亭子顶端的图案,也是一朵梅花。亭子的围栏,是梅花的花瓣造型。</p> <p class="ql-block">亭子前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深秋季节呈现出耀眼的黄色。秋色中的梅台美的像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朝晖亭位于紫竹院公园北部筠石苑景区,是一座竹制亭子。亭子全部用竹子制成,光泽细腻,韵味十足。朝晖亭以其独特的竹制结构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公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亭子周围是茂密的竹林,清晨的阳光透过竹叶洒在亭子上,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p><p class="ql-block">朝晖亭的名字“朝晖”意为清晨的阳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游人在此可以感受到清晨阳光的温暖和明亮。</p> <p class="ql-block">其造型独特,呈扇面形状,从西侧看去仿佛是一座方亭,转到东侧则是半圆形。</p> <p class="ql-block">“朝晖”意为清晨的阳光,温暖且明亮。若是清晨静坐于此,感受着晨光的微微暖意,那句“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的意境想必也会在脑海浮现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多数亭的造型风格本就清丽高雅、质朴无华,而用竹造亭更加彰显具有君子谦虚、高风亮节的人文趣。</span></p> <p class="ql-block">听初亭位于紫竹院公园北部筠石苑景区,是一座竹制亭子。</p><p class="ql-block">听初亭的名字寓意深远。据说“听初”是指竹笋破土而出的那一刻,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在夜深人静之时,置身亭中,可以听到竹笋破土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此外,听初亭旁边有一条竹林小路,继续往前走便是友贤山馆,馆内楹柱上刻有对联,描述了馆内的古典风格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以竹取胜,园内有五十多种竹类植物,形成了几十处大小竹林。听初亭所在的筠石苑景区更是以竹、石为景,环境幽静,适合小憩和欣赏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聆涛亭的具体位置在紫竹院公园的筠石苑区域,聆涛亭坐落于一处松林之中,翠松环抱,鸟鸣遍地。</p><p class="ql-block">亭子设计精美,能够提供良好的观景体验。站在亭中,可以俯瞰湖面,感受其美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梯月亭:梯月亭位于明月岛水榭,是公园内的一处重要景点。</p><p class="ql-block">梯月亭是一座四角方亭,建筑风格独特,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它位于明月岛的制高点,提供了绝佳的观景视野。</p><p class="ql-block">梯月亭最初是一座茅亭,1960年郭沫若来园时,将其命名为“望月亭”。1979年,亭子进行了翻建,并更名为梯月亭。这个名字寓意着在月光下欣赏月亮的美丽景象,增添了其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笠亭:位于公园的水榭上。笠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斗笠,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具有象征意义。斗笠在古代是农民劳作时使用的防护工具,象征着勤劳和质朴。将这一元素融入亭子的设计中,使得笠亭不仅是一个休息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与自然的结合体。</p> <p class="ql-block">揽翠亭 位于青莲岛顶峰,最初是座茅亭。1960年郭沫若来园时,命名“望鱼亭”。1979年翻建,更名为揽翠亭,是一座四角方亭,为全园最高点。松柏掩映中的揽翠亭,登亭远望,湖光山色尽受眼底。</p> <p class="ql-block">菡萏[hàn dàn]亭:</p><p class="ql-block">位于北小湖与长河之间的堤坝上,是一座四方亭。亭子两侧柱子上的对联是“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出自“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此处是欣赏荷花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北柱联:</p><p class="ql-block">月移竹影疑仙苑</p><p class="ql-block">风送荷香度画廊</p><p class="ql-block">四柱边上的四只神兽。青龙、朱雀、 白虎、玄武。</p> <p class="ql-block">青龙 朱雀 白虎 玄武,它们代表天空的四个方位。它们分别代表四种颜色,四种物质。</p><p class="ql-block">青龙属木 代表青色,朱雀属火 代表红色,白虎属金 代表白色,玄武属水 代表黑色。</p> <p class="ql-block">萌亭位于紫竹院公园的东门内缘话竹君景区,是一座五角单檐攒尖顶的亭子。萌亭的正面抱柱楹联由著名书法家范曾所书,上联为“一园紫竹排云列”,下联为“九畹幽兰伴月寒”。</p> <p class="ql-block">萌亭的名字“萌”意指植物的嫩芽,与春日景观相得益彰,象征着新生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记载:“萌,草芽也。”“萌”意指植物的嫩芽,该亭以“萌”字命名,大有“天地和同,草木萌动”之意。若在此处落座小憩,可听“萌亭报春”、感万物复苏,独享这一份难得妙趣。</p><p class="ql-block">秋叶下的萌亭也是很吸引游人的。</p> <p class="ql-block">镜游亭:建于1986年,取碧水如镜,人似镜中游之意。亭为重檐四方亭,是公园最大体量的亭子。</p><p class="ql-block">据档案记载,此亭设计出处为扬州瘦西湖著名景点“吹台”,吹台建于小金山前一个深入湖心的土埂尽头,为四方亭、重檐,临湖三面黄墙皆开圆月门,面东装木刻缕空落地罩隔,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是“五亭桥”一景,左面圆洞为“白塔”一景,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亭内设美人靠座椅,游客漫步于此,坐于亭中,望平如镜面的湖水,看岸边红桃绿柳之倒影,随波微荡,如梦似幻,唐诗宋词跃然舌尖:“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镜游亭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若在此观景,近可观大湖水色,远可眺望明月、青莲两岛,南北可窥澄碧山房及行宫一隅。</p> <p class="ql-block">一得桥&镜游亭与中央电视塔在澄湖碧波中的倒影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三友亭:它建于1985年,是一座两层仿古建筑。亭子的四周种植着梅花、青松和翠竹,这三种植物共同构成了“岁寒三友”的景致,故名“三友亭”。</p> <p class="ql-block">三友亭内顶像一把大伞。</p> <p class="ql-block">这是秋季下的三友亭</p> <p class="ql-block">四君亭位于紫竹院公园的四君山上,寓意着梅兰竹菊四君子。</p> <p class="ql-block">四君亭内绘有苏式彩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熳春亭</span>位于公园南门游乐场区域内。熳即“烂漫”,也作“烂漫”。初春过后花红柳绿之时,此处可见姹紫嫣红围绕于亭、孩童于游乐场内嬉戏玩耍。扶老携幼的家人们,于亭中享受着团聚时刻,也别有一番温情暖意。</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诸多亭子,可见其虽无颐和园铜亭的壮丽宏伟、亦无陶然亭的历史绵延,但却能带给人闲庭信步于自然景致中的悠然。若能于亭中小憩,春日看花,秋日赏叶,冬日晒太阳,夏日闻荷香,尤在盛夏时节,于亭中倚阑,可见湖波烟水绿沈沈;左右清风来、徐徐送荷香之时,更有如诗如画道不得的美好。</p><p class="ql-block">下一步要去寻找紫竹院公园内的园林建筑一楼、一馆、一房、一榭、四轩、四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