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个笨人,文学社里的活动一年来参加的少,社里搞的月度“同题创作”更是交了一年白卷。社里的各位老师、各位社员都比我勤奋,也更有成就。只是社长找到我,让我谈谈散文创作体会时,我竟然笨到不知人家是不是客气,也不会谦让,稀里糊涂算是应承了。现在想来,当时内心里也有对参加社里活动少,出于歉疚的缘由!</p><p class="ql-block">今天跟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社友汇报,算是引玉之砖,在此就教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和社友。</p><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几年前走进咱们东方文学社,在社里各位老师和社友的影响下,试着写了一些近体诗、自由诗、小小说以及散文随笔。参加吉林市马拉松比赛后,随着兴趣越来越浓,每赛一记,每参加一场马拉松赛都把参赛的观感形成随笔赛记记录下来。到去年底,参赛国内大型马拉松比赛,全程和半程加一起,达到一百场。在写作过程中,有赖于互联网发达,我写的赛记有许多被各种媒体转发,除了我们吉林市的《江城日报》、《江城晚报》,还被贵阳、广州、宜昌、盐城等地的媒体刊载。有的文章在吉林、包头、绍兴等城市的征文大赛中获奖,人民日报社、中国田径协会的官网上也推送了我的文章。因为我的征文,保定马拉松选定我为首届马拉松赛事的代言人,腾讯公司、儋州以及义乌、衢州等团体和地区还把我选为当地马拉松赛事的体验官或赛评员。</p><p class="ql-block">刚刚,记叙我八年跑百场马拉松历程和感悟,35万字的散文集《马拉松情怀》,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结合自己粗浅的散文创作体会,今天汇报三个题目:</p><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要写散文</p><p class="ql-block">(一)、记录心路历程,抒发内心情感。</p><p class="ql-block">古人言:诗言志、歌咏言。文学作品是表达心境的方式,散文尤其如此。</p><p class="ql-block">几年来的文学鉴赏和尝试,我的体会是:格律诗、自由诗受形式和篇幅限制,抒情叙事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总有言而不尽的遗憾。而散文随笔,则上手容易,可以随性而为,文章形式收放自如,感情抒发挥洒自如。</p><p class="ql-block">(二)、留念过往,照亮人生</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成长和探索,需要记载,需要积累。人的意念和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乃至遗忘。经年以后,如翻开尘封的记忆,会勾起一段情感波澜,会对自己的成长产生欣慰的娱悦感觉。</p><p class="ql-block">人的情感也需要抒发和释放。当被一个新奇的事物或一段难忘的情感经历激荡心胸,会产生拟制不住的感慨,以致处于忘我的状态中。</p><p class="ql-block">而把这难得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会留存一段生命之光,照亮自己,温暖人生。</p><p class="ql-block">(三)、传递温度,感染他人</p><p class="ql-block">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文学是人学,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描述思想火花,传播出去,读到的人也会受到感染,并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会,激发起自身感悟。</p><p class="ql-block">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创作者发表作品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者与作者间会产生互动交流。</p><p class="ql-block">各地读者的点赞和留言,代表写作者的创作效果,是创作的一大乐趣,也是写作者的动力源泉。</p><p class="ql-block">二、散文的创作要领</p><p class="ql-block">(一)、写“真”</p><p class="ql-block">文章要写真情实感,真实是文学的生命。</p><p class="ql-block">文如其人,人际间真情可贵,真诚的人才值得交往。朋友间真诚,友谊才会牢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p><p class="ql-block">其它文学样式,有其特点。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鲁迅谈小说创作时曾讲过:人物的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诗歌可以夸张,比如李白的诗:“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是散文不可以虚构、不可以夸张。</p><p class="ql-block">为了表现主题、散文随笔可以省略、可以留白,可以凝炼。只是,材料和情节必须绝对真实,这样的散文才会感动人,才有生命力,才不是文字拉圾。</p><p class="ql-block">(二)、写“心”</p><p class="ql-block">就是要描绘心路历程,写心灵感受。触景生情、睹物思情,用自己的思想感悟赋予所见所闻的人和事以新的描绘和概括。</p><p class="ql-block">文章的这一阶段通常都是散文的“眼”,是点睛之笔,文章之魂。我在拙作《马拉松情怀》散文集首篇《感受吉林马拉松》一文中,在描绘了参赛马拉松的盛况和经历后,抒发了如下感悟:“马拉松进入了生活,马拉松改变了人生。可是想想,人生何尝不是场马拉松,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路豪歌向天涯。马拉松引导人生,让人向上。对马拉松别当看客,大胆参与,顺流扬波,乐在其中。”这段文字是文章的结尾,被编辑老师挑出来,认为有力度放在书籍的尾页封皮上。</p><p class="ql-block">(三)、写“新”</p><p class="ql-block">也可以说写“奇”。文似看山不喜平,画似交友须求淡。</p><p class="ql-block">前些年,我乘汽车去了一趟省内的白城,高速公路一出长春,车窗外,很长的一段路上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天连地,地接天,都是灰蒙蒙,看不见草,除了偶尔出现的排排防风林,也很难见树,更看不到山,心情也随着沉闷起来。而归程从长春返回家乡吉林,但见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松水似练,顿时诗情画意,跃然眼中。</p><p class="ql-block">再说我国的名山五岳,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恒山奇、嵩山峻,正是这些高山峻岭各有特色,才使其声名远播,享誉天下。</p><p class="ql-block">新和奇,相辅相承,密不可分,文章要想吸引人,有更好的可读性,选材上尽量写新的、写地域环境距离常人远的事物和活动。</p><p class="ql-block">比如说,吉林人去写周边的北山和龙潭山,很难写出新意,或许周边的人们一看题目,就不会有往下看的意愿了。这样,你的写作效果就可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我的经历中,同样写马拉松赛,一个县级的赛事与一个大城市赛事浏览量显然不一样。我前不久写的韩国首尔、德国柏林、美国芝加哥马拉松赛记,每篇的网上浏览量都比国内赛事阅读量高出许多。</p><p class="ql-block">三、散文的写作手法</p><p class="ql-block">(一)、有感而发</p><p class="ql-block">散文随笔一般而言写的是心路历程,有具体可感的事物和心胸激荡的动因,这样的文章容易写出来,写出来的文章可感有味,也容易打动人。</p><p class="ql-block">2023年底,吉林市吉林大桥南桥头广场建成征名,我在从深圳马拉松赛后返程火车上看到这一消息。到家后,看到近期吉林市的市容市貌变化神速,困扰市民多年的冬季供热等难题大都圆满解决,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爆棚,建成惠民广场还向市民征集命名,自己很为之感动。对此,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有义务,更有激情去参与。</p><p class="ql-block">于是,就简单整理思路:吉林大桥是吉林主城区连接江南地区的交通主动脉,是吉林城历史上第一座跨江大桥。而江南地区在老吉林人心目中曾是梦一样的存在:江南公园是儿时及儿子辈节假日最向往的游玩观赏地,公园大门旁的市博物馆、市图书馆见证着吉林人的成长历程,北侧的水上乐园、滑冰馆又给吉林人带来数不清的精彩场景和欢乐时光。自己中学毕业考上大学也是在位居江南地区南端的吉林师范学院,那里那时被人称为“江南师范”。</p><p class="ql-block">“江南广场”,我几乎没容考虑,第一时间脑海中迸出这个命名念头。想到这儿,我眼前好像在迎着朝阳,跨过吉林大桥,在霞光里,大步流星地走在灿烂的江南地区。</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就把我的意见发到市政府提供的邮箱里,我的建议内容是:命名:江南广场。</p><p class="ql-block">理由是:1、广场位居我市江南地区,松花江南岸,老吉林大桥南端。“江南”是吉林人对这一地区约定俗成的称呼。2、历史上,吉林大街连接松花江两岸的吉林大桥以南的道路,曾以“江南大街”命名,而待命名广场就在这个“江南大街”起始处,以“江南”命名,会唤起人们浓浓的乡愁,而倍感亲切。3、“江南”,无论是中国版图,还是国内各地,都有向阳、温煦、充沛、茂盛等象征意义,如:“江南鱼米乡”、“北国江南”等。所以,命名“江南广场”,极具温馨、安乐、蓬勃、旺盛意义,该处以“江南”命名当为不二选择。</p><p class="ql-block">这时,我内心确信,用“江南”冠名这个广场再恰当不过了,不会,也不应该有第二个备选名字。否则,就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般的刹风景。只是名字选不选不由我,但内心一直祈盼,但愿遂心如意。</p><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旦刚过,市政府公布征选结果,梳理出呼声较高的九个推荐名称,我提出的“江南广场”列名第二,公告将我提交的三条建议理由悉数公布。同时,市政府决定,将这九个候选名称再次向全体市民提交征求意见。</p><p class="ql-block">春节前的一个早晨,报社老师发来微信:你的命名被选中了!我当天留意一下,全市的报纸和网络都头题彩色大篇幅报道了命名“江南广场”的消息。市政府发言人对新闻媒体公布命名理由,完全采纳我的推荐意见。</p><p class="ql-block">由此,我怀着兴奋的激情写下了《今冬江城春来早》散文,投稿江城两家报社开展的“美丽江城我的家”主题征文。随即,《江城日报》、《江城晚报》以及“松花江网”等媒体都刊载了我的文章,该文还在随后的评奖中获得了征文“三等奖”。</p><p class="ql-block">(二)、浅入精出</p><p class="ql-block">这里说说文章的形式。</p><p class="ql-block">精彩的文章都是有灵魂的。散文所以叫散文,是区别于诗歌等文学样式而言。</p><p class="ql-block">散文的“散”,是相较而言就文章形式上说的,而不是说文章主题。散文的选材必须围绕主题展开。</p><p class="ql-block">好的作品应是:开篇吸睛,引人入胜;过渡顺畅,叙述贴切;结尾精练,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开篇材料要服务主题,可以自然顺序,可以设问,可以倒叙,也可以看似漫无边际,实则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中段选材要精当,材料紧扣主题。材料多的话,可以分节、分段,但是要注意衔接和连贯。分散注意、弱化主题的材料,宁可舍弃。</p><p class="ql-block">结尾是文章重要的部分,结尾的效果决定文章的质量和成败。文章的尾部应照应起首,概括主题,对全篇问题给以启示或回应。文字务须简约、凝练,切忌拉杂、拖沓。</p><p class="ql-block">(三)、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千锤百炼始为钢,百折不挠终成材。写文章尤其如此。</p><p class="ql-block">文章一稿而就,这种理想化的愿望仅适用于时间所限的考场。平时的写作通常是源于灵感或出于任务等目的,这样的创作适用于“文章不厌百回改”的公式。</p><p class="ql-block">经验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可能囿于情绪,也可能限于环境等因素,以致常常是初稿难成。也可能是写就的初稿,也不令人满意。</p><p class="ql-block">但是,改过的文章效果会好很多。自己的经验是,头一天写的文章,第二天拿出来改。隔了一天,思维的角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一样。</p><p class="ql-block">此外,间隔的时间别太短,也别太长。太短思想框框和精神困顿没大变化,时间太长了,不利于深化意境,容易泄怠斗志。</p><p class="ql-block">有时,会遇到文章写不下去,写不出来的情况,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我的做法是能写就写,能写多少写多少,实在不行就放下。但是头脑中不能松泄,今天写不出不等于明天也写不出,底稿留着,下次再写。毛稿弄出来,哪怕不成熟,看不上眼,也比没有强,至少会给下次修改或者再写留下材料和借鉴。</p><p class="ql-block">四、提高写作技能的几个窍门</p><p class="ql-block">(一)、养成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阅读是培养写作技能的第一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追寻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才会摸索出写作的门道。想写哪类文体,就专注阅读这方面的范文,这样才会让你踏上写作成功的快车道。</p><p class="ql-block">阅读中,应注意多看名家作品,这类文章是经过历史和前人的检验,公认的经典作品,体味其中的创作思路和写作手法,会让阅读者潜移默化中吸取创作的技巧。</p><p class="ql-block">阅读作品看什么?</p><p class="ql-block">自己觉得,主要是结合内容看文章开篇、结尾,在这里可以领略作者文章的把握能力。重要的是看文章中作者议论部分,这部分常常是文章的精华所在。</p><p class="ql-block">初学写作阶段,有目的地选择精典短篇文章仿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p><p class="ql-block">(二)、养成积累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文学创作,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灵感的激发、材料的选取与增删。</p><p class="ql-block">此后通过框架构建、材料组合,修改成型,最终达到对主题的烘托。而灵感是个可遇难再求的东西,材料常常也不是信手拈来,所以,为创作计,日常积累素材是个重要环节。</p><p class="ql-block">素材如何积累?</p><p class="ql-block">简单的做法是随身携带小折页本,也可以用手机中的记事本功能,有好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看到新鲜的事物,随时描述几句。</p><p class="ql-block">这种留存的片断很可能是日后写作的素材,甚至是主题材料。</p><p class="ql-block">用手机拍下现场的照片或影像留存下来,也是弥补记忆缺失、勾联追忆过往情节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三)、文章形成后及时推送</p><p class="ql-block">文章写就,借助媒体或网络公之于众,听取受众反应和意见,可以及时检验创作成果,验证写作成效,助推写作能力提高。</p><p class="ql-block">东方文学社藏龙卧虎,不乏全市乃至省内文学大手名家,各类写作人才济济,对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学校。</p><p class="ql-block">“东方艺苑在线”公众号,在热心编委,特别是高水平编辑老师的精心操持下,开辟“每月一题”等特色创作栏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作竞赛活动,社员们互相借鉴,对创作者很有启发性,是学习和提高写作水平的好平台。</p><p class="ql-block">网络上,我经常使用“美篇”APP上传送文章。这个平台的好处是,有各类界面唯美的模版,其中文字、音乐设置得很好用,发送的文稿可以随时修改。优秀的作品,平台还进行加“精”鼓励。而且还不收取费用。因而在全国及至世界华人圈中都影响深远,利用这一平台发表文章,积累创作成果,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我们东方文学社还有得天独厚的好条件,那就是我们吉林市的“日报”、“晚报”两家纸媒的副刊很有质量,重要的是热心的报社领导还在我们文学社中,利用好这一条件,无疑是为写作爱好者攀登文学高峰提供了绝好的天梯。</p><p class="ql-block">时间不早了,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抱歉耽误大家时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