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泾渭分明

<h1>  常言说的好,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在这个农历乙巳年春节,让人感悟到年也不好过。</h1> <h1><b>  红包</b>:过年发红包无可厚非,但红包的大小着实让人费尽一番心思。前多年针对节假日微信也变换规则,给出了自定义大小的红包。近几年在国家的倡导下也是锁定在了200元。特别是都有年龄相仿孩子的时候,大家都进入了盲猜模式。南北方发红包存在着较大差异,南方人更注重红包的祝福意义,十块八块也没啥不妥,一百两百也从不见外。记得n年前公司(南方老板)给的开工红包就6元钱,倒是那个红包的精致怎么看也得10元的样子;北方反倒搞得没有原则标准。我们还是要向南方学习,正确认识红包的意义,实际三百五百也没多大事,发者也不会痛到那里、收者也不会解决具体问题。盲猜的不平衡也有补偿机会,来年下次对齐拉通。吃亏者往之前看看,从历史的角度看看有没有吃亏;占便宜者也从未来的时间给予对齐。红包对大孩子来说有则嬉、无则愉。能用三五百块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事。红包既解决不了咱们的日常生活;也解决不了咱们的就业工作。总之,记得人之好;不负良心。</h1> <h1> <b>  礼品</b>:礼品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礼品贵重是否对等?礼品样式数量,都需要反复琢磨,同时也很难达到平衡,不是你多就是我少。同时礼品也担负着食品旅游者的角色,张三送的回给李四,李四送的回给王五。期间的礼品若为生鲜类,还存在着腐烂变质的问题。前多年就听说因送节的水果腐烂,导致亲戚追门反目的案例。我的父母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要每次记下那家拜年拿了几样?拿的什么东西?已备给人家送节时平衡礼品,防止件数对不齐少了分寸,更要防止把人家拿来的再送回去。着实复杂,因为来时可能多家一起上门,件数、品类也是不见得记得那么准。</h1> <h1>  <b>招待</b>:一年中难得一见的亲戚到了家,势必要进行招待,这个就更为复杂,门中兄弟多时可能要走多家,在那家吃饭有时也很难把控,我的舅家已经改变了作风,统一时间第一年老大家做东招待,第二年老二家做东,以此类推。拜年也不用带礼品(个别规则破坏者也许是想平衡某种往来带了礼品),后边也不用送节,大家开开心心聚一次便可。当然招待的标准基本上差别不大,都在就近饭店包席。实际招待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时间,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交流生活、工作、学习。这时候家中若有在某些专业领域有积累的亲戚,这是再好不过的,给孩子们启迪智慧、规划人生。授人以鱼(红包)不如授人以渔(谏言)。希望我们也后续多多创造这样的机会,家庭聚会也是一个正能量传播、智慧启迪、学习辅导的大好机会。试想下若有郭继承教授那样的亲戚,给大家交流辅导,那是多么有意义有价值的聚会啊!</h1> <h1>  <b>烟酒</b>:过年更是烟酒唱主角的节日,送礼自不必说,招待也是尽其所能。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小酌怡情、大酌伤身。不过也许是长期运动的习惯,个人丝毫没有喝酒的欲望,喝一口20元的茅子和一口1毛的西风真没喝出什么差别。也许是自身修为不够,清醒着都不知道如何讲话,那三两杯下肚不知道会吐出什么恶物。要不古人喝酒是为了写诗,还是肚子没墨水的缘故使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烟,对我们家的毒害太深,家里几个老人都是大肠癌去世(大肠与肺相表里),没办法当年抽烟的人没有知识,不知道烟的危害,更不知道二烟三烟对家人的伤害,导致不抽烟的人也是深受同类病痛。控烟只能从自身做起,给家里多装个排气扇;时常提醒抽烟的老小在合适的场所。总之一句话,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戒烟限酒”。</h1> <h1>  <b>学习</b>:貌似过年只是一个吃吃喝喝的节日,实际也是一个另类学习的机会,除了上边说到招待过程向智慧的亲朋学,最好能组织一次围炉夜话类活动。这个今年有个很好的机会,我是从内心筹划了的,期间有三个大学生(一研二本)我是想把自己多年来学习的结果(这里不敢说成果),向孩子们汇报(没有经过检验的知识不敢谈传授),无奈时间太紧人比较多也就作罢。把传世的经典进行交流,相信对任何一个人都会受益匪浅。</h1> <h1><b>  接济</b>:过年本和接济没有关系,主要过年回家老人不免要谈论谁谁谁过的好,谁谁谁过的不好。貌似有接济的用意。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过得怎么样和收入有一定关系,但也不完全有。“过得不好”无非是工作不好,赚不到钱,解决的办法不是接济,而是为其构建赚钱的方法。另外,所谓“过得不好”解决的终极办法是“开源节流”,上边提到了开源,但节流往往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个穿着10年以上价值300元外套的人,为一个着3年一换价值3000元外套的人,去接济去募捐,着实让人不能理解。有些甚至本末倒置,穷老的给富小的补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是在害富小,这不是迷信这是哲学。相信古训: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遗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前多年看到台湾省前领导人马英九的老婆通勤坐公交,可见大陆的好多文化传承还要向台湾学习。</h1> <h1>  <b>思考</b>:过年是大家交往交流的难得机会,也是我们进一步认知家人、亲戚、朋友的过程。人性使然?知天命的我也表示茫然,也许是庸人自扰。对待家人应大事多商量;小事多包容;杂事多分担。对待亲朋要从长远看;不计一城一池的疏远;时刻牢记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这样家庭必然和睦;相互感恩的亲朋关系越走越近,一味让别人多付出的关系必然越走越远。</h1> <h1>  <b>最后赶在元宵节前,祝大家安康顺遂、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蛇年大吉!</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于京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02-11</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农历乙巳年,正月十四</span></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