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故乡元宵节记忆

曾者金也

<h1><b>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乡的春节要过上整整半个月时间,元宵节过后才算真正结束,复归平静。流传至今的民谚“喝了元宵酒,工夫到了手”表达的就是乡亲们留恋春节、欢度元宵、喜迎新春、对新的一年充满憧憬的喜悦心情。</b></h1> <h1><b>  儿时家乡的元宵节虽没有除夕、大年初一热闹,却也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天,除了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摆酒设宴以示庆祝外,还有两项活动必不可少:一是从正月初一起开始活跃的舞龙、舞狮、杂技、魔术等小分队会选择村里人口最集中的场所,举行一场盛大的收官大会师,半个月来表演过的所有节目都会重新登台亮相,既热闹又精彩;二是乡亲们不会忘记“除夕晚上的火,元宵晚上的灯”的传统,夜幕降临之时,经过乡亲们精心装扮的各种彩灯、红灯笼会一齐点亮,照得家家户户如同白昼,通宵不熄。</b></h1> <h1><b>  元宵节是孩子们最留恋、感情最复杂的日子,因为这天一过,无忧无虑玩耍嬉戏的春节就要结束了,上学的该上学、干活的该干活了,想来真是依依难舍,不无遗憾。不过,元宵节的快乐气氛多多少少能给孩子们遗憾的心情带来一些慰藉,他们会抓住春节的尾巴放开肚子大吃一顿并尽情地玩上一整天的。</b></h1><h1><b> 元宵节的酒是大人们的壮行酒。喝了元宵酒,他们将重整旗鼓,重新振作,因为来年的宏伟蓝图等着他们去描绘、去实现。他们有的会坚守阵地,立足家乡,精耕细作,埋头苦干,争取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创造出比往年更好的收成;有的将继续选择离妻别子,远走他乡,打工挣钱,以忍受思乡之痛、寂寞之苦来换取家中老小的丰衣足食、和睦安宁……</b></h1> <h1><b>  我之所以怀念故乡的元宵节,是因为我一直将它与春节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隆重开头,那么在我的意识里,元宵节就是春节的圆满收尾,它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又到元宵节了,我在珠海衷心祝愿故乡的父老乡亲们新春快乐,团团圆圆,幸福安康!</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图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