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梅州兴宁市,正月十五前后有一种风俗,称之为“赏灯”。赏灯,因客家方言“灯”谐音“丁”,因此也称为“响丁”或“赏丁”。 兴宁的赏灯与其他地方的赏花灯不同,它是兴宁客家人为宗族中新出生的男孩摆酒庆祝、上族谱所进行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方式,即生了男孩的人家在正月赏灯时举办筵席,邀请亲友前来庆贺。 如今兴宁的赏灯并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从正月初九起至十八日,各宗族以围龙屋为单位,择其中一天,开始过一个名为“赏灯”的节日至结束那天,结束那天还有“暖灯”仪式,有的地方“暖灯”比“赏灯”更热闹。 赏灯节前一两天,宗族内会成立灯会,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买)花灯”。兴宁花灯以六角形或八角形宫灯为主,用圆形竹蔑做框,外层糊贴花纸,并饰以剪纸工艺,造型华丽。 赏灯当天,要邀请舞龙舞狮队前来表演。吉时一到,添丁家族所选定的人,用红竹竿将灯请回,一路上敲锣打鼓,鞭炮不断,金龙雄狮飞舞。 赏灯节的高潮是“升灯”仪式。 请回的花灯,要吊在祖公厅屋的梁下。吊新灯前,先要抢白花,抢得白花者意味着财丁兴旺。接着按所选吉时将花灯往上吊,谓之“升灯”。 升灯时鸣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 谁家门前的鞭炮纸屑越厚,说明这家越兴旺。 鞭炮燃放过后,舞龙、舞狮就是主角了。 在兴宁生了女儿就要摆满月酒,但生了儿子是要花钱赏灯。赏灯摆酒,朋友们不送红包,只送烟花爆竹,再穷的人家添了新丁,也要舍本请客摆酒。 最特别之处,还是各村各屋各家各户的“赏灯”日子不同。初十是你家赏灯,十二是他家赏灯。这样分开赏灯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互相串门走亲拜友,家家都可以在赏灯这天热闹一番。 从初九开始,只要哪家人放了鞭炮,你就可以认定他家是这天赏灯。有时相邻的二家人也可能在不同的一天过元宵。赏灯日不同,是兴宁人过元宵的最大特色。 去年生了儿子(添了“新丁”)的家族,在举行赏灯这天,都会请同屋的亲坊,亲戚、好友到家同庆。 家有新丁,不但在赏灯这天摆酒庆祝,还要承担很多义务。比如要组织“老屋”围龙屋的祖先的祭祀活动,要负责各家各户领钱(有新丁家出的钱比一般人家要多),在春节、元宵期间请舞龙灯、舞狮的人灯。最重要的是要在赏灯这天,吃完晚饭后到围屋摆“猜马酒”,准备好黄酒、点心,请同屋的亲坊、长辈猜拳饮酒。 请花灯很讲究,一定要用鞭炮一路请回。同去接花灯的人都手持鞭炮,挨个沿路燃放。鞭炮声绝对不能停,要是停了就是不好的兆头。所以路途远的都有用车来接花灯,沿途在车上放鞭炮。 请花灯的队伍沿途只要经过自己同姓或同坊的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燃放鞭炮,这也是接花灯的一种形式。 兴宁上灯习俗起于元代,盛于明、清,历经600多年,世代相传,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