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岁月,已经远远离去。但是,那份纯真美好的时光,却依然明亮闪烁,难以忘怀。儿时留下的足迹,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岁月的沙滩上,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如同五彩斑斓里的诸多贝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色彩,在每一个角落里都闪烁出不同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部队驻扎在山东莱阳县的一个山区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我的童年,就是在大山沟里度过的。山沟里的童年生活,给了我淳厚和质朴的性格,给了我自尊和勇毅的坚强。给了我追求和探索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 部队驻地的大山里,有一个围着山涧形态走行的人工灌渠,大家称它为“转山河”。转山河流淌到部队营房西面的山洼里,汇集成了一个蓄水库。它担负着为西部重镇柏林庄公社千亩农田灌溉的重任。水库里的水质晶莹透彻,一群群的鱼虾在水中游弋。天然的水际公园,成为部队孩子们游山玩水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学校是在邻近的后家坦农村。那时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学校停课闹革命。不要求我们低年级的小学生,参加组织串联和各项集聚的活动。我和小伙伴们商量着一起去钓鱼,可惜我们没有垂钓渔具。</p> <p class="ql-block"> 老师曾给我们讲过《金色鱼钩》的故事,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决心自己来制作渔具。</p><p class="ql-block"> 回家拿来妈妈的缝衣针,用火烧红针尖部分后用钳子曲成弯钩。再放进凉水里淬火,让鱼钩坚硬;用妈妈的缝衣线作鱼线;用铅制的牙膏皮撕成条,卷起来做铅坠;用高粱穗下端的细杆做鱼漂;再用农家编篓的枝条做鱼竿儿,这样便自做了一套钓具。</p><p class="ql-block"> 我们挖了些蚯蚓作钓饵,去水库进行垂钓。虽然有了些收获,但缺点也暴露出来了。鱼竿儿不结实,一甩就折。鱼线不结实,一拽就断。我们马上进行改进。找来结实的毛竹子做鱼竿儿,再将缝衣线搓粗。又进行试钓时,发现缝衣线加粗了也不行。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后还是不结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发现解放军叔叔,每逢纪念活动开大会时,都要打照明弹以示庆贺。有一类照明弹需要用降落伞支撑,用来延缓照明弹在空中滞留的时间。我们猜想,拉拽降落伞的细丝线一定非常的结实。于是,当有庆祝活动时,我们就整装待发。当照明弹发射出去后,我们跟着照明弹降落的方位,追随到荒山秃岭中。我和小朋友们只顾得抬头往天上观察,不注意脚腿下行走的情况。两条腿不是摔破,就是被野枣棘藜拉出道道的血印子。我们全然不顾。终于获得了结实的“军用”钓鱼主线。</p><p class="ql-block"> 经过不断地追寻和探索,我们不仅学会了用缝衣针制作鱼钩,而且还能用曲别针,大头针制作鱼钩。我们还利用农村捡来的鹅毛杆,制作成七星漂。我们个个都成为垂钓的小能手。妈妈还特意给我准备了个小水缸,盛养钓来鱼儿,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里,香喷喷的鱼汤还能从厨房里漂出来。</p> <p class="ql-block"> 童年,由稚嫩的心灵,逐步向着少年和青年,慢慢变得成熟起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无知到有知,不断地去接受新鲜事物,去触摸现实,探索未来,放飞梦想。</p><p class="ql-block"> 在人们记忆的银河里,繁星点点。也许近期发生的事情,自己过后很快就记不清楚了。但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往事和话语,却能够穿梭记忆的时空,可以唤醒封尘已久的时光,依旧清新的展现出来,拉近了我们童年与现实的距离,感到无比的温馨和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