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计划到浙江台州旅游,出行前攻略一下,查一下计划游玩的天台山大瀑布。得到的信息反差极大,首先这是必去的亚洲第一瀑布,然后就是这个大瀑布是个人工景点。</p> <p class="ql-block">怀着复杂矛盾的的心理,带着疑问来到了天台山大瀑布,用无人机拍摄了大瀑布,发现瀑布上面是一个很大的水库,这个大瀑布的水是从山顶的水库放下来的,我便从这个水库开始查起,结果让我震惊!觉得有必要用大众听得懂的尽量简单的语言把这个大瀑布说清楚。</p> <p class="ql-block">南朝陶弘景《真诰》记载,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牛斗之分,以其上应台宿,光辅紫宸,故名天台,亦曰桐柏。”</p><p class="ql-block">浙江省台州市,以及天台县之名,都是因为天台山而名。</p><p class="ql-block">天台山南坡之水,汇流于桐柏溪,从桐柏岭飞流直下,形成了著名的天台山大瀑布。</p><p class="ql-block">原名桐柏瀑布,曾有三个龙潭深不可测,因此又叫三井瀑布,总落差325米,最大宽度90米,堪称中华第一高瀑。</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瀑布是天然奇观,历史上也有很多文人对这个大瀑布挥洒笔墨。孙绰、王羲之、孟浩然、李白、陆游、徐霞客等等,历代文人墨客游访吟咏不绝。</p><p class="ql-block">东晋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中写道:“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他将天台山比作仙境,瀑布如同一道飞流的界线,将天台山的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李白诗云:</p><p class="ql-block">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p><p class="ql-block">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p><p class="ql-block">诗中的“雪崖”,即为天台山大瀑布。</p><p class="ql-block">唐代曹松的《天台瀑布》中写道:“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欲知便是银河水,堕落人间合却回。”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如同银河坠落人间。</p><p class="ql-block">南宋韩元吉在《桐柏观三井龙潭下为瀑布》中写道:“奔雷石壁振空山,直恐飞流到海间。便合题诗崖石上,更须移酒竹林间。”诗中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仿佛能听到瀑布的轰鸣声。</p><p class="ql-block">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三次登临天台山,并在《游天台山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对天台山大瀑布的观察。他写道:“瀑布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仿佛一条巨龙从天而降,直插湖中,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1958年,全国各地大兴水利,天台县在桐柏溪兴建桐柏水库,1960年水库建成。桐柏溪被截流蓄水,引水发电和灌溉,天台山大瀑布自此断流消失。</p> <p class="ql-block">桐柏水库的建设同时淹没了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该宫始建于三国时期,是天台山重要的道教圣地。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又称金庭洞天,因此淹没于浩渺的水面之下。</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建成之后,从天台大瀑布也就此断流,这一断流就是六十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2013年,天台县决定恢复天台山大瀑布的自然景观。202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瀑布成功复流,重现了“中华第一高瀑”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桐柏水库是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与下水库黄龙水库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抽水蓄能系统。白天用电高峰时,水库放水发电;晚上用电低谷时,将水抽回水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大瀑布是人工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天台山大瀑布是天然的这毋容置疑,六十年前的水利工程使得大瀑布断流,整整二代人已经对大瀑布没有感官认识了。现在的大瀑布的白天放水晚上停的现实让太多的人对这个“人造景观”失去了兴趣。</p> <p class="ql-block">所以说,天台山大瀑布是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是人工干预让大瀑布消失了六十年,最后又是人工干预使得大瀑布重现。区别是天然的大瀑布受季节和降水的影响,而现在的大瀑布不受自然影响,水量均匀,但受到人工干预成了只有白天才有的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大瀑布,是不是更有观赏性了?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有那段特殊时期人工断流的痕迹,真正的自然与人文的结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