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故里库川

晓羽心晴

<p class="ql-block">胡公故里 —— 永康市古山镇胡库下村,系原库川</p> <p class="ql-block">胡库下村是胡公(胡则)故里</p><p class="ql-block">‍——据传,古镇原为应、黄两姓。宋广顺,显德年间(公元951-960年)胡彦瀔长子胡承师从永邑北镇坊迁游仙乡石门里大圣潭(今胡库)。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胡则出生在胡库缙云殿。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胡则登陈尧叟榜进士,开宋婺郡进士之先声。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胡则胞弟胡赈登陈尧咨榜进士,被誉为“花萼相辉、桂兰并馥”传统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胡公,名则,字子正(公元963年~1039年),浙江永康胡库人,永康第一位进士,开宋代八婺科第先河,太宗赐名。官至北宋权三司使(代理计相),以知杭州府加兵部侍郎致仕,深受百姓敬仰,尊称他“胡公”“胡公大帝”。在他任宫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他。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应百姓之请求,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从此,胡公被百姓敬若神灵,成了“有求必应”的活菩萨,并于每年家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那天,举办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以祭拜胡公大帝。他一生做了四十七年官,继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先后知浔州、睦州、温州、福州、杭州、陈州,任尚书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p> <p class="ql-block">有这样描述胡库下村的:俯瞰浙中永康之邑,华釜山下、方岩溪与乌江溪之间有一冲积沃土,它面向方岩山、公婆岩,“东有可采之樵,南有可耕之田,前有可汲之水,后有可居之基”, 风云际会,天意顺遂,文物隆昌,钟灵毓秀,两水归津,如财入库,名曰库川,旧属游仙乡廿八都。</p> <p class="ql-block">胡岩岁同志简历</p><p class="ql-block">胡岩岁又名何霖,曾用名:胡甘霖、胡墨,汉族。1909年出生于浙江永康胡库上村,读过几年私塾、种过田,在家学过织布、学过泥水匠。16岁到上海当过虹口应永顺翻砂厂学徒,又在上海三友实业总社做工。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8月中共浙西特派员姚岳庭来永传</p><p class="ql-block">达贯彻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全县性的活动分子大会就在胡岩岁等人的秘密保护下,在胡库画眉岩洞召开。1928年10月因参加过二五减租、反对土豪劣绅、打倒军阀集会被国民党浙江省防军抓捕。保释后更加坚定了参加革命的决心。1931年5月在上海三友实业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从上海回到浙江永康,担任支书及工委委员。1932年2月,受党中央指派,中共中央组织部政治交通员何霖(即胡若岁)来到东阳,在五官塘村,何金伦家,主持成立了中共东阳中心县委,隶属中共中央领导。1932年</p><p class="ql-block">7月担任浙江永康中心县委书记,中共上海局交通联络员。1932年12月30日。在胡岩岁的领导下由王振康带领游击队夜袭芝英警察分局,击毙分局长等三人,缴枪12支,子弹300余发。1935年12月被叛徒出卖在浙江金华被捕。1937年10月,胡岩岁获释出狱,后联络原县委的一批骨干,大家推选由胡岩岁和胡济涛赴延安寻找党中央,带回抗日宣传资料,由胡岩岁和胡济涛在胡库石鼓明堂创办了宣传抗日、以唤起民众、团结抗战与自卫为主旨的《民众壁报》。1938年3月,中共特派员高子清再次来到永康找到胡岩岁,重组了永康县委,胡岩岁再次担任永康县委书记。1939年调任兰溪任兰溪中心县委书记。其间3月份周恩来视察浙江,会见省政府黄绍竑后乘新四军军车,从金华赴江西路过兰溪,胡岩岁圆满完成了秘密保卫周恩来视察浙江的光菜任务。1939年7月21日,胡岩岁(何粿)、林一心、王明扬,代表金衢特委与省委机关代表,刘英等26名代表,出席了在平阳召开的新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省一大)的召开是浙江党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1940年随新四军转到苏南。同年10月胡岩岁分配到太隔工作,并接到命令,将其中包含项英副军长在内所用物品和军用物资运往太隔埋藏,圆满的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任务。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江苏宜兴组织部长。1945年担任宜兴工委书记,武工队队长。参加过两淮战役,为保卫两淮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荣获支前二等功、自卫战三等功。1947年任山东省支前委员会民站巡视员、运粮科长、山东省粮食总局粮政科科长。1949年北撤南下任华东财委直属党委书记,上海华东重工业处人事科科长。建国后,任华东工业大学支部书记,上海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人事处副处长,上海第一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政治处副主任,人事处处长,党委监委书记,党委常委,吴泾焦化厂总支书记兼厂长,上海市公用局党委组织部长,局党委委员,干部处处长等职。‘文革’期间遭受迫害,粉碎‘四人帮’后。担任上海市公用事业局党委顾问,公用局党委纪委委员。1982年离休,1988年3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