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行江湖行大风2--郎静山纪念馆

凡人悟道(大拙)

<p class="ql-block">去游埠,郎静山纪念馆是必去之地。很佩服郎静山先生国风风格的照片,刚学画时还画过他的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回顾我画的作品 ,在《大拙学画记38》里有记录。呵呵……</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0日画郎静山照片《斜风细雨不须归》。</p> <p class="ql-block">《远山环绕亭可甜憩》</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2日画。《晓风残月》</p> <p class="ql-block">在游埠的郎静山纪念馆值得一看。该馆原为郎先生捐修的家祠,清代建筑,三进二天井,雕梁画栋,一楼陈列郎先生雕像及生平介绍、史料和部分摄影作品,古朴典雅,画风简洁而意境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父亲郎国栋,生于江苏淮安,1949年迁居台湾。其军人出生的郎锦堂一生喜艺术品和古董相机的收藏,纪念馆楼上,满满当当陈列着他各时期收藏的国内外相机器材,大小形状各异,有的大如冰箱,有的状如机枪,多为凭生第一次见。</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1892年-1995年4月13日)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兰溪游埠镇里郎村。享年104岁。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1925年成为中国摄影学会创办人。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等。</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题材和主题意趣,多取自古画、古诗词,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p><p class="ql-block">郎先生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作品《春树奇峰》。</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作品《古阁重密》。</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作品。</p> <p class="ql-block">郎先生曾说,要拍出好作品,构图和气韵尤为关键。而气韵,不会从天而降,要先天和后天培养。摄影是一门美学,更是一门人文科学,它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才能和灵性,更需要摄影人从各方去汲取养分,其中包括人品。只有一切具备了,一幅浑然天成的作品也就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面很暗,照片不好拍,录像一遍。</p> <p class="ql-block">里面虽然有点小,但没想到,展品还很丰富。</p> <p class="ql-block">展览展品好多,里面弯来弯去,图文并茂,还有二楼,是他父亲的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杭州照相馆的照相机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时间匆匆浏览了一遍,惊叹中……</p> <p class="ql-block">郎静山作品的古朴典雅,画风简洁而意境深远。细摩有岁月之痕迹,再看能从中读出缊藏背后的故事。作品如人,人如作品。其如松篱菊下站着清高骨傲“青眼”阮籍和南山陶潜两袖清风,骨子里也藏着青竹,淡如幽兰景致,饱含孤傲节气和隐逸之风。</p>